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
2018-01-30吴丽梅
吴丽梅
(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在临床内科中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重症,其病情变化快, 致死率高,其主要的症状为持续且严重的疼痛、心电图特征改变、发热等,同时可并发症心律失常、衰竭或者休克等[1]。深入的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特点和规律,给与患者全面的初期护理干预有利于其顺利度过危险期,改善预后效果。本次研究对在急诊科接受初步处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有效的护理方式和护理体会。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急诊科接受初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的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病例数共计为60例。全体患者的症状表现均与WHO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其病情均经过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情况获得确诊。其中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有27例,年龄范围在49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3±2.98)岁。
1.2 方法
(1)心理护理。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并迅速且突然,患者入院后面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容易发生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应该多和患者沟通讲解,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不安的心态,建立良好有效的护患关系[2]。(2)基础护理。在发病后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降低心肌耗氧量,指导患者进食、排便和洗漱。在卧床第2周可以引导患者在在床上采取四肢被动运动和轻微活动,避免静脉血栓,在病情稳定之后可进行离床走动。饮食上要低盐低脂底胆固醇,使用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避免心脏负担,禁烟禁酒。要注意对患者的皮肤的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发生肺炎等并发症。(3)疼痛护理干预。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常存在严重的胸口疼痛,并且心肌梗死面积会因为疼痛导致的心肌耗氧量上升进而扩大,所以有必要针对胸痛进行密切观察,当发现特别情况时上报医师进行处理,有必要时可使用镇痛剂进行缓解[3]。(4)心电监测。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1天之内均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现象,所以需要开展连续性的心率检测,当发现存在异常现象时有利于及时的给与纠正。护理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对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型进行正确的识别,进而是心电监测的质量能够获得保障,对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进行限制。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电监测能够及时的提示患者是否发生了休克,进而为抢救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护理人员应该每隔半小时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脉搏进行测量,当发现患者的血压降低,面部出现苍白、口唇发绀和四肢发冷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开展抗休克治疗。(5)溶栓治疗护理。当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溶栓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详细的解释溶栓治疗的的主要方式以及作用效果,使患者对溶栓的适应症、和不良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溶栓时患者皮肤粘膜出血、脑出血或者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掌握患者的瞳孔、神志和血压变化情况,当患者发生异常现象的时候必须立即上报,实施抢救[4]。
2 结 果
全体患者在经过及时的治疗以及全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之后,6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抢救成功,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5.00%,3例死亡患者均在发病后7天之内死亡,有2例死亡原因为重度心力衰竭,1例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研究显示梗死面积越大则有越高的几率发生心律失常和并发症。
3 讨 论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速度快,其病情变化迅速,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抢救则患者的生命安全难以获得保障。相关研究显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症状能够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的好转,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在护理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必要要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使用一系列综合的护理措施提升临床护理水平[5]。对于患者发病早期阶段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在实施溶栓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护理患者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或者心源性休克等各种并发症,进而有效的提升其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经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开展积极的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大部分患者均获得抢救成功,护理干预时要注意患者的梗死面积越大,则并发症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也就越高,研究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和溶栓治疗护理等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生命质量获得了改善,其并发症率以及死亡率得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