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8-01-30程言钊

考试周刊 2017年71期
关键词:短时记忆组块公式

摘要:教学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善于读懂和利用人的心理是施教者的必备素质。相对初中而言,高中物理更注重了抽象思维,难度和知识点也均有明显增加,学生多有畏难情绪,学习效率普遍不高。所以,关注学生心理,施以相宜的心理学策略,变得十分重要。倘若能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有用、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必将能转变学生的认知,提高教的效能,增强学的趣味。

关键词:7±2效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晕轮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对比;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均较高,学生多有畏难情绪,学习效率普遍不高。怎样借助心理学知识,提高教学效能,下面是一些浅见。

一、 7±2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性呈现后,在人脑中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比如:把一把瓜子撒在地上,人们很难一下看到超过7个。这是19世纪中叶,首先由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爱尔兰)发现的现象。1956年,心理学家米勒(美)通过研究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的观点。并且,他由信息加工理论得出,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信息论中所采用的比特(bit)为单位,而是以组块(即对材料加以组织、再编码)为单位。可以把类似的单个项目结合成为一个大一些的块;也可以根据经验使组块较原来更有意义。这样便可以提升短时记忆的宽度。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常会包含有很多的知识点,教师在备课中,如果不加注意的话,“大容量”就会为有限的课堂教学埋下低效的伏笔。比如:在高三一轮学习“运动的描述”时,就会涉及“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间隔”“时刻”“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瞬时速率”“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等概念。如果课堂设计不够巧妙,一股脑的灌进学生脑子里的可能真的是一盆“浆糊”。那么该如何设计呢?这就要找到他们的关联,把知识点分组呈现。比如:参考系是被选来作为参照的物体。而坐标系是关于物理量的特殊的参考系,以坐标原点为参照(如,关于位置的一维直线坐标系,各位置都是相对坐标原点的)。我们可以把它俩作为一组知识点来讲。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时间段,后者是时间点,但日常生活叙述中不加区分,统称为时间,所以我们要把这两个知识点作为一组;位移是矢量,指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指运动轨迹的长度,二者可以在同一幅图中体现出来(如右图),所以可以纳入一个组块,作为一个知识点;而生活中所说的速度实际上也是笼统的,在物理上准确来讲,应该分为:平均速度(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路程和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瞬时值,有方向)、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所以,加以整合后不难理解,可以作為另一个组块;而瞬时速度的变化量仅仅是速度的变化,表达式为Δv=v2-v1;速度的变化快慢称为速度的变化率,记为Δv/Δt,也称为加速度,记为a,所以我们看到,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这几个物理量是相关联的,所以完全应该作为一个组块的知识点来讲。所以,由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课堂内容总共包含了6块:一、 质点;二、 参考系、坐标系;三、 时间(时刻和时间间隔);四、 位移和路程;五、 速度(4个);六、 加速度(变化量、变化率)。每块的知识点都不超过5个,完全在我们的短时记忆广度内。所以,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既大量又高效的理解各个知识点。

二、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记忆物理公式中的应用

在很多学生甚至教师眼里存在一个误区,即物理学科靠理解就够了,不能死记硬背。不否认物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但是,熟知物理公式等知识点仍是学习物理的第一关,如果忽视了这一关,直接面对应用,就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也是学生眼高手低的主要原因所在。

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公式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帮忙!(如下图)

该曲线表明了记忆程度在记忆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在刚刚记忆完毕时大脑可保持100%的拥有量,可是遗忘也在同时进行,20分钟之后就只剩下58.2%了;1小时之后仅余 44.2%;8~9小时之后35.8%,1天后33.7%,2天后27.8%,6天后25.4%,1个月后2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让我们了解——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所以,复习最有效的时间是在一天之内,在这个时间段,花很少的精力就可以恢复记忆,事半功倍。超过这个时间段,因为遗忘比率已达70%,所以势必收效甚微。

比如,在运动学中,我们依次学习了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v=v0+at;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s=v0t+(1/2)at2;匀变速运动速度-位移公式:v2-v20=2as。对一般学生而言,即使做了很好的理解,也难说能很快全部记牢。所以,根据遗忘规律,我们应该在推导出基本公式之后,先不忙讲应用,可立即留出分把钟时间,让学生强化一下,及时巩固,比如:“同学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把公式在脑海里过一遍吧。”或者“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独自默两遍公式,看能不能默出来。”或者也可以让学生上黑板默写,增强刺激,使印象更深刻;有时间的话可以组织一个背公式比赛,看提问时谁能一个字母不错。接下来一定是对公式的应用了,可通过例题或练习册。应用过程实际就是一次次记忆的强化,抵消遗忘。最后是课末的复习,要么板书,要么幻灯片呈现,简明扼要,再次强化。

另外,不光是对公式,对灵活多变的解题方法,建立错题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空多翻翻,符合记忆规律。

三、 巧用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以点概面效应”等,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提出的。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如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其他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有似“爱屋及乌”的原理。endprint

很多人认为,物理老师刻板、严肃,少有浪漫和激情,给人距离感。也时常听到学生谈论:某某物理老师可严厉啦,我最讨厌他的课了;某某物理老师可土了,邋里邋遢;某某物理老师的字真丑,话也说不清……作为物理老师,大学培养了我们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人文气息,但是这种优秀特质需要学生慢慢去体会,就教学吸引学生而言,我们的严谨、朴素很难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不感兴趣,再加上有些老师的确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也许一照面我们就输了。所以 1. 适当的包装自己,也是必要的。我们打扮可以不入时,但绝不能难以观瞻,要干净整洁,落落大方。2. 学生总是佩服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也许仅仅因为你将圆周运动的圆画得好,学生就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一黑板有如书法的公式,讲的妙趣横生的物理学史,“惊天动地”的物理实验,更能让学生对你加分不少。3. 想方设法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比如语言上:“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而不是“你们认真听好了……”;表情上要展露微笑,可亲可爱,而不是显示出厌烦。总体上讲,教书是门艺术,教师要当一个表演家。一个语言风趣幽默的人,胜过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胜过一个素质单一的人;一个语气温和,笑容可掬的人,胜过一个总板着面孔的人。所以,我们要勇于展现自身魅力,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亲师信道,孩子们真的会爱上物理。

四、 由罗森塔尔效应想到的

“罗森塔尔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一次经典的实验后共同提出的。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表示:“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事实上,他们所提供的名单完全是随机抽取的,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并随之将这种暗示传递给了学生。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和期许。比如,在物理课上:“同学们,你们是我见到的非常棒的学生,具有学好物理的潜质。”“你的物理思维让我眼前一亮,多加努力一定会学好物理!”又比如,在作业批改时,要努力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写一些鼓励的话:“解题较为规范,‘解字写得好,有进步!”“过程表述准确,思路清晰!”“研究对象选取的好,有思想,解题过程得以简化!”“受力分析准确,很好!”“远距离输电图画的真漂亮!”等;再比如,高中物理试题得分率一贯较低,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此时,他需要一个更强壮的意识去治疗它,教师可以用权威使他产生信心和信仰,比如:训练一些“高难度”的试卷,让学生得到较为理想的分数。

五、 巧用对比记忆法

对比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并加以区分的过程。在心理学上,对比还能够主动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刺激有意注意,具有较高的效率。

高中物理中有很多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容易混淆,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快速区分、记忆。比如:波尔的原子模型和卫星轨道出奇的相似——电子绕转原子核之于卫星绕转中心天体,且无论电子或卫星,均是离圆心越远能量越高,势能越大,动能越小;又比如:在章节《万有引力与航天》中,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记为:F=Gm1m2/r2(G为引力常量),而在电学《静电场》部分,库仑定律记为:F=kq1q2/r2(k为静电常量),分别代表两质点(点电荷)间的力。这让我们不由得惊叹自然界的对称美!再比如: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均满足做正功,势能减小,反之增大的规律。还有,物理学中常用到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如:E=F/q,C=Q/U,R=U/I,I=Q/t,a=Δv/Δt……以E=F/q举例:它的特征是E仅仅是数值上等于F比q,并不是取决于F和q,而是由场源電荷和位置共同决定的。它们的定义方法相同;还有,比如: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汽化与液化、蒸发与沸腾、升华与凝华、质量与重力……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区别,使记忆牢、理解深。

心理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好帮手,很大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升。怎样充分发挥心理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拓展应用空间,对我将充满挑战,我将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1]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科说明.

[2]刘儒德主编.《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作者简介:

程言钊,教师,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短时记忆组块公式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横浪作用下大型上部组块双船浮托安装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陆丰7-2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低位浮托安装关键技术
短时记忆理论的影响
基于驾驶员短时记忆的可变信息标志布设密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