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作业收获别样精彩
2018-01-30李娟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从作业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所获信息的再现、整理、加工以及应用的过程,是对教学质量进行反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数学;作业;教学
一、 必要作业原则
作业布置中遵循必要作业原则,可有可无的作业绝不布置,宁缺毋滥。并不是每天都有的必做作业,学生有一种期待感,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达成写作业的目的。
二、 分类作业原则
(一) 预习性作业:有效的预习是学习的基石,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好课堂的知识。首先明确预习要求,在看完预习内容后,对重点进行简单概括,同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习结束后自己亲自解答。这样有效的保证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每一次的学习质量。
(二) 基础性作业:顾名思义,以书本基础知识为出发点,作为那些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缺乏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学生的作業。
(三) 创编类作业:创编类作业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从“做题”到“编题”,既是对知识内在联系的一种质的飞跃,同时也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讲完真假分数,作业布置为创编分数,从1~10这些自然数中选取合适的数字,创编出真假分数,并记录下来,看谁创编得多。
(四) 阅读性作业:近年来数学阅读类书籍明显增多,像李毓佩《数学学习故事》《数学好玩丛书》,谈祥柏《好玩的数学》《故事中的数学》,马希文《数学花园漫游记》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名家的成功来之不易,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达到,进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与责任,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远大的目标而努力。
(五) 生活化作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很多的知识都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所以最好的作业并不来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生活。生活化作业可分为:设计类作业、游戏类作业、探究类作业、实践类作业等。如讲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硬纸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盒子,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由立体图形展开图,发现长方形要剪掉四个完全相等的正方形后,才能折成规范的长方体盒子,剪掉的正方形边长越长,盒子的表面积就越小,但盒子的容积并不完全按正方形边长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容积与盒子长、宽、高都有直接关系,并出示了实验数据和算式;分组展示并在争论中,学生找到了表面积的最简单方法: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要想使容积最大,要长宽高分组相减的差尽量大。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一个实践作业居然引发了学生如此深入的思考,对长方形、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
三、 分层作业原则
(一) 学生分层,自主选择
首先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作业随之进行相应的分层。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层(不公布学生的层次,但让学生知道):A层为成绩暂时落后学生,B层为成绩中等学生,C层为成绩较好学生。作业布置时,布置三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自愿选做层次作业来完成,同时鼓励A层学生挑战B层题目,B层学生挑战C层题目,C层学生挑战课外资料。使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满足不同的需要。
(二) 根据课内外的知识进行分层
1. 课内作业分层: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面对全体施教,课堂提问,当然也应带有一定的梯度,问题提出后,不急于指名让举手的学生立即回答,应给学困生等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样看上去似乎浪费了一部分的课堂时间,但会给学困生在上课时,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全参与思考,觉得自己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提问的学生,面要广,要有针对学困生等学生设计的一些问题,对于学困生等学生的回答,要让优等生来评价,通过指出他们回答中的优点、不足,完善学困生学生的回答,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与提高,这是一个双赢的做法!
2. 学生相互“出题”:即学生之间相互出题,特别注重让优生出题给学困生做,提醒优生出的题要符合学困生的学习实际,学困生做好后让优生批改,并边批边讲评,这有助于学困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借身边的事物或情景来编题,从中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否有更深的了解,如:在六年级下册对立体图形复习一课,给每个小组均提供一张A4纸,让学生分工合作创作立体图形,学生用围、转、制作的方法创作出学过的所有立体图形,还创作了棱柱,并推导出棱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同时还发现柱体侧面积不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柱体的认识到位,迁移、类推能力得到提升。最后,学生提问:这张长方形纸是长方形还是长方体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争论中,学生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建立了联系,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特别是一个孩子的回答:忽略了纸的厚度,它就是长方形;但再薄,也有厚度,考虑了厚度即是长方体,懂得了科学、辩证看问题。另外,讲完反比例,让学生观察教室事物举出反比例的例子,先对桌说,再组内交流,最后班级汇报。学生马上说出班上人数一定,每排的人数和排数成反比例,因为每排的人数×排数=班上总人数(一定);每组人数和组数成反比例,因为每组人数×组数=班上总人数(一定);小组的人数一定,每排的人数和排数成反比例;课桌总数一定,每排的课桌数和排数成反比例;凳子的总数一定,每排的凳子数和排数成反比例;电灯的总数一定,每行的根数和行数成反比例等。所有这些例子都是学生在思索了反比例意义基础上,结合教室内情景得出的,孩子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这些是难能可贵的。在以上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优等生贡献自己的智慧,引领小组成员思维的深度,中等生积极参与其中,潜能生在思——听——思——汇报中能力得到提升,不同层级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相信,今后面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孩子们也可找到一定的解决办法,进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李娟,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马沟回民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