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意外”的发生

2018-01-30郑涵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意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青年教师在对新班级上课时,课堂中出现种种“意外”,如何处理,才能使之按照教学计划继续教学。

关键词:意外;课堂教学;小学美术

【案例背景】

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对于班级的学生我不太了解。作为青年教师,最担心的就是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意外”,特别是公开课。一旦孩子的上课状态和教师的预设不符,便常常会使教师大脑一片空白,遇到这种问题,如果在课堂上处理,往往会打乱教学安排,处理不好亦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这种应变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炼成功的。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陶艺课,刚上课问题就出现了,让我措手不及。

【案例描述】

上课铃打响了,我出示了一张悉尼歌剧院的剪影图,并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夕阳中这个建筑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外轮廓,你们知道这个建筑的名字吗?”

我环顾了一下班级,知道答案的孩子不少,我正琢磨喊谁来回答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小姑娘慢慢举起了手,她可不常回答问题啊,这个举动无疑让我觉得眼前一亮。

“丁清,请你来回答。”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

“老师,这是天安门。”小姑娘轻轻地说。

我先是一惊,其他的孩子也笑开了,其中不乏嘲笑的声音:“真笨啊,这怎么可能是天安门!”现在的孩子去过天安门或者在书本上、电视上看到天安门的不少,真没想到丁清会不认识天安门,说出这样的答案。我注意到丁清原本就不太自信的小脸突然变红,默默地低下了头,手指不停地扣着桌角,她是在后悔举手回答问题吗?

我心里有点不安,刚上课就发生了这种问题,在备课的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这种“意外”。我要怎么处理呢?面对这个低着头,不知所措的孩子,我突然想到不久前看过一篇文章:《这是意外》,讲述的是关于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果我让她直接坐下或者是告诉她你错了,这个原本就胆小害羞的孩子还会不会继续举手回答问题呢?

我定了定神,微笑地看着她,轻轻地问:“你有没有去过天安门呢?”

“没有。”丁清的声音小了很多。

“你有没有在电视或者报纸书籍中看过天安门呢?”我继续温和地说。

“没有。”好可怜的声音,我几乎听不到了。

“那你是怎么知道这张图片中的建筑是天安门的呢?”我疑惑地询问她。

孩子好像有点委屈,怯怯地,用像蚂蚁一样细小的声音回答道:“因为妈妈对我说过,天安门是很高大、很宏伟的建筑,我觉得这个建筑也很高大、很宏伟,所以我觉得它是天安门。”

原来如此,我突然明白了她的想法,在孩子的心中天安门是高大的,是宏伟的,她虽然没有见过,但却有一个妈妈给她的牢牢的印记深深地记在心里,所以在面对同样高大、宏伟的建筑物时,她猜到那就是天安门。

听到这,我思考着得想个办法帮帮这个孩子。

“孩子,你说得真好。”我话锋一转,一边请她坐下,一边继续说着。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它高大宏伟的形象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天安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象征,其造型也被设计到了国徽里。孩子们,你们谁见过天安门呢?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说老师画。”

“它有著方方的屋顶。”一个小男孩脱口而出。

“有圆柱形的柱子。”女孩子也不示弱。

“有红色的城墙。”

“……”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刚才尴尬的气氛被打破了。

“老师根据大家所说的画出了一个天安门,丁清,你刚才说得真好,天安门真的是很高大,很宏伟呢,请你来对比一下,小朋友们描绘出的天安门,和老师课件中出现的建筑图片,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呢?”

小姑娘仔细地看着,突然恍然大悟一般:“天安门是方方的,而图片上的建筑是圆圆的。”

“你观察得真细致,图片上的建筑和天安门一样是世界上有名的建筑之一,不过它不在中国,而在美丽的澳大利亚,谁知道它的名字?”

“悉尼歌剧院。”一些孩子脱口而出。

“是呀,它的特点就是有着像帆船一样圆弧形的屋顶。今天老师要表扬丁清同学,因为她大胆地举手回答了问题,向寻求知识迈出了一大步,男同学们,你们可不要落后哦。”我笑着说。

孩子们呵呵地笑起来,而那个笑得最开心的是丁清。

【案例反思】

我继续着课堂互动,并在心里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叫丁清的小姑娘,从一开始不自信地轻轻地回答问题,到慢慢地有了胆量高声地回答,这是多么大的进步。在后面的课堂中,她并没有因为第一个问题回答错了而放弃举手,我想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老师的鼓励,是老师的肯定给予了她自信,试想如果当时丁清得到的回答是类似“不对。”“错了,请坐。”这样的说法,这个怯怯的小姑娘还会继续举手发言吗?虽然我耽误了一点点时间,但是换回来的是一个孩子自信的心。

天安门是高大宏伟的,在丁清心中高大宏伟的建筑就是天安门,孩子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来判断身边的事物,面对这小小的错误,我并没有批评,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一次次地给予肯定、表扬,并不停地进行引导,通过让其他学生描述,让丁清自己经过对比,逐渐自主认识到这两个建筑之间造型上的区别。不仅没有打击小姑娘的积极性,而且也让她深深地记住了那个方方的天安门和圆顶的悉尼歌剧院。

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每个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做很多精心的准备,想象着课堂上学生会发生的种种问题、出现的种种状况。但是,教师并不能预料到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即使预设再完美也难以预想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变化。在课堂中的师生交往互动、生生探讨交流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就要求教师必须随时根据教学中变化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时间、内容,通过对课堂上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并迅速采取得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因此如何把课堂突发事件、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等无法预设的情况通过教师巧妙的点拨加以解决,建构开放的、自主的、探究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成为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一名年轻的美术教师,教学经验的缺乏,使我面对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一些突发状况、突发意外时会慌得手忙脚乱。但是也许正是这些“意外”,这些预设不到的问题,会给我带来更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为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简介:

郑涵,江苏省南京市三牌楼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