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入语境潜入生活让词语醒来

2018-01-30徐丽艳

考试周刊 2017年88期
关键词:丑小鸭语境语文教学

摘要:北师大版三年上《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的同名作品改编的一篇童话,改编后的课文意在说明:在成长的路上,要相信自己,当遇到困难,受到别人嘲笑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境;《丑小鸭》

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说明丑小鸭自出世以来,因为自己长得丑,备受别人的欺负,令它感到孤独与痛苦。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伤心地离开了家。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具体语境,设身处地地感受丑小鸭备受同伴欺负给它带来的那份孤独、痛苦则是教学的重点。

对照课标:词语的学习要“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图片”,“要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及联系生活理解什么叫“欺负”,进而体会丑小鸭的孤独与痛苦。

师:用心地朗读第一段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除了鴨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

师:孩子们,请你结合课文说说都有谁怎样地欺负它?

生: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

师:(教师出示鸭子的图片)是啊,与它有着血缘关系的哥哥、姐姐,凭着身体的优势,用那扁扁的嘴巴在咬它;(出示公鸡的图片,突出嘴巴的尖)公鸡用这尖尖的嘴巴在啄它。

师:孩子们,我这样说,哥哥姐姐啄它,公鸡咬它,行不行呢?

引导学生观察嘴型探讨“咬”与“啄”的区别,帮助学生掌握二者都有用嘴咬住某物的意思,但是“啄”指用尖利的嘴巴咬。

师:孩子们,公鸡用那尖尖的嘴巴啄着丑小鸭,假如你是丑小鸭,你会被啄得……

生接:啄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师:那会是怎样的感受?

生:好疼好疼。钻心地疼……

师:这还不算,还有猫(出示猫)来吓唬它。请你们来做个动作,吓唬吓唬丑小鸭。(生做动作)

师:那么,再读这句话:“除了鸭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你来说说什么叫“欺负”?

生:动手打或像猫一样吓唬别人就叫欺负。

生:凭自己的强大欺压别人。

师:是啊,凭借着自己的优势,用傲慢的态度对待对方,打对方就叫欺负。

师:丑小鸭,还可能有谁来欺负你?怎么欺负?

生答略

师: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齐读这一段。

到此,我们凭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欺负”一词已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同时也能感受到丑小鸭内心孤单的原因。

但是,到此,还没有触及丑小鸭已到绝望的孤独。丑小鸭在家得不到温暖,于是渴望得到温暖的它想去外面寻找,带着这个美好愿望的丑小鸭走出家门,可是等待它的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接下来我们在处理下一段时,继续引导学生潜入语境,潜入生活,抓词抓句,体会丑小鸭的内心世界。不过,这次我们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在具体的语境中,借助想象,体会词语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朗读完第二段后,教师问:

师:什么叫讥笑?

生:讥笑就是嘲笑,就是讽刺,挖苦。

师:太好了,你们理解得真好。那么,让我们进入情境,你们就是一只只漂亮又骄傲的小鸟,在你们面前就站着这只“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丑小鸭(出示图片),你们会说哪些尖酸的话来嘲笑、讽刺丑小鸭吗?

生略

师:听了小鸟们如此恶毒的语言,假如你是丑小鸭,你又会怎样想?

师:是啊,丑小鸭此刻真是难过到极点,难道丑是它的错吗?难道仅仅因为丑就该受到如此的欺负、如此的讥笑吗?孩子们,这还不算呢,还有猎狗在追赶它呢?

请你想象一下,猎狗会以一副什么样子在追赶?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有的说张着血盆大口,有的说两眼冒着凶光,有的说猎狗一边瞪着血红的眼睛,一边嗷嗷地叫着……

师:面对如此凶狠的猎狗,你就是丑小鸭,你会怎样地跑呢?你拼命地跑啊跑啊,(此刻真的让学生站起来做做跑的动作)你会累得——

生:气喘吁吁

师:累得——

生:满头大汗。

……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说出好多积累的词语:大汗淋漓、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腿肚子像灌了铅……

师:孩子们,丑小鸭拼命地跑啊跑啊,不仅它累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而且它还会很害怕,它会被吓得?

再次引导学生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积累词语。这时,那些“心惊肉跳、脸色蜡白、魂飞魄散”等词语就会从孩子的口中飞出来,进而真切地感受到丑小鸭的又累又怕。

师:是啊,丑小鸭又累又怕,它拼命地跑啊跑啊,猛一回头,猎狗不见了……

此时,教师出示带有秋风、落叶的场景,配以凄凉的音乐,朗诵:

秋风瑟瑟地吹着,树叶飘落在丑小鸭身上,它孤零零地走着,走着,泪珠扑嗒扑嗒往下掉。他没有朋友,只好孤零零地走着。

此时此刻,任何解释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有秋风瑟瑟的声响,唯有飘落的枯叶,唯有哀伤的音乐,才能配得上丑小鸭如此孤寂悲凉的心情。学生看着画面,听着老师动情的朗读,眼泪也随着丑小鸭一起扑嗒扑嗒往下掉,一个孤独、极其痛苦的令人可怜的丑小鸭在孩子们的心中诞生了。

回顾这部分的教学流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唯有借助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真正潜入语境当中,潜入生活当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体验想象,自感自悟,才能让那些在学生头脑中模糊的、抽象的、没有内核、没有温度的词语醒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就文本进行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对话,才能让作品中的人物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也才能真正体现编者的编写意图,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

徐丽艳,辽宁省鞍山市,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丑小鸭语境语文教学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后传
《丑小鸭》续编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