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动词分类的句法意义

2018-01-30唐秀乐

考试周刊 2017年64期
关键词:分类

摘 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汉语热的背景下,我国汉语言和他国文化语言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日语大量传入中国,学者们展开了对日语的探究。日语动词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而这些日语动词在语言应用上有着不同的意义。本文将具体探讨日语动词分类的句法意义,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日语动词;分类;句法意义

一、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持续繁荣,和他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语言是记录国家发展历史的文化载体,对一国的语言进行研究,可以把握该国的历史文化脉络。在日本语言体系中,日语动词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日语动词存在一定的交叉关系,在语言的应用上具有不同意义。为了提升对日本语言体系的认知,把握日语动词分类的句法意义势在必行。

二、 活用类动词

(一) 弱强变化动词

首先,弱强变化动词在活用类动词中较为常见。在日语动词中,词义的不同主要是靠词尾变化来表现的。一般来说,词干不会发生变化,但是词尾主要会呈现两种变化:一种是以元音作为开头;一种是以辅音作为开头。以元音为开头的日语动词为例,包括“a、i、u、e、o”五种,以辅音为开头的日语动词为例,主要是以辅音“d”作为开头。上述两种词尾变化会使日語动词发生一定的意义变化。如果词尾的变化比较少,那么就称该动词为弱变化动词,如果词尾的变化比较多,那么就称该动词为强变化动词。

(二) 一段、五段、力变动词

其次,一段、五段、力变动词在活用类动词中较为常见。对一段、五段、力变动词的分类方式进行探究,可以发现一段、五段、力变动词和弱强变化动词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很多词典上都采用了一段、五段、力变动词的分类方法,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段、五段、力变动词分类的科学性有待提升,标注的精确度也有待提高。

(三) 子母音动词

再次,子音动词和母音动词在活用类动词中较为常见。子音动词和母音动词的分类以词干的尾音为主,如果词干的最后一个音为辅音,那么该动词的类型为子音动词。如果词干的最后一个音为元音,那么该动词的类型为母音动词。

三、 态类动词

(一) 能动所动词

首先,能动词和所动词在态类动词中较为常见。我国的语言学者对日语动词展开研究,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的能动词就是有意志主体的表达行为,所谓的所动词就是无意志主体的表达行为。以能动词为例,表达主动意义的、积极意义的动词都可以被列入到能动词的范畴。以所动词为例,表达被动意义的、消极意义的动词都可以被列入到所动词的范畴。能动词的数量比较多,而所动词的数量相对有限。

(二) 他动自动词

其次,他动词和自动词在态类动词中较为常见。所谓的他动词,就是主体施加行为或发生动作的动词,和自动词相对。一些学者认为,在使用他动词时,需要和助词进行搭配。在应用他动词和自动词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他动词转化成为被动句。比如,太郎が次郎を殴った的被动句式为次郎が太郎に殴られた。

四、 体类动词

(一) 状态继续瞬间类动词

首先,状态动词、继续动词、瞬间动词等在体类动词中较为常见。所谓的状态动词,就是表示人或物当前状态的动词形式,如要なら等等。所谓的继续动词,就是某一动作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会连续发生的动词形式,如笑った等等。所谓的瞬间动词,就是某一行为在瞬间发生也在瞬间结束的动词形式,如死んだ、终わった等等。以状态动词的应用为例,可以组成“彼は食べ物”这样的句子;以继续动词的应用为例,可以组成“彼は笑った”这样的例子;而以瞬间动词的应用为例,可以组成,“犬が死んだ”、“演劇が終わった”这样的例子。

(二) 动作变化状态类动词

其次,动作动词、变化动词、状态动词、存在动词在体类动词中较为常见。所谓的动作动词,就是主体发生运动行为的动词,表示主体发生动作的瞬时状态,和主体之后的动作状态无关,如歩いた、食べた等等。所谓的变化动词,就是主体发生运动行为,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主体的行为会发生变化的动词。变化动词不仅记录了主体当下的行为状态,还记录着主体未来的行为状态,一直到主体的行为终止。从这个角度来看,变化动词包括三个行为阶段:第一是动作的开始阶段;第二是动作的进行阶段;第三是动作的终止阶段。由于动作的开始往往不可察觉,因此变化动词主要记录了动作变化和动作终止两个部分,如落ちた等等。所谓的状态动词,就是表示主体当前行为状态的动词,如見た等等。所谓的存在动词,就是记录主体存在行为的动词,如止めて等等。以动作动词的应用为例,可以组成“彼は朝ごはんを食べた”、“彼はずいぶん歩いた”这样的例子。以变化动词的应用为例,可以组成“桃の花が落ちた”这样的例子。以状态动词为例,可以组成“彼は前に見た景色は会っていないのだ”这样的例子。以存在动词为例,可以组成“彼が人の多い所で止まった”这样的例子。

五、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当前日语大量传入中国,学者们展开了对日语的探究。在日本语言体系中,日语动词种类繁多,为了提升对日本语言体系的认知,把握日语动词分类的句法意义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郭力.日语中“テイル”的意义与动词分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6):50-51.

[2]于桂玲,方懋.从句法角度看日语“V+V”型复合动词的意义结构模式[J].外语学刊,2002,(04):92-95.

[3]沈国华.试论日语动词的分类和“~てぃろ”的意义(下)[J].教学研究(外语学报),1988,(02):67-74,56.

[4]沈国华.试论日语动词的分类和“一ている”的意义(上)[J].教学研究(外语学报),1988,(01):62-69.

作者简介:

唐秀乐,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日语研究生课程班。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类
2021年本刊分类总目录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星星的分类
我给资源分分类
垃圾分类不能有“中梗阻”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