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岑溪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2018-01-29封华强韩金江李芷欣
封华强 韩金江 李芷欣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了旅客的关注,而旅游产品则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以岑溪市独特的民俗文化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对岑溪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概况、民俗文化可利用的设计元素、设计实践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岑溪市打造特色民俗文化品牌的旅游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产品;民俗文化;岑溪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244-03
1 岑溪民俗文化的概述
节日喜庆、衣食住行、婚丧礼俗、宗教信仰、祀神驱鬼、民间科学技术以及民间文艺、游戏娱乐、民间体育的种种风俗习惯和民众创造,都涵盖于民俗文化之中[1]。“牛娘戏”、“上灯节”等是岑溪特有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至今还在岑溪地区内盛行举办。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中有岑溪的“牛娘戏”。“牛娘戏”又名牛娘剧,是桂东南和粤西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据笔者了解,牛娘剧现在主要流行于岑溪市。另外岑溪市归义镇的谢村古城、南渡镇的邓公庙等古建筑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从文化价值出发,旅游产品文化价值可以唤起人们的民族、时代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升人们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感,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净化,帮助建立良好的精神文明[2]。
1.1 戏剧文化
牛娘戏是广西桂东南地区的地方戏种,起源于一个传说,人们为了向神祈求幸福安康、一帆风顺,抽打一头“春牛”泥巴雕塑,在抽打中以地方语言的腔调吟诵对神的祈求,叫做“唱春牛”,后来慢慢演变成为牛娘戏。牛娘戏其基本内容包括牛娘戏剧本的创作、音乐曲调的搭配、唱腔和道白、乐器伴奏、表演形式、服装服饰搭配等等。现存的牛娘戏有200多年历史,地方文化色彩浓厚,表现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表演的题材来多取自民间故事,有反抗地主霸权,也有才子佳人的内容等等,代表的作品有《陈世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春色太平歌》等。随着科学时代的不断进步,牛娘剧的表演题材也会随时代进步而进步。
1.2 节日文化
岑溪“上灯节”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除糯垌镇有部分村寨和安平镇是正月初九外。“上灯节”又叫“上灯酒”,岑溪人都称之为“上老灯”或者“隔年灯”,是岑溪市最特色的民俗文化和特有的节日文化,其内涵非常丰富。所谓上灯,就是男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的农历正月初十举办一个盛大的酒席,家族里的人要为其举行“上灯节”的仪式,寓意是为男孩子祈祷一生幸福平安,同时也表示家中添丁,后继有人。但是,如果男孩子在农历正月初十前出生未满月的,要在下一年的农历正月初十才能挂灯。“上灯节”的挂灯仪式是在凌晨十二点举行,首先在孩子家族祠堂挂上男孩子的花灯点亮,其次到社公庙,最后在村里的庙堂挂灯点亮,直到农历十六才可熄灯。每逢农历正月初十前,岑溪的各个乡镇都花灯满街卖,服装服饰童装占据市场,全市民相聚欢饮,规模大范围广,能与少数民族举行的“百家宴”相媲美。“上灯节”的仪式和结婚一样,仪式隆重,场面较大。但上灯节只为男孩子举行,与男女平等的观念相违背,蕴含浓厚的封建思想与地方习俗习惯。
1.3 建筑文化
岑溪歸义镇谢村古城高大夫庙,是抬梁穿斗式建筑,庙中的装饰纹样和木雕拥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岑溪南渡镇邓公庙位于南渡中心小学内,它是镇中之宝,是南渡民俗文化的游览胜地。邓公庙建筑精美,庙的主要建筑框架均用格木制作,雕梁画栋,庙中的栋架构架是明代的建筑风格。邓公庙有四根精巧的蟠龙柱(图1),其龙柱高超过4m,直径0.4m,蟠龙柱的蛟龙雕工精致,是自治区唯一仅存的古代木雕龙柱,其艺术价值十分珍贵。
2 岑溪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概况
岑溪市在公元757年就得此名,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3](表1)。
2.1 市场分析
国内旅游事业的旅游产品市场较大。游客选择旅游产品时,往往选择内容质量上乘,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和时代气息的且价格合理的旅游产品。可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品也随之粗放发展,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购买商品欲偏低。因此,应对认真区分好旅游产品的本质和设计本身的共同性与不同的特性。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对旅游产品这一块应当重视,设计出地方文化特色而简洁精美的旅游商品。同时,大部分游客都是来自外地,个别商家存在“宰客”现象,对低劣产品进行强行买卖,这种现象不但影响地方旅游产业的声誉,也会给旅客带来一些心理阴影,对地方旅游产业发展非常不利。
2.2 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产品品质低劣,品牌意识不足
当前,岑溪市并没有将丰富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旅游产品设计类似,工艺技术不高,赏玩度较低。让游客参与、体验、观赏、了解等方面做得不好,难以让游客对地方民俗旅游产品产生兴趣。由于旅游产品容易被模仿甚至照搬,技术含量较低,没有突显地方特色的竞争力,影响旅客的重游量。产品的灵魂所在是打造独特的品牌,更是市场保障的良好信誉代表。但是岑溪市并没有把民俗文化当做一种品牌,忽视了对产品形象的打造。
2.2.2 盲目开发,协调发展薄弱
保持资源的原真性和民族性是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最基本的原则[4]。在岑溪市,一些开发商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盲目模仿其他地方的旅游产品的设计,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出现滥用民俗文化开发的现象。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政府部门应起到主导和管理的作用,但由于实际效果不佳,出现了产品质量品质低、服务水平差、创意度不高的局面。
2.3 制约因素分析
岑溪民俗文化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难以将旅游产品确立为旅游事业的重要地位,游客追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与兴趣逐渐递减。岑溪的经济发展影响旅游产业的成长,开发民俗文化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是一个投入多、回报周期长的行业。此外,地方环境也影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拓。很多旅游产业在不同的行政区域,难以形成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延续性,从而使旅游产品开发参差不齐。
3 岑溪民俗文化可利用的设计元素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意识到民族、文化历史、地方民俗文化元素是产品艺术设计的宝贵资源。文化是民族的根系,是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5]。在设计中有效运用民俗文化元素,增加创意设计、加强各地区文化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保护民俗文化的传承。
3.1 戏剧元素应用
岑溪市的牛娘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戏剧元素在设计中可以“直接”应用,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如将牛娘戏的人物形象、服装造型、牛娘戏乐器等直接应用在设计中;也可以“装饰”应用,依据设计的需要将戏剧元素进行提炼,在旅游产品的点、线、面、形、色等要素进行有效结合,塑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旅游产品。每一部牛娘戏的背后都有一个巧妙的故事情节,如果能将这些文化内涵加以装饰再现,将会增加产品丰富的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但满足产品的直接性运用,而且传承和挖掘牛娘戏文化的精髓。
3.2 节日元素应用
上灯节文化早已成为了岑溪市节日的名片。每当举办上灯节这么隆重的民俗节日时,都能吸引很多全国各地的游客,民俗节日已成为了岑溪市对外宣传的招牌。不同的地方民俗节日所呈现出不一样的地方习俗风格。节日的仪式、习俗等要素都显示了浓厚的风俗文化气味。在设计时可以提取这些要素,揭示奇特的地方习俗,强化习俗风格,提升旅游产品的魅力。
3.3 建筑元素应用
建筑元素的互通性更好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中。在保持设计元素的基础上,对建筑元素进行提炼改造,运用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中,形成新的产品面貌。在岑溪市比较著名的建筑元素就是邓公庙等,庙中的结构、装饰、工艺等要素都可以应用。例如装饰元素应用,邓公庙的四根蟠龙柱则有丰富的装饰元素,蟠龙的纹样极其丰富,用色优雅,寄托了地方文化赋予的精神表达。在设计中,地方特色建筑元素纹样与颜色合理搭配,对旅游产品的品质品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 产品设计实践研究
旅游产品是地域特色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可以承载地域历史文化,更能够彰显地域风情,是地域文化、艺术、工艺以及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产物。[6]岑溪人对岑溪民俗文化风情相互包容,共同发展进步。例如牛娘戏五彩缤纷、婀娜多姿的戏剧服饰;注重习俗、仪式的上灯节;更有特色栋架构架、精美的雕工手艺和形状各异的装饰纹样,浓厚的地方民俗文化邓公庙建筑。设计民俗文化丰富、博大精深的岑溪旅游产品。充分运用民俗文化元素、民俗文化、民俗精神打造岑溪特色的旅游產品,为旅游产品开拓地方特色品牌,更好的发扬与传承地方民俗文化。
4.1 设计材料分析
岑溪市境内有丰富的材料资源,矿产资源探测有铜、金、银、稀土等17种,岑溪的非金属矿有花岗岩、大理石、观赏石等近20个品种。其中花岗岩的储量最多,达21亿m3。花岗岩构造匀称,材质光艳亮泽,天然纯洁,产量丰富,有“印度红”、“巴西红”的感觉。岑溪最著名的观赏石来源于黄华河流域的金砂玉,色泽通透,纹理均匀,充满贵气、祥瑞、皇气等。在设计时充分利用岑溪特色的材料资源,使旅游产品更加接地气,凸显地方特色。
4.2 设计成果分析
本课题以岑溪民俗文化为切入点,研究设计特色的旅游产品,融入地方民俗文化内涵,将地方民俗文化元素中的要素应用到旅游产品中,在视觉上符合形式美法则,让旅游者感受到当地的亲切感,以这种设计方法提高岑溪旅游产品的质量、纪念价值、地方文化内涵。设计时可以直接应用地方民俗文化元素中的要素,也可以抽象概括,提炼、变形等运用到旅游产品中,使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5 结语
岑溪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不仅可以解除存在不足之处和制约性因素。打造出岑溪特色品牌的旅游产品,传承和发扬岑溪优秀的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收入,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造福岑溪市的人民,为岑溪市朔造一个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名市。
参考文献:
[1]余媛媛.试论壮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建[J].广西左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16):127~132
[2]吴一方.基于咸宁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符号学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6(25)227~228.
[3]肖淑靓.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4):56~57.
[4]王月.吉林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9~30.
[5]吕中意.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5(36):1~4.
[6]任新月.桂林象山景区旅游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6(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