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8-01-29张伟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生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模式及育人思想得以创变,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体系,找到终身学习目标,掌握更多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发挥积极效用的技能,凸显教育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语文 兴趣

兴趣指引人们主动认识客观事物,只有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人们才会乐此不疲在其中探索发现并有所收获,为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否则学生将在求学之路上举步维艰,无法在学习进程中成长与蜕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秉持兴趣导向性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语文教学主体,从学生学习能力、个性喜好、语文素养等若干因素着眼,分析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之良策,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同时,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的。

一、立足课本并走出课本

小学生之所以感觉语文知识晦涩难懂,无法在语文学习进程中感受到乐趣,主要源于教师仅围绕语文课本开展教学实践,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语文学习诉求,降低其语文学习兴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明晰课本创编具有“滞后性”特性,立足语文教学实况,大胆走出课本,乃至走出课堂,将学生的生活与实践经验和语文知识交织在一起,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1]。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在父母陪同下,到池塘里或花鸟鱼市搜集一些青蛙卵,并将其养在矿泉水瓶中,定期观察并记录青蛙卵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观察、思考等核心素养,待青蛙卵变成小青蛙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公园的池塘里或小溪边,将小青蛙放生,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等思想品格,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综合质量,同时引导学生以“观察青蛙成长有感”为主题创写作文,使学生明晰作文灵感源于生活,只有自身耐心观察、善于思考,才能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引导学生养成记录(写日记)的好习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基础。其中,学生观察青蛙卵变化的自主实践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过程,为此教师需立足课本及语文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及生活经验开展教学,科学延展语文课堂及书本知识,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二、师生换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同教、同学”是我国沿用已久的语文教学形式,如在诵读文章时,教师朗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遇到生字及生词教师讲、学生听,这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對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但却造成语文教学氛围刻板、压抑,形成学生不敢也不懂表达自身见解的消极结果,制约其语文思维活跃度,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成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更无从谈起。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做好师生换位的准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进程中,从中探寻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得以主动接受语文知识,达到师生和谐交互目的,使语文教学实践有的放矢[2]。

例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采用“读后续写”形式,引导学生以自身感兴趣的部分为基点,借助文章中的逻辑关系以及自身联想能力进行写作,在提高其写作能力同时,使其对文章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鼓励学生创新,肯定学生标新立异的行为,使其看到自身语文素养的无限可能,继而帮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在兴趣指引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扩展语文知识边界

曾经有位教育学者说过,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可以充斥广厦、困于斗室,这在于教师所给予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及教学引导形式,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进程中,教师需在换位教学理念引导下,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空间,为滋养语文学习兴趣拓展广阔的“土地”,其中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滋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养料,教师耐心的指导与引领,犹如阳光般照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茁壮成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积极学习科学、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拓展语文课堂及书本知识边界,引导学生激发潜能,看到语文知识不同侧面,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并在其中找到语文学习立场与态度,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在兴趣引导下激活学生语文思维,引导其自主思考独立解决语文问题,凸显其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为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营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时,应摒弃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手段,避免学生在死记硬背教学常态下,逐渐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字学习,我有妙招”活动,在每堂课生字教学板块,鼓励学生来到讲台前,面向同学分享生字自主学习经验,有的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生字学习效率,从《有故事的汉字》(《说文解字》儿童版)中探寻经验,并依据自身理解将生字分解,用小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使生字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小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联想、创新、实践、自主学习等核心素养,使学生得以在小故事中找到汉字学习乐趣,提高其语文学习效率,达到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3]。

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教学法,为学生播放一段《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漫画、插图或动画片段,使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兴趣,而后引导学生调用自身语文素养,用自己话陈述、诠释其是对小女孩境遇的理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随后引出课文导读,引导学生对比自身陈述内容与文章的差异,使学生在兴趣指引下找到本文学习方向,设立自主学习目标,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并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奠基阶段,为此教师需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树立语文学生体系,找到自主学习方向,通过教学内容延展、师生换位、教学方法创新,拓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在提高其语文素养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长宏.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探析[J].考试周刊,2018(56):47.

[2]罗俊.浅议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速读(下旬),2018(3):106.

[3]周惠香.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意愿[J].考试周刊,2018(52):54.

[4]朱良福.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J].商情,2018(25):260.

作者简介

张伟慧(1970—),女,汉族,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坡镇安林村,学位无,职位教师,职称小高,研究方向小中高。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