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英语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创新融合*
2018-01-30陈社胜
任 宁,陈社胜
(1西安医学院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21,1064892012@qq.com;2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上海 200433)
1 重新定义“大学英语”,重构有特色的医学英语课程体系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态、健康等方面需求。提高医药卫生高等教育的质量是满足这些增长需求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英语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来提供优质的英语教育,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
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标志是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和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两个大纲[2]。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3],对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30年过程中,对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英语及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不断在发展。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成为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4]。2016年发布了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5],以期指导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医学院校的英语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走的是与一般院校英语教育同质化的路径,把通用英语作为医学院校英语教育的主要课程,教学内容缺乏与医药卫生学科专业相联系,缺乏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缺乏与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显然,这样的英语教育无法适应和满足医药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
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需要转型创新,首先要有顺应时代的新定义。《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课程框架体系和分类作了说明并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这一表述明确了大学英语的高等教育属性,是服务于高等教育目地和学校院系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表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与本科专业教学以及与院系人才培养的关联性。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是具有高等教育特性、学科特点与专业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旨在帮助高等教育接受者获取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英语交际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与培育人文精神。这样的定义概括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具有学科专业的特性与特点,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凸显了大学英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根据大学英语的新定义,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主流课程应当是专门用途英语或医学英语课程。因此,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向医学英语方向转型,符合医学院校的特点与特性,也符合《教学指南》的指引。在医学英语教育的内容上反映现代医学各科学进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就能用英语作为工具去获得专业信息和知识,在使用英语过程中提升专业英语的各种技能,有利于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自己职业发展作准备[6]。
医学院校的英语教育转型创新,需要重构有特色的医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以现代医学为核心内容的医学英语课程体系,是保障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基础。医学英语课程设置要考虑医学英语教学内容渗入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渗入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学科领域里。在大学阶段第一学期开设医药卫生健康通识类综合课程,既衔接高中阶段的通用英语,又可过渡到专业性更强的医学相关类英语学习。第二学期开设医药卫生健康相关类专门技能课程,如医学英语视听说、医学英语学术写作、医学英汉翻译等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医学学术、医学人文、医学文化等多种必修和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追求选择学修。
医学英语教学内容更新要求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医学英语教学要从一般的语言局限型或知识传授型模式,转型到语言-学科知识-思维-人文四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以促进医学生的专用英语技能提高、科学素质培养、批判性思维发展和人文精神提升。面向学生、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的医学英语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发展,构建有自身特色与特点的医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必要举措,也是体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2 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在医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
当今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创新,是在信息革命新时代背景下展开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并继续在改变着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方式,改变着人们认知与学习的方式,因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覆盖,使整个社会环境成为信息获取与知识学习的来源。多媒体影像播放器与投影仪使得以“黑板+粉笔+录音机”的教授方式显得陈旧落伍;与互联网相连的终端设备与软件却使随时随地通过视听读多途径学习英语变得便捷、生动、有趣。
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育的接受者具有不同于互联网前时代学习者的一些特征[7]: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掌握熟练;通过影像、视频、图文获取信息,且快速便捷;见多识广,创新欲望较强。面对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学生,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和需求,也无法实现医学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文精神培育对提升医药卫生健康专业人员的人文情怀尤为重要。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疗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是对生命质量的关怀。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
医学中的人文要素是贯穿医学发展史始终的核心。离开了为人类解除疾苦、保障人类健康这一核心,医学的发展不仅失去了动力,也失去了方向[8]。现代医学技术环境下医疗卫生实践中的人文关怀弱化和医学人文精神缺失,表明医学院校的教育在促进学生学会知识技能的同时,有必要注重和加强人文精神培育。把培育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学英语教学,既切合医学教育的目标,又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改革的要求。
3 医学英语技能提升与人文精神培育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
迄今为止,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实施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除了“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9]以外,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还存在包括课程体系不全、教学模式陈旧等突出问题。
创新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能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还有助于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基于视频的可视化案例教学,可以把最新医学发展的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同时把医学生专用英语技能提升与人文精神培育融为一体,是在课堂环境中实施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
基于视频的可视化案例教学模式如下:目的:专用英语技能提高、科学素质培养、批判性思维发展和人文情怀提升;教学内容来源: 互联网;呈现形式:案例/事件、视频、文字;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互联网+课堂、练习+报告+讨论;教学步骤:案例观察→要点概述→细节理解→知识与意义探索;场所:课外→课堂内→课内外;学习活动内容及小目标:词汇认知与应用,观看视频(视听信息与语言输入,预习了解案例/事件)→观看视频,对案例/事件作要点概述(语言输出及要点概括能力训练)→观看视频,理解具体细节问题(信息与语言输入及输出,作笔记能力训练)→利用互联网对案例/事件涉及的医学知识及概念学习;探索、评论案例/事件的多方面意义(英语语篇表达能力训练:写作、口述报告、提问、短文汉译英练习)。
基于视频的可视化案例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之处凸显在多个方面:
①案例引入医学英语教学中。案例已广泛运用于医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的教学中。与被普遍采用的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相比,案例教学(Case-Base Learning,CBL)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与研究尚不多见。其实,CBL比PBL 涉及的面更广而全。首先,一个案例涉及实际事件的起因、人物、发展过程、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意义等方面;而一个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单一,即使为学习设置了多个问题,也无法形成一个案例,问题本身也可能是理论上而非实际存在发生的。一个实际的案例却包含了相互关联的多个问题。其次,案例教学还符合医学循证思维。一个案例就是一项或多项证据,而问题可能存在于设想中(imaginary),而不是实际上发生的(factual)。医学循证思维要求思考问题与决策要从实际出发,依据事实证据,而不是某种想法或说法。再者,案例教学又符合“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方法。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10]。因此,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比问题教学法要丰富多彩得多。
②案例教学可视化。案例教学可视化(Visualized Case-Based Learning, VCBL)是指通过影像视频呈现的一个案例来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大多数以单一的文字平面呈现,信息、知识、语言的输入(input)形式主要是文字阅读。信息技术发展使信息与知识呈现立体化、多维度。影像视频通过声音、图像、色彩、文字等形式有机组合立体呈现一个案例或事件,比单一的文字形式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在课堂上运用可视化案例更符合新时代大学教育接受者立体化接受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需求,因而更具有吸引力。
可视化教学也是语言学习中多任务同时处理 (multitasking) 信息的一种方式[11]。多任务同时处理是指一次同时处理不止一件事,并在一定时间里尽可能处理完成更多的事。英语学习者在同一时间里既听语言又看影像还读文字,大脑同时在其不同区域里对这些“声像字”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给予不断的反应和反馈。由于影像视听信息是动态的,流动速度是连续的,这就要求大脑对动态的影像及语言的接受和处理速度要更快,因而比接受静态文字的学习方式更具有挑战性。
③混合式教学。这里的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集合了学习资源混合、学习环境混合与学习方式混合。医学英语学习资源由来自互联网上优质医药卫生案例英语影像视频,配以书面文字材料、语言练习等组成。医学案例或事件中涉及具体的学科专业知识,又需要上网查询、习得。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不再是课堂上的讲授,而是围绕学习展开。课前与课后时段由学习者利用网络自主预习、学习或复习。课前的语言学习与视频预览、课中的案例观察、要点概述、细节理解、报告、提问、讨论等学习活动再到课后的医学知识及概念学习与意义探索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这样以活动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旨在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
④医学英语技能提升与人文精神培育合一教学。医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提升医药卫生专业人员专用英语技能。专用英语技能指在学科专业领域里用英语进行视听读说写译的技能,特别是说写译表达技能。基于视频的可视化案例教学,从影像声音文字多种途径传递信息,给予感官刺激,为提升英语视听读技能创设有利的情景。基于具体案例的英语说写译学习活动,不只是停留在案例涉及的学科专业知识探索,更多的是如何从人文角度去观察、看待案例所涉及的生命与健康问题,分析和探索案例隐含的社会意义。基于视频的可视化案例教学不仅注重学科专业知识获取与专用英语技能提升,更注重批判性思维发展与人文精神培育,把四个方面融合于每一个案例教学中,就是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时代下的医学院校的英语教育需要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创新、联动发展,以实现医学英语教育四位一体的目的:提升医学英语技能、获取专业学科新知识、发展批评性思维与培养人文精神,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