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2018-01-29焦晓敏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1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习近平

焦晓敏

摘要:十九大的召开,对我国的各方面发展做出了新的历史定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现今的扶贫工作也相应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历史定位下,习近平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并总结反思建国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思想体系,推动我国扶贫工作的进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尽快使中国农村地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摆脱长期以来的贫困状态,深入研究习近平扶贫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1-0001-02

进入新时代以来,扶贫问题亦然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基础,总结反思了我国各个时期的扶贫经验教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最新成果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做好当今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南,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其青年时期就认为,人类所有不幸的根源在于贫困。所以,他一生都在寻找解决工人阶级贫困问题的方法。习近平青年时期曾扎根基层,他立志要改变农村农民的贫困状态,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扶贫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关注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大量论述,总结起来,是从贫困问题的起源及其解决办法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指出,在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机器工作逐渐代替工人手工工作,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工人失业,于是工人们就越来越贫穷,逐渐沦为资本的机器和奴隶,抑或是走向新的竞争和被社会淘汰沦为乞丐。而为了改变工人这一悲剧性命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贫苦的无产阶级脱离贫困的唯一道路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彻底消灭剥削与压迫,实现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并最终建立起共产主义制度。

列宁是社会主义国家探索贫困问题的第一人,也是消除俄国贫困问题的艰辛开拓者。列宁反贫困理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消除贫困的战略意义论、发展目标论、策略方法论、实现机制论以及领导主体论。列宁首先承认在社会主义国家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这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是一种新的发展。在建国不久、经济条件极其落后的社会主义苏维埃俄国,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有效解决其贫困落后的问题。列宁还明确表示,不仅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贫困问题,而且在经济条件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解决贫困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反貧困理论

我国的各届领导人及领导集体也极为重视扶贫问题,他们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不断摸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完善扶贫开发的思想和实践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思想和理论。

毛泽东反贫困思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关于贫困问题的首要指导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指出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由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因此,新中国的反贫困任务更加繁重。基于以上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三步构想”:全体人民都要过上富裕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时,他还指出,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都过上幸福生活,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改变贫穷落后状态,要靠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要靠社会主义制度,要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要靠广大农民群众自己。

邓小平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即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贫困根源的深刻反思、对社会主义反贫困奋斗目标的明确规定、对社会主义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深入探索以及对社会主义反贫困保障条件的科学分析。为此,他结合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他认为消除贫困的根源在于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我国消除贫困的奋斗目标。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具有其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他的反贫困理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反贫困的重要性,要从共产党执政为民这一角度出发,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丰富反贫困理论的内涵,要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角度出发,保障人权。三是探索反贫困问题的路径,要从可持续发展这一角度出发,缓和我国贫困落后状况。胡锦涛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重要思想,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并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一奋斗目标。

二、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

贫困问题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习近平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重点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将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注重精准扶贫、精神脱贫、科学扶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尽快实现共同富裕。

(一)精准扶贫

习近平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最先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并在多个重要场合阐述了精准扶贫的内涵、要求、路径与保障措施,强调只有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做到精准,才能真正实现精准脱贫。这一思想既是我们当前扶贫工作实践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扶贫工作总的工作原则和要求,体现出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原则,真正符合我国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

精准扶贫的实质在于“精”和“准”,“精”要精确到具体的贫困人口,比如哪家哪户,而且扶贫质量也要精益求精;“准”要准确到调查资料与扶贫路径上,准确把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贫困状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扶贫。因此,习近平结合我国扶贫的实际情况,提出精准扶贫思想,要求扶贫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从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体的扶贫措施。在扶贫效果上,强调消除全部贫困人口,将贫困村全部摘帽。

(二)精神脱贫

人患志之不立,扶贫贵在扶志。习近平多次讲:“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出立定志向的重要性,人无志向而不立,国家领导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坚定信心,具有定能攻克扶贫难关的志向,这样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咬牙坚持,相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扶贫贵在扶智,教育扶贫是根本。精神脱贫必须要通过教育扶贫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指出:“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这说明头脑中的“贫困”更可怕,拿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来说吧,为什么封建社会能够持续两千年之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封建观念长期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头脑中的“贫困”也是这个道理,因此,要想摆脱贫困,首先要解放思想,通过新时代的教育改变头脑中的贫困思想。

(三)科学扶贫

习近平在扶贫实践的基础上,指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技巧与方法,有时错误的方法会事倍功半,相反,科学的方法反而会事半功倍,扶贫亦是如此。

习近平的科学扶贫思想,就是从提高我国扶贫工作科学性的角度出发,科学阐述了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总体思路和实现途径,对具体的扶贫措施做了科学的规划。比如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可以加快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此外,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以此来带动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使扶贫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三、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反贫困理论深刻而富有内涵,是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反贫困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习近平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扶贫攻坚新时期的创新运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十八大以来,为了有效促进我国扶贫事业的进程,习近平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以人为本”理念,强调中国的扶贫事业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精而准地、求真务实地解决人民群众发展贫困问题,并由此形成了其精准扶贫思想,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法来激发人民群众自我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扶贫工作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还要从其精神层面出发,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扶贫效果。

(二)习近平反贫困理论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理论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一些贫困户已实现基本脱贫,他们现在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维持生计。但是,我国现如今的扶贫工作仍有较大困难,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脱贫工作,但是越往后期工作越發艰难,在“小困难”解决后,“大困难”的显露使得脱贫任务异常繁重。因此面临如今的发展阶段,在新时期,我们更加需要坚持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发展理念,将扶贫工作落实到每家每户每人,让人民群众知道国家和政府时刻关心着他们关心的难题,国家、政府与社会也在不遗余力地改变人民群众的贫困落后状态。

(三)习近平反贫困理论对其他国家开展扶贫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这充分展现了习近平作为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与开阔胸怀,重视扶贫思想在国际社会的传播,有利于增强我国扶贫脱贫的软实力,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大国形象、加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为世界人民尽早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此外,也对一些同我国社会条件相似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也提供了具体的解决路径和策略。

习近平的反贫困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了我国新时期的扶贫实际,深刻而明确地揭示了我国扶贫的规律和基本特征,为我国真正实现脱贫提供了科学指导。然而,在我国扶贫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我国的扶贫事业也到了深水区阶段,因此,全党全国全社会应该同心协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反贫困理论,为攻克扶贫难关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