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长效保护剂对陇南成县核桃介壳虫的防治效果
2018-01-30沈永涛张进德周鹏飞
沈永涛 ,张进德 ,汪 海 ,周鹏飞
(1. 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 核桃研究所,甘肃 武都 746000;2. 甘肃省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 武都 746000)
核桃Juglans regia属胡桃科Juglandaceae核桃属Juglans,是世界重要的坚果树种[1],全世界约有23个核桃属植物,分布遍及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2]。核桃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除了常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还含有多种对人身体有益的维生素,是优良的滋补品[3]。但是,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核桃树的病虫害也日益增多,最为严重的介壳虫对核桃的危害面积已经达到核桃总种植面积的70%左右[3],造成部分核桃树势衰弱减产,有的甚至枝条干枯、树体死亡,几年内可将全园毁灭,对核桃产业的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2-4]。
林木长效保护剂是一种杀虫杀菌剂,主要由甲基硫醚、多菌灵、百威、吡虫啉、氯氰菊酯等组成[5]。首先,将林木长效保护剂充分混合搅匀,然后用木刷将其均匀涂在距地面1.5 m以下的树干上。此保护剂由于其非常强的透气性和黏着成膜性,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冲刷,从而使得长效保护剂能够长时间发挥药效,长效保护剂还会对核桃树上的其它病虫害起到明显的防控作用,如:根象甲、介壳虫、云斑天牛、蜗牛和轮纹病、膏药病等[6-8]。
为了有效控制核桃介壳虫为害面积,笔者对危害核桃树介壳虫的种类以及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用长效保护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成县坐落于甘肃省陇南市北部偏东,位于秦岭山脉的山谷南部,隶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东北与徽县交界,西与西和相邻,南与康县相望,东南与陕西省略阳县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3′~ 105°57′, 北 纬 33°29′~ 34°21′, 总 面积1 676.54 km2。成县地理条件优越,土壤湿润,温度适宜,日照时间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有着明显的差别,年均气温为12.1 ℃,无霜期186 d,年日照时长1 468.5 h,每年的降雨量约为581.6 mm,相对湿度约为75%。海拔750~2 377 m,既有北方山川的雄伟,又有南部地区的灵秀,素有“陇上江南”、“陇右粮仓”之称。2007年,被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组织中国分部确定为中国33个“千年古县”之一,201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县植物资源丰富,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自1997年始,成县人坚持栽植核桃[9-10]。目前,成县的核桃种植几乎达到全面积覆盖,成县被誉为“核桃标准化示范县”,核桃的总产值提高,种植户人均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随着产业面积的增大、发展速度的加快,规模化管理水平低,造成病虫害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发展。
试验园位于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成县南山核桃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该园始建于2001年,树龄15 a,株行距5 m×6 m,平均树高5~7 m[8],2017年园区介壳虫为害严重。
1.2 试验药剂
本试验采用4种不同比例的长效保护剂。长效保护剂和水质量比分别为1∶3(A)、1∶6(B)、1∶10(C)、1∶15(D),并且设置1个清水对照组(E),配制过程中向清水中缓慢加入长效保护剂,使之充分混匀,为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长效保护剂现配现用。
1.3 试验方法
1.3.1 介壳虫为害情况调查
在2017年7—8月进行为害调查,每个核桃品种分为1个调查区,共4个调查小区,每个调查小区内设样地15 m×35 m,样地内随机抽取核桃树20株,调查介壳虫的为害程度情况。在试验地随机选3株核桃树并编号,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随机取1根直径1~3 cm、长约15 cm的枝条,并标记挂牌,记录该枝条上的虫口数量,并分别记载成虫、若虫数量。
1.3.2 长效保护剂防治试验
2017年7月20日,设5个处理组喷洒核桃树植株,每处理喷施1株,每株重复3次,喷施完后每隔1 d调查1次成虫和若虫的数量,每个处理共计调查3次,取其平均值,每组喷洒药液共25 L。在喷涂药前记录虫的基数,与处理后活虫数进行对比,每隔3、7、15 d喷涂。
虫口退减率=[(药前虫口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数]×100%;
防效=[(处理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对照虫口减退率)]×100%[11]。
2 结果与分析
2.1 介壳虫为害的主要原因
造成介壳虫为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2016年7月以来全县降雨量少,不能及时将若虫分散转移,造成若虫孵化成活率极高,为虫害大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2)由于种植户不能及时把握介壳虫的最佳防治时间,造成介壳虫泛滥;3)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大多数核桃园属于密植园,通风透光不良,缺乏整形修剪、园林清理、刨削等综合管理措施,昆虫基数较大;4)喷洒、涂干等方式防治介壳虫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资金不到位,造成介壳虫的危害越加严重。
2.2 介壳虫种类及生活习性
根据对试验地的调查,园区主要的介壳虫为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又名桑盾蚧、桃介壳虫,主要是以群居的方式生存,其中的雌虫和若虫主要是吸取树枝的汁液,密密麻麻层叠在一起,可导致核桃产量下降,在幼虫产卵期如果不及时防治,造成大面积发生,可以导致整个树体干枯,甚至死亡。介壳虫在成县一般1年发生2代:第1代主要发生在5月中旬,是以群居的方式粘在树枝的周围,吸取树枝上的汁液,并且能够分泌1种雪白色的蜡粉,形成1个保护壳;第2代主要发生在8月中旬,9月出现成虫,雌雄交尾后雄虫死亡。
2.3 介壳虫为害情况
本试验中对成县核桃示范基地的香玲、辽核7号、晋龙2号、清香以及早熟品种温185共5个品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每个品种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介壳虫的危害,其中晋龙2号有虫株率最高,达到了87%,早熟品种温185最低,为5%(见表1)。
2.4 介壳虫防治效果
给药后长效保护剂对核桃树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不同比例的长效保护剂对核桃树介壳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尤其对若虫的防治效果更好,药效起作用快,效果显著。在用药后15 d,不同比例的长效保护剂对若虫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79%以上,对成虫的防治效果也在65%左右。从长效保护剂对若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均可以看出,处理A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B次之,但由于处理A对核桃树有腐蚀性,并且处理B在施药15 d后介壳虫减退率不会大幅度降低,所以生产实践中可大力推广用处理B来防治介壳虫。
3 结论与讨论
陇南市核桃种植面积多达23.3万多hm2,核桃品种繁多,以清香、香玲、晋龙为主。近年来,在市政府以及林业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陇南市将原先的实生树种通过高接换优的方式换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随着核桃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核桃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种植户也开始对核桃产业重视起来,其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随着该市核桃产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随之加重,并且逐步成为制约该市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快捷、有效、可持续的防治核桃病虫害的方法已成为该市核桃种植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1 不同品种核桃树受介壳虫的危害情况(X±s,n=3)Table1 Harmful situation of scale insects to different cultivars of walnut trees (X±s, n=3)
表2 长效保护剂对核桃树介壳虫的防治效果(X±s,n=3)Table2 Effects of long-acting protective agent on controlling walnut scale insect (X±s, n=3)
核桃病虫害种类繁多,防治效果不显著。据报道,成县核桃病虫害共有10余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核桃黑斑病、核桃枝枯病和核桃腐烂病等4种;比较严重的虫害有核桃举枝蛾、核桃云斑天牛、木尺蠖、铜绿丽金龟、舞毒蛾、核桃瘤蛾等6种[12]。根据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可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12-16]。近年来,该县核桃病虫害主要是介壳虫,当地农户主要采用树冠喷雾方式防治树上病虫害,但该县核桃主要种植在山地坡梗,挑水上山困难较大,且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多,果农对防治时期了解不够,容易延误防治最佳期,防治效果差。防治树木的根部虫害主要采用深挖树盘,在虫害部位涂药泥的方法,但是该方法速度较慢,而且费工费时[17]。
林木长效保护剂涂在树干上,可以在树干上形成一层缓释层,使生物活性产品长效缓慢释放,从而能持久防治核桃病虫害。长效保护剂涂干防治法由于其工作量较小,方法简单易行,种植户容易掌握,是防治介壳虫的有效办法[18-19]。从试验结果看出:4种不同浓度的长效保护剂对介壳虫均起到了防治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防治效果越弱,以长效保护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3时防治效果最佳,药后15 d若虫的防效达到了87.66%,但是由于其较强的腐蚀性会对树体造成影响,严重者会导致树叶发黄,树体死亡,采取长效保护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6的比例进行介壳虫防治,药后15 d若虫的防治效果达到85.65%,成虫的防效为67.97%。施药7 d后,长效保护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3处理时若虫的防效为86.57%,成虫的防效为71.00%,相比施药15 d防效趋于稳定,长效保护剂的药效为7 d左右,还可以得出,长效保护剂防治幼虫的效果明显强于成虫,因此应该在幼虫时期及时防治,防止大面积的介壳虫出现。
[1] 王小纪,张有林,杨红军,等.陕西引种早实核桃的生物学性状与营养成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 93-97.
[2] 冯连芬,吕芳德,张亚萍,等.我国核桃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6,24(2):69-73.
[3] 徐梦莎,赵 罕,周晓星,等.早实核桃新品种‘中嵩1号’的需光特性[J].经济林研究,2017,35(1):146-150.
[4] 严 波.国内外核桃生产概况和甘肃省陇南市核桃产业开发方略[J].经济林研究,2008,26(1):98-102.
[5] 庞雄飞,张茂新.植物保护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108-110.
[6] 姜凤香.陇南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3):38-40.
[7] 彭 涛,张亚盟,陈 琛,等.陇南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321-322.
[8] 吴克有,孙建文.我国林木保护剂的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1999(1):32-33.
[9] 杨永平.甘肃省成县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落叶果树,2013,45(2):16-16.
[10] 吴兴邦,苏连生.甘肃木本植物病害[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1] 庞永华,张艳红.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1, 28(9):1318.
[12] 徐 彧,马朝阳,陈建华,等.成县核桃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经济林研究,2007,25(4):70-73.
[13] 朱建国.核桃种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13):118.
[14] 郭 容,宋晓斌.关中西部地区核桃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6,46(5):78-80.
[15] 刘湘林,付艳华,熊文蓉,等.湖北省核桃栽培的几个技术战略问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7):62-65.
[16] 胡鸿雁,郑 征,王 瑾.片段化热带森林优势植物叶虫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 37(10):98-104.
[17] 巩芳娥,张进德,贾星宏.长效保护剂在核桃病虫害防治的应用初报[J].中国林副特产,2017(4):43-45.
[18] 刘湘林,付艳华,吴海鹰,等.南方核桃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8):35-39.
[19] 常 君,姚小华,邵慰忠,等.薄壳山核桃不同砧木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指标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2):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