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1-30梁艳华
梁艳华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山东 临沂 276032)
随着医疗水平以及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患者、社会以及医院内部都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因为妇产科具有周转快、急诊多、病人病情复杂、风险系数高以及工作预见性差等多种特点,对护理人员的的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对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给予配置,从而适应妇产科护理学可发展及工作正常运转,是现阶段护理管理者需要有效解决的关键性问题[2]。本研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及实验组护理人员分别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及分层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及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与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42名,将所有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护理人员人数相同(各21名),年龄50~45岁,平均年龄为(28.49±3.57)岁。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分层管理,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层级职责划分。首先要对妇产科护理常规、护理工作制度、操作流程、标准以及应急预案等进行制定与完善,为层级管理提供考核保准与猪肚保障,进一步增强妇产科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按照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工作年限、技术水平等多个因素将护理岗位分为不同层级[3]。第二,分组,将护理人员分为四个责任小组,有责任护士带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及二十四小时负责制的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整体性与连续性。第三,护理培训。严格按照妇产科工作特征,科学合理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护理查房、操作训练以及专科讲课等活动,科室进行一对一分层培训,上级护理人员负责培训下级护理人员,收集各层护理人员对工作培训的建议,并及时针对其对问题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进行评分,包含了临床护理能力及带教能力。并根据我院自制护理调查表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其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十分满意:得分≥90分,满意:得分80-89分,不满意:得分<80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及带教能力评分分别为(86.29±2.51)分、(88.26±1.29)分,实验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及带教能力评分分别为(95.74±2.11)分、(94.24±1.18)分;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为8例32.10%,满意为8例38.10%,不满意为5例23.80%,总满意度为76.20%,实验组中患者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为11例52.38%,满意为9例42.86%,不满意为1例4.76%,总满意度为95.24%。实验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因为妇产科对护理工作的专业要求高,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心理素质及应急能力,还要具备较高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保证妇产科护理工作能够得到高效顺利进行[4]。分层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出高年资护理人员临床操作技术与专业知识的优势,并对地年资护理人员给予工作指导与专业培训,推动整个护理工作朝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焦丹丹,丁雅芳,王 岚,等.分层管理在提高ICU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26:115-116.
[2] 盛芝仁,麦一峰,周红娣,等.护士分层管理的实施和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3,1202:160-162.
[3] 焦 静,张晓静,吴欣娟,等.基于PDCA的规范化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71-1174.
[4] 章晓军,夏海鸥,李信群,等.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母婴床旁护理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2,271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