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清末民初陶瓷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

2018-01-30

中国陶瓷工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珠山彩瓷粉彩

冯 韬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江西 景德镇 333001)

1 浅绛彩与粉彩

“浅绛彩”并不是陶瓷术语,而是中国山水画中的术语,是指在用水墨绘画的基础上进行着色,常用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 他起源于元,代表人物是黄公望。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特指从咸丰、同治、光绪到民国初年约70年间,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它是景德镇御窑厂的画师迫于生计而面向市场开发的一种价格相对低廉的日用陶瓷器皿,将中国书画艺术的诗、书、画,融为一体在瓷器上表现出来,使瓷画与传统的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形式。无论是中国画中的浅绛山水还是瓷上浅绛彩山水,其艺术特点都突出着色清新、淡雅。

浅绛彩瓷涉及到的题材包括人物、花鸟、山水,其中浅绛山水艺术成就尤为突出。绘瓷艺人在创作浅绛彩初期融入了文人画的艺术精神与美学内涵,使得陶瓷绘画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浅绛彩的颜料有淡赭、水绿、浅草绿、淡蓝等,水草绿在山水画中应用的最为广泛。

粉彩又称“软彩”,始于康熙年间,至雍正最发达。粉彩一词最早在《陶雅》中出现,“雍窑浅淡而美观,又粉故也,其无粉者,亦屏以他质之淡汁,在著色中,推为妙品”,与之相对应是康熙“五彩”又称“硬彩”。粉彩中的“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绘画的纹样能够发挥渲染的技巧,其特点是柔和、淡雅、粉润。由于粉彩瓷的光泽比浅绛瓷要鲜亮得多,色彩也要丰富得多;而早期的浅绛瓷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使用后,大都会脱色、掉彩,失去原有的风采,所以市场渐渐又重新青睐粉彩瓷了。浅绛瓷于是退出了自己的历史舞台。

2 民国时期浅绛彩和粉彩山水的艺术成就

晚清至民国初是景德镇陶瓷绘画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清新俊雅的文人画风受到画家极力推崇,对当时的釉上彩装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浅绛彩瓷画富有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和哲学思想,常以诗词、书法、哲理入画,使得陶瓷绘画作品富有艺术性的同时,又具有哲学性及文学性。浅绛彩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程门、王少维、金品卿、俞子明、许品衡、徐仲南等等,他们要么是晚清秀才、要么是读过私塾的知识分子,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较高,大多通书画,能诗擅文。其画作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被大家公认为“文人派瓷画家”。首先,他们有别于根据帝王喜好创作的陶瓷工匠,其陶瓷山水画依据个人的审美倾向创作。浅绛彩瓷的作者在考虑市场需求和时代文化的同时,着重强调个人的艺术语言,从图稿、勾画到渲染都是由一人来完成的,画面自由洒脱,充满了艺术表现力。这种彩瓷特点是在画面题上作者名字,或题上诗句,绘上印章,首次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一体的传统表现手法展现在瓷器上。这种题识落款追求文人画的审美情趣,给陶瓷绘画增添了新的元素,扩大了陶瓷绘画的审美范畴。其次,他们的创作题材多为山水、渔隐之类,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山水、渔隐等,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如山水、渔隐则意味着不问世事,淡漠名利等,借此来表达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明自身的清高文雅,极大地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从而把陶瓷装饰中的工艺美上升到了文化内涵丰富,审美精神深远的艺术美。再次就是一改皇宫御窑产品的精细繁琐,注重画意,强调简,无关的皆可简。这种简就是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作为在瓷上绘画的浅绛彩,更强调用最少的笔墨刻画画面的意境,尽量利用空白的处理来达到瓷质洁白之美感。浅绛彩山水画讲究善“藏”善“露”,切忌画得满满的,艺术的高低不在于画得多少,而在于透过画面,让人产生联想,领略到弦外之音,画外之意,这就是浅绛彩的意境美。

浅绛彩山水在工艺上也有所创新,较之粉彩省却了涂玻璃白的程序,浅绛彩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直接画于瓷胎,故而没有粉彩那样的渲染,其用色较薄,摒弃了以往山水画浓妆艳抹的用色习惯,浅绛彩山水清新、淡雅。在绘画手法上虽然也借鉴了国画山水中的一些技法,但在瓷上作画不同于在宣纸上绘画,浅绛彩瓷山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些绘画技法,民国早期的浅绛彩画家具有扎实的中国画基本功,他们在瓷上绘画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落笔从容大方,下笔讲究轻重缓急。在陶瓷浅绛彩山水绘画中,对料的处理十分讲究,中国山水画中墨分五色,同样料也分浓淡干湿的变化,浓淡相宜,设色或偏重或淡雅,在瓷上描绘出山水画的深远意境。浅绛彩瓷画家采用虚静的心理来描写自然景物,在面对客观景象与内心所想之间,看重的是心境,倪瓒曾经说过:“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浅绛彩瓷山水在构图上多用林亭一角,给人有隐逸淡泊之感,画中人物亦通常为高士一类,表现出文人画的艺术精神。浅绛彩瓷山水画是主体情感与客体事物相融的产物,包含了陶瓷画家们超然物外的内心世界。浅绛彩瓷纵然在陶瓷史上时间短暂,但其意义与艺术成就不容忽视,值得当代陶瓷绘画人去慢慢揣摩、细细品味。

民国时期的粉彩瓷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珠山八友”,成员以王琦、王大凡为代表,包括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毕伯涛、何许人等,后又补上徐仲南和田鹤仙。“珠山八友”在陶瓷绘画创作时,突出个人的审美意识,表达文人画的艺术精神,注重个人作品的艺术价值。如果说把文人画艺术运用到瓷器上,皖南新安画派画家是首创者,那么“珠山八友”就是瓷上文人山水画艺术的发展者。他们在陶瓷山水画中继承和发展了浅绛彩山水的艺术特征,不可避免地进行了创新,加入了创作者本身对陶瓷绘画艺术的理解,使得粉彩山水画更加具有时代审美特征和艺术内涵。如汪野亭的粉彩山水画,在构图上大胆采用了通景法,一改过去呆板的构图方式,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完整的画面,其用色采用青绿色,开创了“汪派山水”。“珠山八友”的粉彩山水画亦学习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丰富了陶瓷绘画艺术语言,在内容上呈现出新的主体思想,粉彩山水画承载着创作主体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情感,使得陶瓷山水画的创作空间更加的广阔。

3 现代陶瓷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

民国瓷上浅绛彩山水开创了瓷上山水文人画的先河,“珠山八友”的粉彩山水更好地发展了瓷上山水文人画,这些都为现代陶瓷山水绘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艺术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继承与创新,这是任何艺术形式的不可避免的必然规律。现代陶瓷山水画倘若没有创新,墨守成规、毫无新意,这一艺术形式只能走向终结。但是,创新不是对传统艺术的完全抛弃,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浅绛彩瓷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釉上彩形式的精华同时,进行大胆的革新,开创了瓷上文人画风。同样,“珠山八友”在继承浅绛彩山水文人画精华的同时,摒弃了其工艺缺陷,创作出优秀的新粉彩山水画作品。这些都证明了当代陶瓷山水绘画需要学习传统,需要新的创作思维。

现代陶瓷山水画家需要认真学习以程门为代表的浅绛彩瓷山水画作品和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粉彩山水画作品,他们既是陶瓷艺术家,又是文人画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现代陶瓷山水画作品应该能够净化当代人烦躁不安的情绪,净化心境,使得欣赏者有畅快淋漓之感。民国时期粉彩山水画对艺术美的追求及对山水意境美的表现,这种不懈追求艺术的创新,值得现代陶瓷绘画者的发扬和继承。现代陶瓷文人画山水融合了国画山水的元素,及对陶瓷工艺的把握,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这种开拓陶瓷绘画新语言的精神,值得每个陶瓷画家学习。

陶瓷文人山水画的风格并不都一样,由于创作者自身的经历、修养、学识、气质不同,创作出的陶瓷艺术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质。如程门山水画简约秀美、王少维的作品空旷野逸、汪野亭的粉彩山水作品意境开阔,且风格多变。山水画境界的创作是区别作品高低雅俗的重要元素,当代陶瓷山水画家对这一点也不容忽视。现代陶瓷画家只有不断的去尝试,作品才能推陈出新,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让人身历其境。在艺术百花齐放的今天,民国陶瓷釉上彩山水作品对当今山水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景德镇陶瓷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陶瓷山水画家,如王锡良、李林洪、汪桂英等,他们的山水画流露出传统的儒雅气息,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现代陶瓷山水画需要创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把握时代审美特征,才能够创作出更好的陶瓷艺术作品。

4 结语

民国陶瓷釉上彩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值得当代陶瓷绘画艺人仔细揣摩和深入研究。民国时期的浅绛彩和粉彩山水以陶瓷艺术语言展现出文人山水画的含蓄淡雅的艺术魅力,这一时期的文人山水画不是客观景象的再现,是客体和主体情感的相互交融,符合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物我合一”思想。当代陶瓷山水画家在继承优秀的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受,强调“写生”在创作中的意义,着力开创现代陶瓷山水绘画的新风格。

猜你喜欢

珠山彩瓷粉彩
孙建成醴陵釉下五彩瓷山水画作品探析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邹幸 陶瓷艺术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笨人干不出最笨的事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笨人干不出最笨的事
笨人干不出最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