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2018-01-30王春林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实效微课应用

王春林

摘要:《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中职德育重要课程之一,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微课以其情境化、互动性强以及具有育德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发挥提高课堂实效、培养学生自主性和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微课应用;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2C-0070-03

在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微课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相结合,工匠精神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内生活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短小精悍、直观化、趣味性强,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设计的微课,能够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一是情境化。通过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的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深化认识,即时反馈评价,从而解决问题,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在学习“民法的原则”这一知识点时,结合“广场舞”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由学生参演拍摄微课《小明的烦恼》:面对广场舞的超大音量,小明同学该如何维权这一问题展开,提出“忍气吞声”、“暴力解决”“和“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三种解决方案,并依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民事权利使用的原则,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具有互动性。微课情境的创设来源于生活,更易激发学生共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其次,借助于互联网手段的微课能够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循序渐进,学生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知识的学习,当遇到难点时,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完全掌握。三是具有育德性。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育德的主渠道之一,《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更加侧重对学生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培养。微课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借助情境,综合运用知识,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微课拓展并延伸了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更加注重“德”的养成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不断培养自身素养。

二、有效运用微课必须把握的三个关键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巧妙运用微课,在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提升课堂实效性方面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正确看待微课的价值,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强化技术运用,提高微课资源开发的质量

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运用属于边探索边推进的过程,微课的数量以及拍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发动组内德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培养一批学生,形成一个团队,争取社会资源,提高视频制作、图片合成、剪辑等技术能力,集中开发一批德育微课,全面提升微课的制作质量,确保科学实用。除了在技术上要提高专业性之外,微课的设计要加强教学设计,要能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完整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注重学情分析,有效整合微课教学的内容

由于微课形式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忽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关注度。因此,教师要能够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微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确保衔接流畅、互动自然。

(三)立足学科特点,完善微课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

微课的设计同样要注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避免机械的讲解。要能根据《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科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或是经典案例教学法,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微课多数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教师同样要做好学法的指导,配合相应的学案和习题,借助互联网随时监控学生的自学反馈,帮助学生完成自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还需建立完善的評价机制,比如微课学习的时间,习题的正确率,观看微课的次数等,以此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三、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应用中的效果归纳

(一)利于知识建构,增强课堂效益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容量较大,其课程为每周2个课时,一学期约36个课时。面对有限的学时,对教学是一种较大的挑战。加上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学难度增加。微课能够有效利用学生课前和课后的时间,是实现翻转课堂,提升课堂实效的有效资源和教学方式。微课作为课前预习用时,学生能够自学并掌握相应知识。课堂上,学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讨论疑难问题并进行互相评价。比如在学习“正当防卫”时,通过微课的细致讲解,学生能够比较好的把握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课上,学生针对“伤害行为正在发生”这一条件进行难点探讨,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就比较强。

另一方面,微课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通过生活或职业情境的创设,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整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从而提升运用能力,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比如笔者自制微课《遇霸不能—杜绝违法行为》,针对“校园欺凌”这一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校园欺凌所涉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学生观看、感悟、思考不良行为的危害,以及面对不良行为时究竟是以暴制暴还是忍气吞声,全面分析,辨证思维,归纳出具体措施,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突出以生为本,培养自主探究

微课从设计、制作到使用都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基础,适应不同的学生需求和特点。在学习“杜绝不良行为”这一知识点时,剧中“不良行为者”,“纵容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切身感受到不良行为的危害,反思自身,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endprint

另外,我们还激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实际,主动参与微课的编写和制作。学生必须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编寫脚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微课。亲身参与微课拍摄能够激发同伴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角度拍摄的微课能引发学生共鸣,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笔者在设计《遇霸不能》这一微课时,有意让学生自主参演,以此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充分感受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拓展学习时空,提升核心素养

德育课的育人功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跟踪和培养,但在这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陷入“知道”却不知该如何运用的困境。微课能够拓展德育的空间和时间,弥补德育课程经常面临的时空局限,解决德育课程关于知识运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依法使用公民权利”时,他们往往对如何行使权利的问题感到困惑。笔者通过创设环保情境,依托《雾霾治理,人人有责》的微课,让学生举一反三并进行思维的合理迁移,这样不仅解决了难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

综上所述,微课为中职德育课课程改革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平台,合理利用微课能够有效辅助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德育课程的创新。但如何更有效的使用微课,仍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陈向阳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s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aws"

Wang Chun-lin

(Nanjing Zhonghu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jing 210012,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aws", whose task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moral quality and legal 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its situational, interactive and moral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micro-lectures can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improving class effectiveness,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utonomy and improving their practical abilitie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aw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s; class effectiveness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实效微课应用
巧设教学情境 增效英语课堂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应用微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