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2018-01-30杨锦达

考试周刊 2017年76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进步,与其教学语言息息相关。在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水平、质量、风格等都会直接体现出来。基于目前存在着有些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语言能力、活力欠缺乏的现象,就必然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不断探究教学语言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在面对小学生授课时的能力,准确把握语言,用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有乐趣,把语言能力充分运用于教育当中,使其在教学中有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一、 规范性

教师是学生的第二导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代表着知识和智慧,正因如此,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教师的行为举止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的语言表达同样也可以效仿。教师是导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很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教师的表达的口语,这种表述的语言有示范、引导作用。所以,在教学环境中,教师语言一定要规范,同时希望其语言能够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尤其是面对年龄偏小的刚入学的小学生,更应该这样。

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儿童年龄偏小,语言内容缺乏,爱模仿别人的话。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来讲,在对其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对小学生的语言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這一阶段,语文教师就应在语言发音、词汇准确、语法规范等上下工夫,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打基础,创条件。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读音不准确,比如,把“教室”念成“教史(三声)”;把“师范”读成“思范”,还有说方言的,如把“肥皂”这一物品说成“胰子”的;还有说倒装句的,如把“你先走”这话说成了“你走先”,还比如把“我听过”这句话说成“我有听过”,等等。这些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规范,起不到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持有普通话合格证书,在教学中要说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样不会出现像前面提到的各式各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才能听得懂,学得规范。即使有的教师语言丰富,但不会使用普通话教学,那他同样是不合格的。

二、 科学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是讲究艺术的,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和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又要精心培育学生的修养,让学过语文的学生语言表达更准确、更规范。一名教师必须要准确掌握词语的内涵,如语句包含的感情、色彩,这样会正确地传授文化知识。语文教学口语不仅要生动、规范,还要做到简单和更加精练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突出重点,提炼精华,能用一句表达的不用两句,做到“丰而不余一言”,表达到位,解释准确,让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从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三、 可接受性

在小学语文中,应用口语化教学时,更应该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和特点,让儿童能听懂,能接受。在教学手法上,要更多应用适合于儿童这个年龄段习惯熟悉的方式。在小学生中,较低年级的学生爱想象,受形象思维影响面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口语要简单、要通俗,使儿童有兴趣,爱听讲。同时,用一些方式启发他们的抽象、想象思想。在高年级的学生群体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形成和发展,针对他们在教学中,教师口语就要注意,此时表达语言必须要严格、规范、深入。

四、 生动性

生动性是教学语言的一种特性,是指语言方面要生动形象,要充满活力。形象生动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这是基于小学生的思维和语文教材的特点决定的。在语文教材中,我们都知道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印象深刻。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用动听的语言、形象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引人入胜,身临其境,融入到作品之中,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解惑释疑,读懂作品,形象思维更加深化。

五、 趣味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以思索为重心的认识过程,而且是以能力、气质和性格协调活动的过程。作为语文老师语言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机会、精巧的运用诙谐风趣的语言启发学生,使得整个教学趣味无穷、璀璨生辉。

六、 情感性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是教学语言的生命和灵魂。在语文教学中,一篇篇文学作品,都是蕴含着情感、抒情满怀。那么,在教学中,用到的教学语言同样也应当充满色彩、深怀感情。在讲到庄严时,学生表现出严肃端庄;在讲到豪情时,学生表现出热情洋溢;在讲到义愤时,学生怒眉立目;在讲到欢快处,学生开怀有笑。这就说明教学氛围和教学语言是分不开的,一名好的教师就应对要讲解的文章认真分析、深刻领悟,融入情感,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做到声情并茂,通过语言表达,将作品的内涵传达给学生,触动他们的心灵,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深入教学的目的。

记得有人说过,如果想要让语文教学更完善、更完美、更动听,那就应该在语言上狠下工夫,达到诗歌、散文、小说、相声中语言一样的精炼、优美、生动、风趣。这是一种追求,虽然很苛刻,但它是教学中不断进步、不断探索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 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02:11-14.

[2] 李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205.

[3] 张立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学周刊,2015,27:66-67.

作者简介:杨锦达,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长乐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法律英语在司法应用中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