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道路设计的探讨

2018-01-29赵艺源

绿色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筑规划道路设计风景园林

赵艺源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脚步的加快,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愈发体现,也使得其逐渐成为了城市民众休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园林道路不仅需要具备通行的实用功能,还需要经过慎重设计去展现自身美感,是整个风景园林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提出了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具体需求,在园林道路建设中融合设计理念,确保道路设计可促使风景园林的结构与观赏性实现统一。基于此,结合工作经验,对建筑规划中的风景园林道路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规划;风景园林;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006-02

1 引言

风景园林作为人们游玩观赏景物的空间场所,主要由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要素进行组合,构建成完整的观赏平台。其中,园林道路作为风景园林的关键组成,主要发挥着衔接空间、游览导向、交通联系以及为人们提供休息散步场地等作用,是风景园林建设规划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1]。

2 风景园林道路类型

2.1 异形路

在风景园林道路当中,异形路主要包括休息岛、踏级、步石以及登道等种类,而这一类型的风景园林道路在设计中需要与周边景致相融合,实现与环境相统一的目标。

2.2 游息小路

游息小路即指为游人提供游玩与休息的小型道路,能够引导游人前往风景园林中景致更为美好的区域。在对游息小路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确保双人并排行走距离在1.2~1.5m之间,单人行走道路距离在0.6~1.0m之间,而在特殊区域内,比如水体旁边或是疏密山林中,该段区域内的游息小路则需要结合地形地貌的蜿蜒曲折程度,进行更为契合的规划。

2.3 园林主干道路

主干道路作为风景园林区域内行走使用次数最多的道路,其设计规划重点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的游人及园林周边的居民,同时还应兼顾小型车辆的通行需求[2]。所以,在对园林主干道路进行设计时,需要确保道路宽度在4~6m之间,唯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与车辆的实际通行需求。

2.4 园林次要道路

次要道路即是对园林主干道路的补充,起到连接风景区与园林建筑的作用,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中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对园林次要道路进行设计时,需要把握好其宽度设置,可设计为2~4m之间,避免由于宽度太大而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影响主干道路的使用功能。

3 风景园林道路的主要功能

园林道路作为整个景区中的交通网络,各种纵横交错的道路构建起来风景园林的大致框架,将园区内的各大景点与风景进行有效连接,是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中不可缺失的要素。

3.1 组织交通,引导游客

在风景园林的景观规划当中,通过地形、建筑以及植物等要素将其分为功能性不同的景区,同时以道路规划将各个景区进行有效整合,引导游客对不同景区进行游览,方便游客观赏与拍照。同时园林道路还起到对游客的集散作用,合理的道路设计能够提升园林内部基础设施与建筑的养护效率,如消防通道、运输道路等设计。

3.2 规划空间

风景园林内部的不同景观有着一定的联系,也存在不同的区别,倘若在道路设计未综合考虑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则会导致各大景观的割裂,而合理的设计规划便能够保证园林景观得到合理划分,自然能够展现出较好的层次感,凸显园林的艺术感,保证园林的整体艺术性[3]。

3.3 构成景观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对整体美感与细节美感的协调统一更为看重,尤其是不同部位间的彼此融合,而园林道路能够更为良好地将风景园林的曲线美与景观整体保持一致,比如迁回曲折、曲径通幽等设计方式,能够让道路完美地融入到景观当中,成为景观的构成部分。此外,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同样不可忽视,这些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点缀。

4 风景园林道路的设计原则

4.1 灵活性原则

园林道路在设计规划中需要遵从灵活性的原则,通常来讲,风景园林道路会表现出环状形态,因此在具体设计规划时需要结合风景园林的景观走向来设计,避免出现主次道路层面断连情况。此外,还应设计多条有园林核心区域向外扩张的道路,能够保证整片园林景区都有道路可行。

4.2 实用性原则

建筑规划中的风景园林道路设计,要重点考虑游客观赏行走的便利性,所以在设计中要遵从实用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道路布局方面要做到人性化,如阶梯高度与宽度、小道曲折角度等等,需要兼顧不同人群的行走习惯,同时在设计中还需在道路中辅助设置人性化设施,如盲道等,使其实用功能整体趋于完善。

4.3 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的风景园林都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而这一个性与当地的地方文明特色有着直接关联。所以,在进行园林道路设计时,同样需要综合风景园林特点,将本地特色文化背景融入其中,使得道路布局整体与整座城市的氛围相融合,观赏性则更为整体与系统。

5 风景园林道路布局的设计

5.1 平面规划布局

基于布局规划特点来看,园林道路与普通的交通道路相比有着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普通的交通道路布局需重点考虑具体的交通流向与整体流量等问题,其布局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运行压力,通过合理疏通使得该片区域的路面交通不再拥堵;而风景园林道路的规划布局则更看重其游览特性[4]。所以,在对园林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通常会选择平面设计的方式,凸显出自然性的平面规划布局,具体来讲可分为树枝状、套环状两大类别。

5.2 立面成形规划布局

在具体的园林道路设计当中,相关设计人员可结合道路的实际功能对其长度、宽度进行自由缩放,并且可利用变断面方式让道路展现出立面成形状态。最为简单的立面成形规划布局方法便是在风景园林道路中设置一些长椅长凳或是运动健身器材等。

5.3 交叉路口的规划布局

在同一片风景园林区域当中,一定会出现多条干道相接的情况,除了比较陡峭的山地地形以外,在道路设计当中还应尽量采取正交形式予以设计,同时交叉路口需要进行扩大处理,保证交叉区域的视野空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小型广场,满足疏通交通,避免行人拥挤的需求;而对于小型道路而言,交叉路口则可采取斜交方式进行布局,确保两个交叉点间要留存相应距离,并且相交角度要确保适宜,不可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观感;对于丁字交叉路口的道路设计,则需要在其周边进行些许点缀,避免由于道路的交汇而对游客的视线造成影响,否则容易让游客丢失方向感,并且在交叉路口要设置醒目指示牌。

6 风景园林道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1 个人设计理念不得与实际情况相冲突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当中,部分设计人员由于个人理念突出,往往忽视了合地域特色进行设计,在园林道路的设计当中,这一方面便体现在道路干预内容过多添加方面,导致道路变化不合理,许多地方极为平淡,而部分地方又非常突兀。通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原因就在于设计人员对园林道路的特殊性过分看重,从而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刻板遵从“三步一弯,五步一曲”的理念,虽然这一设计理念应用到园林道路设计中,能够提升景观的幽深感,但倘若所有道路都按照该理念进行刻板设计,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则势必无法与风景园林中的美好景致融为一体[5]。

6.2 道路设计不得出现断头路或回头路

一般情况下,风景园林的道路布局可分为三大形式,也即是自然式布局、规划式布局以及混合式布局,而不管何种布局形式在无显著重点标志性建筑存在的情况下,要杜绝出现断头路或是回头路的情况,这是风景园林道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6.3 道路设计中需确保整体数量的合理性

风景园林道路设计当中,需要以游客需求作为基本前提,所以在规划当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园林景观面积进行精准设置。倘若风景园林景观的面积偏小而道路甚多,则有可能造成景致被分割且人群拥堵的情况;倘若风景园林景观面积偏大而道路甚少,则难以充分发挥园林的观赏特性,许多细节方面的景观,游客则无条件前往而导致浪费。

7 结语

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道路的设计显得极为重要,在实际的风景园林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园林的类型,严格执行因地制宜的设计临安,对园林道路进行合理设计与布局,确保道路实用性与设计感兼具,在为游人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凸显风景园林的生態价值,与整个园林景观相互融合,强化艺术美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福来.道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规划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1).

[2]张佳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1(16).

[3]丁超,时彦龙.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1(16).

[4]陈越书.关于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J].中国林业产业,2016(8).

[5]何东.园林风景设计中的道路选线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

猜你喜欢

建筑规划道路设计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
低碳生活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公路桥梁不同计价模式下道路设计的应用分析
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建筑规划探析
探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