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加工无硫护色技术的研究
2018-01-30李华,赵
李 华,赵
百合(Lily),含有蛋白质、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1],可供药用或食用,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药食兼用”珍贵植物资源[2],作为中药材可广泛用于抗疲劳、抗衰老、润肺、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等方面[3-7],作为蔬菜也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百合保鲜期短,新鲜百合的食用受到季节的限制,故可将百合加工成百合干、百合淀粉和百合罐头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8]。但是在百合的贮藏、加工过程中,由于多酚氧化酶(PPO)等的存在会引起褐变,导致百合产品品质下降,影响市场竞争力。
传统的果蔬护色方法常用硫熏和亚硫酸盐。在果蔬加工贮藏过程中使用硫磺熏蒸,利用残留于产品上的亚硫酸根离子的强还原作用来抑制酶活性[9-10]。硫可导致哮喘,亚硫酸盐抑制褐变经济有效、操作简便[11],但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会引起过敏、癌症等疾病,美国FDA已将其从一般安全物质目录中去掉[12-13],我国相关食品法规等对其使用也有严格限制。因此,研究高效安全的褐变抑制剂已成为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板栗[14]、苹果[15]、梨[16]等果蔬抑制酶促褐变的护色研究报道较多,而有关百合护色的报道则相对较少,大多集中在百合的营养价值和各种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研究[17-18]。为抑制百合加工过程中的褐变,试验通过筛选组合护色剂,以期找到能替代硫的安全、高效护色剂组合,从而提高百合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丰富产品种类,促进百合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也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鲜百合,无病虫害、无任何机械损伤,真空包装;邻苯二酚、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苹果酸、异抗坏血酸钠、壳聚糖、L-半胱氨酸、精氨酸、木瓜蛋白酶、谷胱甘肽、柠檬酸等,均为分析纯。
TP-214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塞利多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产品;723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厂产品;FW1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杭州汇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产品;DZKW-D1型数显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产品;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PHS-25型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方法
1.2.1 粗酶液的制取
根据李新华等人[19]的提取方法,并进行改进。将新鲜百合洗净切片、粉碎,称取5 g糊状样品,并加入4 mL预冷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为6.84),在8 000 r/min的转速下冷冻离心,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1.2.2 单因素护色试验
选择对褐变有影响的酸化剂、螯合剂、抑酶剂、天然提取物等试剂作为护色剂来进行护色试验。将新鲜百合洗净切片、粉碎,分别称取5 g糊状样品浸渍于25 mL不同质量分数(0.2%,0.4%,0.6%,0.8%,1.0%)的苹果酸等护色剂溶液中,并加入4 mL预冷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6.84),护色25 min后,在8 000 r/min的转速下冷冻离心,再分别测定其对褐变度的影响,找出护色效果较好的护色剂。
1.2.3 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护色效果较好的护色剂进行复配,进一步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复配效果。
1.2.4 评价抗褐变效果的指标
果蔬在加工时,组织受损,导致氧侵入,酶原被激活,酚类经酶的催化作用氧化为醌类,进一步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等反应,发生褐变现象[20]。褐变的程度可直接反映护色液的防褐效果,因而褐变度成为抗褐变、护色的一个重要指标[21]。
1.2.5 褐变度的测定
采用消光值法[22],参照文献方法并加以改进,分别取0.2%邻苯二酚溶液2 mL和离心后的上清液,在25℃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热10 min后,取出2种溶液并迅速混合均匀,在420 nm处测量吸光度。结果以A420×10表示褐变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一护色剂的护色效果
使用苹果酸、异抗坏血酸钠、壳聚糖、L-半胱氨酸、精氨酸、木瓜蛋白酶、谷胱甘肽等进行护色试验后,根据安全高效原则选择苹果酸、异抗坏血酸钠和半胱氨酸进行正交试验,其相应机理及对褐变的影响讨论如下。
2.1.1 苹果酸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
苹果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羧酸,广泛存在于果蔬中,能降低产品的pH值或者具有络合金属离子的作用,可作调酸剂和保鲜剂,抑制PPO的活性,从而减缓加工果蔬的酶促褐变发生[23]。大多PPO最适pH值在6.0~7.4,在pH值降至4.0以下,PPO几乎完全失去活性。因此可加入适量的pH值调节剂调酸以降低pH值的方法来抑制果蔬褐变的发生率[24]。选取苹果酸质量分数为0.2%,0.4%,0.6%,0.8%,1.0%进行试验。
不同质量分数的苹果酸溶液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见图1。
图1 不同质量分数的苹果酸溶液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质量分数的苹果酸抗褐变的效果不同,0.6%~1.0%内护色效果显著,随着苹果酸质量分数的增大,褐变度不断减小。当质量分数为0.8%时,抗褐变效果最好。
2.1.2 L-半胱氨酸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
L-半胱氨酸(L-Cys) 作为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可溶,无毒副作用,含有巯基(-SH),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天然褐变抑制剂,对多种果蔬(如苹果、马铃薯等)体内的PPO都有抑制作用[25-26],作为无硫护色的替代品很有潜力。L-Cys作为一种还原剂,既能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又可与酶促褐变底物反应生成的醌类化合物进行加成或还原,使其不再形成黑色素[27-28]。选取L-Cys质量分数为0.2%,0.4%,0.6%,0.8%,1.0%进行试验。
不同质量分数半胱氨酸溶液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见图2。
图2 不同质量分数L-Cys溶液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不同质量分数的L-Cys抗褐变的效果不同,质量分数0.4%~1.0%时护色效果显著,随着L-Cys质量分数的增大,褐变度不断减小。当质量分数为1.0%时,抗褐变效果最好。
2.1.3 异抗坏血酸钠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
异抗坏血酸钠既能抑制PPO本身的催化作用,作为酶分子中铜离子的螯合剂,通过-OH与多酚氧化酶的辅基铜离子螯合,并能被多酚氧化酶直接氧化,起到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同时又有较强的还原性,作为醌的还原剂,能将PPO形成的产物醌还原为酚,阻止它们转化为有色物质,并且还能消耗反应体系中的氧[27,29]。选取异抗坏血酸钠质量分数为0.2%,0.4%,0.6%,0.8%,1.0%进行试验。
不同质量分数异抗坏血酸钠溶液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见图3。
图3 不同质量分数异抗坏血酸钠溶液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不同质量分数的异抗坏血酸钠抗褐变的效果不同,质量分数0.2%~0.8%时护色效果显著,随着异抗坏血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大,褐变度不断减小。当质量分数为0.8%时,抗褐变效果最好。
2.2 复合护色剂对百合褐变度的影响
进行一系列的单因素试验后,分别选取0.4%,0.6%,0.8%,1.0%的苹果酸;0.2%,0.4%,0.6%,0.8%的异抗坏血酸钠;0.4%,0.6%,0.8%,1.0%的半胱氨酸进行正交试验,对复合护色剂进行优化。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见表2。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由正交极差分析可知,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异抗坏血酸钠>苹果酸>L-半胱氨酸,试验结果中整体的吸光度都低,与单因素护色剂处理相比,护色效果都有提高。如表2所示,该试验条件下质量分数分别为苹果酸0.4%,异抗坏血酸钠0.8%,L-半胱氨酸溶液1.0%时吸光度最小,褐变度仅为2.75。但由表2极差统计分析可知,应选择苹果酸0.8%,异抗坏血酸钠0.2%,L-半胱氨酸溶液0.8%为最优的护色剂组合。
3 结论
不同种类及质量分数的护色剂对百合褐变的抑制作用不同,根据安全高效原则选择苹果酸、异抗坏血酸钠和半胱氨酸做进一步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苹果酸质量分数0.8%,异抗坏血酸钠质量分数0.2%,L-半胱氨酸溶液质量分数0.8%为最优的护色剂组合。复合护色剂组合中各成分安全可靠,可作为硫的替代物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表2 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
[1]丁贵平,袁建兴,李利东,等.药食同源的百合 [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9):51-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8.
[3]Kwon O K,Lee M Y,Yuk J E,et al.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methanol extracts of the root of Lilium lancifolium on LPS-stimulated Raw264.7 cells[J].Ethnophamacol,2010 (1):28-34.
[4]Yarmolinsky L,Zaccal M,Ben-Shabat S,et al.Antiviral activity of ethanol extracts of Ficus binjamina and Lilium and idum in vitro[J].N Biorechnol, 2009, 26 (6):307-313.
[5]彭蕴茹,钱大玮,丁永芳,等.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药理活性比较 [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1):31-32.
[6]曾嵘,李福元,龙洛娜.3种百合水煎液抗疲劳与耐低氧作用比较 [J].医药导报,2007,26(8):850-851.
[7]李汾,袁秉祥,弥曼,等.纯化百合多糖抗肿瘤作用和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 (2):188-189.
[8]尹平孙.百合的贮藏与加工 [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10):46.
[9]张建华,杨兆艳,董文宾.苹果(非油炸)干制护色工艺的研究 [J].食品科技,2006(5):29-30.
[10]吴立根,王岸娜,连东军,等.浓缩苹果原汁的护色工艺研究 [J].河南农业科学,2006(5):34-38.
[11]Wang Y,Zhao P,Zhou S Z,et al.Enzymatic browning and its control during potato pulp powder processing[G]//New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CA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1:869-873.
[12]Gerald M.sapers.Browning of food:control by sulfites antioxidants and other means[J].Food Technology,1993,47(10):75-84.
[13]Timbo B,Koehleen K M,Wolyniak C,et al.Sulfites-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review of recalls and reported adverseevents[J].Food Protection,2004,67(8):1 806-1 811.
[14]郑龙,肖正东,王陆军,等.板栗品种褐变度差异性及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J].食品工业科技,2015 (18):126-130.
[15]易建华,朱丹,朱振宝.不同微波预处理对苹果汁褐变特性的影响 [J].食品工业科技,2014(14):264-267,271.
[16]Dan Li,Yudou Cheng,Yu Dong,et al.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on fruit quality and peel browning spot in Huangguan pears during cold storage[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7(5):68-73.
[17]何纯莲,张小艳,杨球桢,等.药用百合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5(3):7-10.
[18]吉宏武,丁霄霖.百合化学成分及其淀粉粒结构与一般特性 [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2):33-37.
[19]李新华,高路.紫甘薯多酚氧化酶酶促反应最适条件的研究 [J].粮油食品科技,2008(3):42-45.
[20]王艳颖,胡文忠,庞坤,等.机械伤害引起果蔬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J].食品工业科技,2007(11):230-233.
[21]李全宏,赵雅松,蔡同一,等.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效果研究 [J].食品科学,2005,26(9):92-95.
[22]Franceso Pizzocaro.Inhibition of apple polyphenol oxidaes(PPO) by ascorbic acid and sodium chloride[J].Food Proc and Pres,1993 (17):21-30.
[23]刘元涛,刘超,文文.苹果酸的生产现状和研究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2014,43(1):33-35.
[24]乔勇进,徐芹,方强,等.温度、pH值对梨汁非酶褐变影响的研究 [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3):6-9.
[25]Iyidogan N F,Bayindirh A.Effect of L-cysteine,kojic acid and 4-hexylresorcinol combination on inhibition of enzymatic browning in Amasya apple juice[J].Food Engineering,2004 (7):299-304.
[26]邱龙新,黄浩.半胱氨酸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J].食品科学,2006,27(4):37-40.
[27]王璋.食品酶学 [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0:268.
[28]Ding CK,et al.Inhibition of loquat enzymatic browning by sulfhydryl compounds[J].Food Chem.,2002 (3):213-218.
[29]Lambrecht H S.Sulfite substitut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enzymatic browning in foods[C].In:Lee C Y,Whitaker J R(ed)s.Enzymatic browning and its prevention[M].Washington DC,USA;ACSSymposium Series 600,1995:3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