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庄子“逍遥游”在语文教学的启发
2018-01-30陈毅勇
摘 要:从尝试教学法到研究性学习,我们经历无数次教学探索,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既能为国家选拔人才,又能扎实于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教育观念、文化素质、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将会通过课堂影响一代又一代,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
关键词:自主尝试教学法;传统教学方式;语文
最近几年全国都在开展课程改革活动,从尝试教学法到研究性学习,我们经历无数次教学探索,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既能为国家选拔人才,又能扎实于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的教育观念,文化素质,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将会通过课堂影响一代又一代,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庄子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应该都非常熟悉的。前不久,我闲暇时,翻看《庄子》这本书,脑海一闪,试问自己能不能把庄子的“逍遥游”融通在语文教学当中呢?庄子的“逍遥游”意在克服各种“异化”,摆脱各种“限制”,让自我真正回到精神自由的家园,使自我“诗意”得到解决“栖居”,自由得到解放,创造一个“精神天堂”,人获得超越,永恒和宁静。
比如说,《人间世》的“乘舟以游心”,《德充符》的“游心乎德之和”……这些都关系到“游心”这个概念。我认为庄子的“游”是神游,是在精神世界中无限的漫游和逍遥,是一种内省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个人自我实现对绝对者的体验。从这个我联想到我们常说的一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确,在我们教学中我们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或者全搬照用别人的教学方法,而要根据自己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我任教七年语文,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一、 因为初一年级的学生是刚从小学毕业,他们所接触到的课文大都是记叙文,所以在教记叙文时,我采用学生自主尝试教学法。我在上课前让他们先去预习课文,从中找出问题,难点和重点。比如说,我在上《风筝》这一课时,先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让他们自行组织,集体预习课文,找出一些问题,本组先解决问题,然后把不会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全班共同解决。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出乎我的意料,比如他们提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一句与作者当时实际生活有没有联系?”“课文中的我小时候这样的思想是否与家庭有联系?”等等。我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去收集作者小时候家庭变迁及所处时代的背景,并在课堂上互相讨论,甚至有些同学制作各种各样的风筝拿到课堂来。我抓住这种契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制作风筝过程中得到什么感受,学生就踊跃地把自己制作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快乐和烦恼全部告诉
全班同学,这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采用学生自主尝试这种教学方式,既创造课堂那种活跃的气氛,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他们寻找第二课堂的知识。
二、 适当运用传统教学。最近几年来,大家都在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而认为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了,我却认为在寻求新的尝试教学方式时,不要把传统教学方式全盘否决。比如初一年級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大量的文言文,而这些文言文知识他们不可能全部都能明白、运用。所以在开始教文言文时,我采用传统教学,先给学生翻译,再教他们如何归纳一些常用、常见的字在不同语境中翻译的差异,要学生注意一些通假字,等他们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再渐渐放开手脚。
庄子“逍遥游”体现了一种“自由性”,它是“精神”和“意志”的自由,是不受秩序和世俗约束的“性情”自由,是自得其乐的“自适性”自由。我们的教学方式不也有着同样的道理吗?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只要适应自己的教学需要就行。
作为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去发现,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那种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的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学生体验不到学习求智的快乐,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不堪设想。
曾有位实习生问我,“老师,我要怎样上课”,我对他说,你认为应该怎样上就怎样上,再说别人的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你,要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就需努力吸取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素养,树立创新意识和创造思想,并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反之,只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启发学生追求新的知识领域,阻碍学生汲取第二课堂的知识。
庄子的“逍遥游”意在摆脱各种限制,追求一种自我的发展,创造出一个“精神乐园”。假如说孔子儒家是一种人事的,严肃的和在乎的需要,是一种有秩序,正统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方式,而庄子道家是一种悠闲适意,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假如我们能把道、儒两家合为一体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做到该放手就放手,该收手就收手,做到游刃有余,这样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吗?这是我读《庄子》这本书得到的启发。
作者简介:陈毅勇,福建省龙海市第四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