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2018-01-30林春俊

当代护士 2017年33期
关键词:监护室重症心肌

林春俊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是常见的类型。此种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冠状动脉硬化造成冠状动脉血流量难以满足心肌代谢的正常需要,造成心肌暂时性、急剧缺血、缺氧。此种疾病发展速度较快[1]。如不能及时治疗,将可能出现猝死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对此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本文研究分析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方法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重症监护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判断标准。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57.9±3.8)岁。其中心肌硬化性型13例,心绞痛18例,无症状性12例。观察组43例,男24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41-79岁,平均年龄为(58.9±3.2)岁。心肌硬化型12例,心绞痛18例,无症状1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实施程序如下:(1)认知干预护理。基于病情的危害性,在患者对病情不了解、治疗进展不了解的情况下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此,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详细说明医疗设备的相关性,向其说明治疗的必要性与积极性,促使患者能够减轻重症监护治疗的恐惧感。注意强化护理人员冠心病知识了解度,利用有效的方式,促使护理人员能够预见性观察住院患者病情,特别是夜间护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时进行抢救[2]。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说明冠心病的相关情况。对于负性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使用温和、平缓的语气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促使患者能够控制自身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强化治疗效率。(2)心理护理。观察中可了解患者负性情绪较为显著。对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并借助多种方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鼓励,促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与医护人员的关怀,并逐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心脏康复护理。依据心功能划分等级,需加强对危重症患者夜间护理,以免出现不良事件[3]。针对I-II级患者,可展开低强度的肢体训练[3]。可让患者在病床上练习挤捏气球,随后指导其完成日常活动。在指导患者各项康复训练的时候,应控制在患者耐受范围内。辅助患者展开呼吸、体位以及步行练习。而III期患者就需要加强运动强度,定期实行有氧运动。(4)饮食护理。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加强水分的摄入,保证营养充足性。如患者存在便秘情况,可指导性服用腹泻药物,促进排便。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适量的维生素,促进胃肠蠕动。在饮食护理中,护理人员还应做好药物护理,向患者说明服用药物的知识,不可随意停用或增减,增强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并指导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测。如饭后使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如牙龈出血、呕吐、黑便等相关情况,应立即停止用药[4]。(5)健康教育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需加强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强度较高的运动,预防长时间看书、看电视、走路,预防心功能下降。对于脑力劳动较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保持劳逸结合。

1.3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与住院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2%,其中死亡1例,心肌梗死7例,心肌绞痛恶化5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6%,心肌梗死3例,心肌绞痛恶化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3±1.8)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3±1.3)d,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所见的冠心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状动脉腔狭窄或痉挛,由此造成心肌缺血缺氧[5]。治疗此种疾病的关键在于减少心肌引发的组织损伤,改善心肌功能。从临床实践中了解到,如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胸痛、心悸、发热、恶心呕吐等情况,就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的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对于重症监护室的冠心病患者,可在其接受治疗的时候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6]。这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性。而此次研究活动充分证实,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对于冠心病的处理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生理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调整生活习惯,限制脂肪和进食量,戒烟或减少吸烟量等方法。目前国内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研究方面侧重点不同,已有的研究多注重口头的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锻炼指导以及其效果问卷调查等。

本研究中,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对照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显示明显的优越性,两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数据说明,给予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使冠心病患者减轻了症状,减少了用药,稳定了疗效和改善了预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中,肥胖、钠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吸烟、高脂饮食等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因此,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辅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刘佳.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冠心病患者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260-260.

[2] 雷晓瑜.冠心病监护室(CCU)患者ICU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4(26):789.

[3] 张静.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190-192.

[4] 张惠萍,廖旭嘉,邓炜仙,等.瑜伽放松术音乐治疗在冠心病搭桥术后重症监护护理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5,14(7):178-179.

[5] 周明远.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3(9):47-49.

[6] 崔红梅.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53):1-2.

猜你喜欢

监护室重症心肌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4.1 R蛋白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