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的思考
2018-01-30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1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新时代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教发[2017]3号)指出,“支持有1条件的广播电视大学,按照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和要求进行建设和改革试点,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现有的广播电视大学提供了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那么,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和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对此,笔者想结合对《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开放的入学方式
1.多样化的入学条件
开放大学不仅是空间上没有围墙的大学,也应该是没有统一的入学门槛大学。开放大学的开放特性,首先要体现在入学条件的多样化上。要改变传统大学的通过单一条件选择学习者方式。根据专业学习需要和学习者自身状况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入学条件,使更多的学习者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要学习者有学习的需求,具备进行学习的必要知识和能力,通过了某个专业的入学资格审查或测试,就可以获得进入该专业学习的机会。
2.灵活的入学时间
开放大学的入学时间,要突破传统的学年、学期概念和按学期注册学习的设计,实行随时、随地注册学习的方式。开放大学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的,只要学习者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合自主学习的资源,就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突破了传统教育那种按学期组织教学的模式。传统的暑假、寒假很可能正是一部分学习者最适合的学习时间,不能再固守旧有的学期概念了。另一方面,开放大学是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的,由于每个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同学习者在同一时段内选择的学习内容、投入学习的精力各不相同,导致同一时段内获得的学习成果差异明显。所以,开放大学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更应该关注同一课程的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学习时间保证,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年、学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而且,按学期注册入学的模式使想学习的人在有学习需求的时候不能及时注册学习,本质上是对自主学习的一种人为设限。
3.便捷的入学途径
开放大学建设要尽可能发挥网络对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造作用,建设基于网络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对于学生的报名和注册,要采用线上、线下注册报名并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入学通道。对于不能到现场报名和确认信息的学习者,可通过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填写个人报名信息、上传报名资料,管理人员在后台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选课学习环节;审核未能通过的及时告知未能通过的原因,或提出需要进一步补充提交的材料,最大程度发挥出网络平台的便捷作用。
二、立体的学习环境
开放大学是虚拟学习空间与真实学习空间相结合的新型高校。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的设计要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同时展开,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根本原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种学习空间各自的优势,构建天、地、人三个系统有机结合的立体式学习环境,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1.快捷的信息技术系统平台
地网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搭建的开放性、可扩展的信息技术系统平台,这是开放大学的基础和根本特征。信息技术系统平台由学校信息平台、学生学习平台、学校管理平台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学校信息平台用于发布专业设置信息、招生信息、课程开设信息、学习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标准等,学生学习平台用于学生报名、课程注册、学习、交流、答疑、测验、考试等在线学习活动的服务和管理,学校管理平台用于办学系统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教学教务管理等。
2.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传送方式
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变,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原来的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的扬弃。我国的各个省份地形地貌变化多样,平原、山区差别明显,既有经济、文化、交通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也有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开放大学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既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等新的传输手段,也要继续发挥好卫星、电视等原有传输手段的作用,尽最大可能丰富学习媒介和传播渠道,为学习者创造使用电视、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通信设备等不同学习终端开展学习的条件,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完善的线下支持服务体系
开放大学的线下支持服务体系是指由“本部—教学指导中心—学习中心”构成的自上而下的办学网络。在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要通过创新学习支持服务机制,使广播电视大学原有的办学体系优势继续发挥作用,承担起线下支持服务的重要功能。线下支持服务体系的作用一是开展宣传、咨询和答疑等服务;二是承担线下教学任务、组织学生讨论、提供考试服务等任务;三是反馈学生信息、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等业务。
三、灵活的课程教学方式
开放大学实行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学设计要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同时展开,并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实现共同效果的最大化。
1.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
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要通过引进改造、自主开发、合作共建等多种途径,加快建设以网络课程、网上视频课程、手机移动学习课程、课程学习包等为主要形式的优质课程资源,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在制作课程资源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甚至是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点的具体特点,选择最佳的表现形式,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适于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课程教学形式必须符合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相关特点。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始终围绕导、授、阅、思、练、测、评这七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来进行。“导”主要是介绍课程教学目的、用途、学习方式;“授”指的是对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的系统讲授;“阅”就是给学生提供需要阅读的案例、拓展知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思”指建立网上师生讨论群、开展线上提问等活动;“练”指的是通过网上练习、网上作业等巩固所学知识;“测”就是运用自动测试题、通过游戏化“过关”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实时检测;“评”指使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阅读、练习、作业的总体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评估。在教学时间的设计上,要适应碎片化、范在化学习的需要,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变古人所说的“马上、枕上、厕上”学习为“车上、枕上、厕上”学习。学习时间设计要符合人体专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设备的最佳时长,及时转换教学方式,尽量避免学习疲劳引起过犹不及的现象。
3.必要的面授教学
面授教学主要实现一些网上教学无法实现的功能,如课程实践、综合实践、面对面讨论、学生归属感的培养等。在现阶段,受地域经济发展状况、信息传输方式、社会整体环境、学习者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限制,教学过程的一些环节还无法全部在网上实现,必须借助面授教学的方式。要进一步完善开放大学的办学系统,科学布局教学指导中心和学习中心,形成遍布城乡的基层学习中心,给学生提供必要的面授教学服务。
四、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
开放大学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方式决定了必须创新课程评价方式,不仅要在评价形式进行创新,更要注重评价理念上的变革。笔者认为,目前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课程评价方式:
1.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目标、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等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理念和考核方式。①网络考试。对于主要内容为了解性知识的课程,可采用网络考试的方式。试题类型可采用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正误、排除错误等,重在考察学生是否学习过认真学习了该课程的相关知识、是否对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有所了解。②书面考试。书面考试主要用于考察学习者对某门课程知识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适用于专业性强、在专业培养体系中地位起基础性作用的课程。③作业(论文)考核。适用于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④证书替代。适用于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对应的课程,以学生能否取得相应证书作为是否通过课程考核的评价依据。⑤现场操作考核。对一些实操性的课程,可以采用现场一路领先考核的方式,考核人员根据学员现场操作情况给出考核成绩。
2.可预约的考试时间
与学习时间的灵活性相适应,开放大学要改革传统的学期末安排考试作法,积极探索学完即考的预约式考试。①加强网络考试系统建设。只要学习者达到某门课程设定的学习时间、通过了规定的练习测验,就可立即申请进行网上考试,考试结束由计算机系统给出成绩。②探索远程个别化考试方式。可通过在各地学习中心设置视频监控考场、专用考试室等方法,实行相对灵活的预约考试方式。学习者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通过规定的学习环节,可通过网络或当地学习中心提出考试申请,并列出若干个适合自己去考试的时间;学校接到申请后,结合申请人列出的时间确定一个考试时间,通知申请人在指定的时间到当地学习中心参加考试;考试前,学校通过网络将从试题库在抽取的试题发送给考场工作人员,现场打印出来交由学生答题;学生交卷后,考场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以传真方案将学生试卷传回学校,在保证统一考核评价标准的前提下满足学生个别化考试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13号.
[2]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教职成[2016]2号.
[3]郝克明.总结经验 开拓进取 开创开放大学发展和改革的新局面[J].开放教育研究,2017(6).
[4]郝克明.抓住历史机遇,开创网络教育发展的新局面[J].开放学习研究,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