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以“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为例
2018-01-30,
,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省工商职业学院 会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一、“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改革情况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技能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对未来职场挑战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有“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鉴于优质课程资源的稀缺和传统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的落后,对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很有必要。
该课程改革建设遵循的思路如图1所示,从会计职业人的基本技能研究出发,梳理出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技能,再从其知识技能体系和教学展现的角度出发,开发相关优质课程资源。
着眼于从学懂到会用的突破,重点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编制符合职业技能要求和学情的全新课程标准。以实际应用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出发点,着力推广利用Excel解决会计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经验,开发出版了项目化教材。按照审美和实用的高要求,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高品质课件。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整合该课程的优质资源,建立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平台,并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将该课程以公选课形式推广到未将该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相近专业。
依靠注重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的课程标准,借助以实际应用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出发点项目化教材、优质课件、网络课程等资源切实进行该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并持续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应用与反思
关于应用与反思,这里主要想谈一下关于高仿真项目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及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探索。
(一)高仿真项目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我们在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基于高仿真项目任务驱动,探索运用理实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由授课老师按照教材设计的高仿真的会计工作项目任务,通过信息技术、会计、管理等理论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利用Excel软件完成相关项目任务,然后在观看任务操作视频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自我评价,对相关知识和操做进行反思和巩固。这样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脑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学习情况,由老师设计高仿真会计工作任务作为小组作业,由学生通过讨论共同完成。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老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管理学思维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需要借助慕课技术和平台;整个教学过程,师生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这也是今后需要努力改进的重要方面。
(二)探索全新的综合评价模式
1.学生的评价
(1)学生对教学的评价 :学生对任课老师和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网络打分的方式实现,辅助以学生意见调查。
(2)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对课程学习的自我总结与反思,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进行自评,重点强调对于优势与不足的自我认知。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团队成员互评来揭示各自的协作精神 、科学精神及文明礼貌等人文素养,来揭示各自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工作能力。
2.任课老师评价
任课老师评价主要是任课老师对自身任课能力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1)任课老师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 :任课老师自我评价,通过任课老师对自己工作准备程度、观察的学生反应程度等进行自我评价,对教学予以改进。同时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任课老师相互交流经验,优化教学效果。
(2)任课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而不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本课程采用的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实际执行过程中过程评价占到了学生总评成绩的70%。具体如下:
过程评价方面:该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注重考核学生对日常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用,方案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工作态度和作业成果的美观程度。具体操作上学生个人、讨论小组和任课老师都会参与其中。
(1)强调学生要课前预习,教师利用各种互联网通信方式把上课内容发送给学生,并且还可以采用网络检查的方式进行督促,这样可以减少课堂的细节问题的解释时间。
①学生自评。学生对每次自己的工作任务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准确度、时间、美观度等,占总评成绩的15%。②小组评价。学生小组对学生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新型、反应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占总评成绩的15%。③任课老师评价。任课老师结合上述情况和工作成果得出综合性评价,占总评成绩的40%。
结果评价方面:借助期末考试实施,占学生总评成绩的30%,注重考核学生提交卷面成绩报告。
3.第三方对课程的评价
(1)校内专家评价:校内专家对课程的评价主要是督导评价,主要通过督导处听取意见和督导对课程的打分实现。
(2)校外专家评价:一门课程好不好,不取决于学生和老师,而是看其是否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在课程本身的评价上,主要采取的是社会调研方式,通过向在岗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了解情况。从以往调查不难看到,本课程是一门很受欢迎的课程。
本课程的纵向评价体系主要涉及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评价。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纵向上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在职业素养方面,注重学生工作的细心度、数字敏感度和谨慎精神的培养,在职业技能方面通过Excel相关功能和函数的演练培养学生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应用Excel高效完成会计工作的能力。
三、关于高职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高职所设专业的价值主张,其有效实现需要负责人的老师,所以师资建设任重道远。人的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要进行满足教育需求的课程改革,没有高素质的、积极进取的、勇于创新的教师是无法实现的。
2.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需要不时地重新审视和持续优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生态的变迁,各行各业对于技能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加深。这对于高职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需要高职院校和实务界合作对其不断审视和优化,以满足各种新的需求。
3.课程资源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优质资源的开发建设及其展现是必由之路。能够有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能够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才可称得上是优质的课程资源。从这两个目标出发去开发建设优质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当然,也可以去购买或免费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4.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学需研究学生怎么学。作为教师,往往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来教授,对于学生的学虑之甚少。但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是看学生学到了没有,掌握了没有。所以对于学生如何来学,需要教师进行研究,进行组织和引导。
5.实践出真知,关于教,需要理实一体,同时,还需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理实并重是高职的特色。随着网络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推广,线上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但高职教学决不能把重心放在线上,而是应当放在线下,并且是线上线下有效结合起来。
6.课程教学结果体现在教学评价上,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而评价模式。教学评价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评价更应注重学习过程而非期末考卷。建议整体上采用多元主体参与的、强调多方评价、多维设计以及多种方式综合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鑫.建筑类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为例 [J].辽宁高职学报,2017(2):56-58.
[2]赵宏强,邓丰曼.对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的重要性及学生满意度的调查——以陕西省高职院校为例[J].教育探索,2013(5):88-89.
[3]娄玉花,徐岩松,徐公义.高职学生深层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