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趣味情境中培养创新思维

2018-01-30张峰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趣味创设创新

摘要: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趣味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起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快乐主动地进行学习。

关键词:趣味;创设;创新

数学被誉为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物理學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是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的一项重要素质。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思维是指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觉得充满趣味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趣味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创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这正是学生成长、发展、创新的土壤。趣味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起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快乐主动地进行学习。那么如何创设趣味的情境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思维是学习的灵魂,兴趣是思维的动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的情境当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弄清问题的迫切愿望,并转化寻求问题真相的动力。那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从哪里入手呢?

自古就有“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之说,让学生心中充满对事物的疑问与好奇,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从质疑入手,从竞赛入手来创设问题情境。竞赛的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快地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涉及面更广、更深入。

比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通过“与时间赛跑擂台赛”的形式展开学习。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启发学生通过自我观察、思考、联想、记忆,并从中主动获取知识。

这一教学过程正好达到了发挥学生观察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了长久记忆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 创设游戏情境,产生思维碰撞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就是有目的的“玩”,所以任何情境教学都不及游戏情境教学所涉及的面广。成功的游戏情境,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寓教学于游戏中,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产生思维的碰撞。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这时简单列举几种。

1. 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知乐趣。

把知识寓于故事中,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教学中,通过讲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既认识了数学历史,又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完了分数乘法后,可通过下面的故事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墓碑上的年龄问题:丢番图是古希腊杰出数学家,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一首谜语式的短诗,内容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如下:

丢番图的一生,幼年占16,青少年占112,又过了17才结婚,5年之后生子,子先其父4年而死,寿命是他父亲的一半,问丢番图活了多少岁?

想:把丢番图的年龄看作单位“1”,那么(5+4)年的和相当于他的年龄的1-16-112-17-12。

解:(5+4)÷1-16-112-17-12=9÷328=84(岁)

答:丢番图活了84岁。

2. 有趣的活动,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作为活动的形式,动手操作是游戏教学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包括实验、模拟、绘制、创造等具体形式。这些活动形式的特点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所以老师就要设计一些浅显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把乏味而深奥的数学知识渗入学生富于探索的心灵中,让他们在探索、思辨和创造的氛围中,提高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民主和谐的情境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同样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证。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造一种互敬、互爱、互助、平等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的交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福建教育》.

[3]《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大纲》(修订版).

作者简介:

张峰,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趣味创设创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