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1-30秦晓辉
秦晓辉
摘 要: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的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认知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不仅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小学生智力、贯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能力
一、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们总是会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物充满兴趣,而且凡是他们自己亲身实践过的事物总是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由于认知有限,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善,所以小学生普遍抽象概括能力较弱,大多数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与此同时,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所以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新授内容的学习,而不注重教学方式的变化,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现笔者就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二、 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动机在作为名词时,常常又可以叫做“激励”。在学习过程中,激励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一种心理过程。在激励作用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们朝着自己期望达到的目标前进。根据这一观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提高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那么,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怎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动手参与学习过程,他们才会记得更牢。因为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操作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大脑支配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协调的工作。同时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进行必要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外,还需要对自己所开展的活动进行抽象、概括,从而促使自己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合理运用直观教具,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根据心理学观念,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以具体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但是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的概括性和总结性较强,所以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教学中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合理使用直观教具是缩短小学生思维水平与小学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的有效途径。直观教具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将学生原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再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自己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在小学阶段,可供教师使用的直观教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实物教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与所教学的内容相关的具体事物,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聆听或触摸、闻、尝等方式直接感受所学事物。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如标本、模型和其他复制品等模拟实物,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的直观教具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并且随着电教多媒体的使用,教师为学生直观展示数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得到了优化。但是,在选择、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过程中,各位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鲜明且正确地反映事物具体情况的教具。同时要做到教具的使用与教师的讲述同步,并注意指导学生的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促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均能得到发展。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取直观教具,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鲜明的感知印象,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观察和思维活动,以形成科学概念,从而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 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良好的表达能力,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学生看的思维效率最低,写的思维效率较高,说的思维效率最高。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是息息相关的,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数学思维决定着他们语言的表达。反之,他们的语言表达又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思维更富有条理,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在教学中,笔者就发现,很多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都是通过借助语言表达来实现的。所以,在小学数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相应的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需要教师首先做到运用科学的、规范的、富有逻辑的、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开展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进而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训练机会,经常让学生亲自动口、动笔、动手,将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逻辑性以及示范性挂在学生口中,印在学生脑中,从而让学生不仅是“嘴上会说”,而且“手上会做”“脑中会想”,进而使学生能够用完整、确切、简练、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思维的结果,做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统一。最后,在学生表述问题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深挖知识内涵,不能只要求学生阐述清楚意思就行,而是应该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能够对自己感知的事物进行深加工,同时认真梳理自己的思维结果,进而做到能够精炼明了地阐述和表达清楚問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密士景,王莹.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20)
[2]李文斌.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J].学周刊,2014,(10):130.
[3]郭艳芳.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之我见[J].学周刊,2014,(9):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