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生喜树生长规律及叶片中喜树碱含量季节性变化研究*

2018-01-30波刘曦子苏禄晖朱丽红杨

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叶中叶龄嫩叶

刘 波刘曦子 苏禄晖朱丽红杨 意

(1.上海市医药学校,上海 200135;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3.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上海 200129)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为珙桐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 Decne.)植物,我国特有高大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西南各省区及印度部分地区,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2]。喜树根、茎、叶、果实及种子中提取的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的抑制剂,具有广谱抗癌活性,可用于胃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疗[3-6]。

近几年来,各国学者对喜树碱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7-16],喜树已成为世界性热门研究课题。已有文献报道了不同种源喜树中CPT含量、不同省区喜树叶中CPT含量、喜树各器官中CPT含量、喜树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中CPT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季节嫩叶和成熟叶中喜树碱的动态变化[13,17-22],且喜树各组织器官中,嫩叶中CPT含量可以达到植株地上部分平均含量的4倍[23-24],但对于1年生喜树生长发育以及不同叶龄喜树叶片中CPT含量研究较少。本文采用HPLC色谱法对喜树嫩叶和成熟叶中CPT的含量以及不同叶龄叶片中CPT含量进行研究,同时对当年生喜树生长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药用喜树种植栽培,科学合理地开发喜树资源,以及喜树和喜树碱产业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1年生喜树,种源为四川都江堰,种植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划某绿化养护公司苗圃。以整个植株、植株新梢上的嫩叶(枝顶1~3位叶)和成熟叶作(枝条中下部叶,叶片深绿色)为试验材料。

2016年4~11月份,分别于每月中旬及月底采集喜树嫩叶与成熟叶,采集时间均为早上9∶00。不同叶龄叶片喜树碱含量测定,每5天采集1次喜树叶片,采集时间均为早上9∶00。

所有采集后的样品均用清水洗净,60℃烘干,恒重,粉碎至60目,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1.2 仪器与试剂

Jasco高效液相色谱仪、975型紫外检测器、TG328A型电子天平、Heraeus Biofuge 22R型高速冷冻离心机、Buchi R210型旋转蒸发仪、索氏提取器。

乙腈(色谱纯)、无水乙醇(分析纯)、95%乙醇和重蒸馏水。

1.3 色谱条件

色谱Waters ODS柱(25 cm×4.6 mm);流动相:乙腈 - 水(V/V=4∶6);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柱温:25 ℃。

1.4 标准曲线的配制

精密称取喜树碱对照品3.5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以乙腈-水(4∶6)为溶剂,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定容,备用。

1.5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喜树碱1.0、2.0、3.0……9.0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相同溶剂定容至刻度,摇匀。按照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取稀释后样品及原标准溶液进行分析,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取峰面积的平均值。得峰面积(Y)与喜树碱浓度(X)的线性回归方程:Y=1 807.49X-1 343,R2=0.999 5。

1.6 喜树碱提取

精密称取干燥喜树叶粉3.000 g,用30 mL 95%乙醇,索氏提取8 h,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用移液管精密吸取提取液200 μL,移入2 mL离心管中,用95%乙醇稀释6倍,12 000 r/min条件下离心5 min,精密吸取上清液,直接进样,计算喜树碱提取率。

1.7 喜树生长测定

2016年4~11月,于每月中旬、月底选择10株喜树幼树,分别用卷尺和游标卡尺测定株高、基径。测定时间均为早上9:00。

喜树生物量测定:用TG328A型电子天平精确称定树根、茎、叶,105℃左右烘干6 h,取出,精密称重至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喜树高生长动态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1年生喜树高生长呈现慢-快-慢的“S”型变化趋势,即4~5月份高生长速率较慢,6月份高生长速率迅速增大,6月中旬~7月中旬高生长最快,生长速率最大值出现在7月中旬,此时苗高为46.39 cm,生长速率为0.816 0 cm/d,后喜树生长速率逐渐降低,10月中旬后喜树高生长迅速减慢,11月末喜树高生长趋向停止。

图1 1年生喜树树高动态变化

2.2 喜树粗生长(基径)动态变化

由图2可以看出,1年生喜树粗生长亦呈现慢-快-慢的“S”型变化趋势,即4~5月份高生长速率较慢,6月份高生长速率迅速增大,6月中旬~7月中旬高生长最快,生长速率最大值出现在7月中旬,此时,苗基径为5.55 mm,生长速率为0.121 7 mm/d,后喜树粗生长速率逐渐降低,10月中旬后喜树粗生长迅速减弱,11月末喜树基径粗生长趋向停止。

图2 1年生喜树基径动态变化

2.3 喜树总生物量动态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1年生喜树总生物量也呈现慢-快-慢的“S”型变化趋势,即4~5月份总生物量增长速率较慢,6月份增长速率迅速增大,6月中旬~7月中旬生物量增长最快。

图3 1年生喜树生物量动态变化

总生物最大值出现在7月中旬,此时总生物量为2.796 5 g/株,增长速率为0.070 3 g/d·株,后喜树总生物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10月中旬后喜树总生物量增长迅速下降,11月末喜树基径粗生长趋向停止。

2.4 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由图4可以看出,在喜树1年生长过程中,嫩叶和成熟叶中喜树碱含量均为单峰曲线。从4~7月份,嫩叶与成熟叶中喜树碱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嫩叶在7月中旬含量达到最大值,为0.912 9‰,成熟叶中喜树碱含量亦在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为0.591 68‰。后嫩叶与成熟叶中喜树碱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嫩叶与成熟叶中喜树碱含量均在11月份最低,分别为0.141 8‰和0.079 1‰。比较显示,嫩叶与成熟叶中喜树碱含量均在6月下旬、7月中旬含量最高,与其他月份相比差异显著(P<0.05)。主要原因是这个时期,光照、温度、水分及其他生理生态因子均适宜喜树生长,植物体内各生理代谢活动旺盛,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的速率较快。此后CPT含量持续降低,至11月下旬,嫩叶与成熟叶中CPT含量明显降低,并且较当年4月中旬的含量低,而此时,喜树体内各生理代谢活动亦相对稳定并逐渐减弱。在整个生长期内,嫩叶中CPT含量均高于同期成熟叶中的CPT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与喜树1年中的生长和生理活动过程相关。

图4 不同月份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变化

2.5 喜树不同叶龄叶片中喜树碱含量变化

由图5可以看出,叶片中CPT含量与叶龄(展开天数)呈负相关,叶龄愈小,喜树碱含量愈高,叶龄愈大,CPT含量愈低。叶龄5天时,CPT含量出现最大值,为2.098 2‰,叶龄为10天的喜树叶,CPT含量为1.983 9‰,后随着叶片叶龄逐渐增大,CPT含量却出现急剧降低的变化趋势,当叶龄为70天时,CPT含量最低,为0.092 3‰。

图5 CPT含量-叶龄动态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刘丽杰等[13]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当年生喜树叶中CPT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其成熟叶CPT含量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此后逐渐减少,在8~9月份之间CPT含量略有增加。Liu等[26]研究结果显示,喜树叶片中CPT含量从4月至10月平均每月下降11%;张玉红等[27]经研究发现,喜树嫩叶中CPT含量为一单峰曲线,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郭勇[28]等研究显示,喜树是嫩叶还是成熟叶,在生长期内,其CPT含量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分别在6月和9月达到峰值,其中以6月份CPT含量最高。张显强等[15]经研究发现,喜树叶片中的CPT含量4~5月份逐渐上升,6~11月,CPT含量均不高,且不断下降。本研究喜树生长期内,无论是嫩叶还是成熟叶,CPT含量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且CPT含量变化与喜树生理变化过程一致,这一研究结果与张玉红[27]的研究结论相同,对于不同叶龄喜树叶中喜树碱含量,叶龄为5天的喜树叶中含量最高,后逐渐降低,这与郭勇[28]的研究结论相同。研究表明,轻度遮荫,喜树叶片喜树碱含量较全光照的有所提高[29-30],适当低磷胁迫可以增加幼苗及叶片中喜树碱含量[31],不同土质可影响喜树幼苗生长及叶片中的喜树碱含量,花土栽培较适合喜树幼苗的生长和叶片中喜树碱产量的提高[31]。

[1] 曹淑燕,李映珍.喜树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J].广州林业科技,2000,23(1):118-120.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 Wall ME,Wani MC,Cook CE,Palmer KH,McPhail AT,Sim G A.Plant antitumor agents.I.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camptothecin,a novel alkaloidal leukemia and tumor inhibitor fromCamptotheca acuminata[J].J Amer.Chem.Soc.,1966,88(16):3 888-3 890.

[4] Hisang Y H,Herizberg R,Hecht S,Liu L F.Camptothecin inducesprotein-linkedDNA BreaksviamammalianDNA topoisomerase I[J].J bioal Chen,1985(27):4 873-4 878.

[5] Hisang Y,Liu L F.Identification of Mammalian DNA topoisomerase I as an intracellular target of the anticancer drug camptothecin[J].Cancer Research,1998(48):1 772-1 726.

[6] FortuneJM,VeleaL,GravesDE,UtuugiT,YamadaY,Osheroff N.DNA Tipoisomerases as targets for the anticancer drug TAS-103:DNA interactions and topoisomerase catalytic inhibition[J].Biochemistry,1999,19(30):15 580-15 586.

[7] 赵洁.光质和温度与2,4-D组合对喜树叶片脱分化的效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6(4):482-486.

[8] Liu A,Adams J C,Viator H P,et al.Influence ofsoil fertilization,plant spacing,and coppicing on growth,stomatal conductance,abscisic acid,and camptothecin levels in Camptotheca acuminata[J].生态学报,2004,24(6):1 118-1 122.

[9] 刘文哲,秦海燕,索志荣.喜树果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HPLC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2):168-170.

[10] 孙世芹,阎秀峰.喜树幼苗中喜树碱及其代谢相关酶的分布[J], 中草药,2008,39(8):1 231-1 234.

[11] 王立屏,魏永巨.荧光分析法测定喜树果药材中的喜树碱[J]. 药学学报,2012,47(10):1 370-1 374.

[12] 周涛,江维克,梅旋,等.贵州喜树的分布特征及群落结构[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157-159.

[13] 刘丽杰,于景华.当年生喜树不同发育阶段叶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含量变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4):63-67.

[14] 史伟国,祖元刚,杨磊,等.聚酰胺分离纯化喜树果中10-羟基喜树碱和喜果苷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1):2 486-2 489.

[15] 张显强,乙引,洪鲲,等.喜树各器官喜树碱(CPT)含量变化分析[J].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12-14.

[16] 郭群,万军梅.液相色普质谱联用法分析喜树果中苷类化学成分[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6-28.

[17] 张玉红,祖元刚.不同产地和生长季节喜树叶中喜树碱(CPT)含量测定[J].植物学通报,2003,20(5):572-575.

[18] 张玉红.液喜树果实中喜树碱含量的产地差异及季节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6):44-46.

[19] 黄瑞松,叶云峰,梁启成,等.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喜树果中喜树碱[J].中草药,2009,40(1):137-140.

[20] 王玲丽,刘文哲.不同种源喜树幼枝中喜树碱的含量[J].植物学通报,2005,22(5):584-589.

[21] 刘毅,苏付保,粟本超,等.13个广西喜树种源的喜树碱含量分析[J]. 广西林业科学,2017,46(1):119-121.

[22] 邓仕明,王发松,周大寨,等.喜树不同部位喜树碱的质量分析比较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258-260.

[23] 王洋,于涛,祖元刚,等.从喜树叶中碱法提取喜树碱新工艺[J]. 中草药,2001,32(10):882-884.

[24] Liu Z,Carpenter S B,Bourgeois W J,et al.Variations in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 camptothecin in relation of tissue age and season in Camptotheca acuminata [J].Tree Physiology,1998(18):265-270.

[25] 向极钎,江喜敏,李红英,等.二年生喜树各器官中喜树碱含量动态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3141-3 143.

[26] 张玉红,祖元刚.不同产地和生长季节喜树叶中喜树碱含量测定[J]. 植物学通报,2003,20(5):572-575.

[27] 郭勇,林桂芸,孙雁霞,等.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143-145.

[28] 王博文,王洋,阎秀峰.光强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及分配的影响[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3(2):260-264.

[29] 王洋,戴绍军,阎秀峰.光强对喜树幼苗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24(6):1118-1122.

[30] 杨朗生,蒲擎宇,蹇凯.不同施磷水平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喜树碱积累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2):98-101,14.

[31] 马伟,戴绍军,赵昕,等.不同土质对喜树幼苗生长和喜树碱质量分数及产量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2):98-101,14.

猜你喜欢

叶中叶龄嫩叶
董长贵
花椒叶中多酚成分提取及功能性研究
木荚红豆叶中1个新的木脂素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桉树茶饮
基于超声喷泉的超声雾化结合固相萃取法提取西洋参叶中8种人参皂苷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
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