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30左玉兰黄美丽霍永霞

当代护士 2017年33期
关键词:优良率置换术膝关节

左玉兰 黄美丽 霍永霞 周 娟

在对膝关节严重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主要通过植入人工假体材料来替代患肢膝关节,让患肢各类严重性膝关节病变得到根本性改变[1]。临床研究发现,术后康复锻炼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如果术后康复护理工作不合理,则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其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手术治疗适应证,能有效配合康复指导。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等。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1例、29例;患者年龄为53-79岁,平均年龄为(66.2±2.5)岁;23例患者为左膝关节置换术,21例患者为右膝关节置换术,6例患者为双膝关节置换术。实验组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0例、30例;患者年龄为51-78岁,平均年龄为(66.8±2.2)岁;24例患者为左膝关节置换术,21例患者为右膝关节置换术,5例患者为双膝关节置换术。在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选择常规锻炼方法,对于锻炼幅度和次数并无具体要求。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来开展功能锻炼:①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由责任护士、责任组长、主管护师和护士长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加强和管床医生、科室主任的联系,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情况、诊疗计划,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进而来制定科学和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1)术后6小时,在静止状态下,开展股四头肌的舒张和收缩功能练习,用力伸直腿,足后跟应用力向后蹬,每次15-20分钟,每次4-5组;并加强患侧踝关节背屈运动,让患侧踝关节保持90度,同时进行踝关节环绕运动,每天3-6组,每组5-10组。2)术后第1天:开展直腿抬高练习,协助患者选择仰卧位,伸直腿,双手应在体侧自然放置,将腿向上抬起15-30cm,滞空时间为10秒钟,每天3-6组,每组5-10次。3)术后第2天:开展CPM机持续被动锻炼:开始角度为30度,之后每天的增加幅度为5-10度,持续14天,每一动作应保持45秒钟,每天4次,每次持续30-40。4)术后第3天:开展下地负重行走练习:患者双手扶持坐在床边,甚至健腿并着地,用力站起,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应在旁指导、协助。进行双腋杖三点式步态练习,患者在行走时患肢应该和双腋杖保持同步,患肢应先迈,然后让健肢和患肢保持相同水平,防止内八字,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活动。5)出院前1天: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在出院后坚持进行肌肉锻炼和功能锻炼,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②具体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应在术前1天发放,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临床护理路径表的相关内容和作用,对功能锻炼的作用、意义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让患者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应根据当天的路径内容,通过床边示范、康复训练示意图等方法来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尽可能示范功能锻炼的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能熟练掌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进行检查和检查,及时评价测量结果,如果患者未达标,则应对计划进行调整,加强相关的指导工作,直到最终目标能完成。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正确率进行观察比较;②根据膝关节疼痛评价标准来对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达标率进行观察,具体分为优、良、可[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功能锻炼正确率观察 在术后功能锻炼正确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功能锻炼正确率观察(n)

2.2 功能锻炼优良率观察 在术后功能锻炼优良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功能锻炼优良率观察(n)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现阶段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体是指按照标准护理计划,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住院护理工作流程图,具有比较严格的顺序性和时间性,让护理措施更加明确,让护理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显著提高,让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有效提升[4-5]。临床护理路径具计划性、预见性等特点,根据患者具体病况制定功能锻炼方案,加之由护士每日指导、督促患者练习,在患者术后6h,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训练,伸直双腿,行足后跟蹬腿练习,可缓解患者术后双腿麻木感;术后第1d,指导患者行高抬腿练习,取仰卧位,伸直两腿,双手垂于两侧,腿上举,抬高15~30cm,空中停留数十秒,再交替两腿练习,可慢慢提高患者膝盖的屈弯程度,改善膝盖的灵活度。在此基础上,护士指导患者行CPM机锻炼,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膝盖状态。护士定时查看锻炼情况,从而提高锻炼优良率,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加快愈合,避免患者出现自行护理不良事件。此外,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患者及其家属均为健康教育对象,根据其文化水平、需求予以针对性健康宣教,按膝关节恢复阶段施教,护患共同参与,加强双方沟通,从而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能让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显著降低,有预见性、有计划地开展护理工作,让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加主动[6]。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心理需求,让患者及其家属能积极参与其中,让患者根据计划主动开展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则应加强床边监督和指导,进而让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和优良率显著提高,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促进年患者疾病康复。本研究中,在功能锻炼正确率、功能锻炼优良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让患者正确开展功能锻炼,让其功能锻炼优良率显著提高,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1] 曲雅丽,黄东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317-318.

[2] 危娟,林凤英,郑丽娇等.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34):4301-4302,4303.

[3] 崔彩平.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223-224.

[4] 臧少玉.临床护理路径在1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4):122.

[5] 孙丽,董琦.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9):9796-9797.

[6] 李丽娟,刘青霞,李娇等.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85-286.

猜你喜欢

优良率置换术膝关节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