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布局 科学设置活动区

2018-01-29严经球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开放性

摘 要:“小格局 大智慧”,幼儿园园舍面积小,班生数多,如何发挥教师的智慧,空间上通过立体开发,向上、向外拓展延伸,同层公共空间的共享及室内一区多用;内容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主题活动、地方特色并发挥教师特长设置特色区域;材料上除了考虑科学性、操作性、层次性还注意材料的大小适宜等等,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区域活动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空间利用;特色内容;开放性;幼儿发展

我园地处城郊,活动面积较窄小,格局较差,一室多用(教室既是餐厅又是活动室)。走廊空间也不大,加上大班额学生数,给老师组织区域游戏活动带来很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合理规划,科学设置活动区,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区域活动环境,真正从幼儿出发,选择适宜的内容,投放适宜的材料,让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活动,我园以运用有限的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规划区域。

1. 空间的立体开发

向上: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向上利用阁楼和墙面,把阁楼和墙面作为孩子们操作和游戏的场所(例如编织等操作)。将小空间的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阁楼的楼梯底下是比较安静独立的地方,小班把它设成了娃娃家,孩子们在那里快乐地游戏。有的班级铺上了垫子变成了阅读区,孩子们可以坐在里面自由快乐地阅读。对于有限的横向面积,我们选择向上发展的策略,从而使活动室的实际使用空间得以延伸与扩大。对于典型的小空间活动室,为了妥善改变其空间小的现状,我们在活动室的墙壁上进行规划和布置作为孩子们操作和游戏的场所。

向外:利用走廊、楼道等设置科学区、建构区、超市、医院、涂鸦墙等。还利用户外、走廊、盥洗室门口或楼梯的休息台来设置区域活动空间。将相对嘈杂的区域设置在走廊上,如:科学区和建构区等。盥洗室门口的墙幼儿取水、洗刷比较方便,就把它作为幼儿的涂鸦墙,幼儿在上面随意地涂鸦。在一楼的操场特别开辟了竹墙让幼儿进行彩绘;还设置了黑板让幼儿画粉笔画。为节省空間我们还考虑到区与区之间的相融性,如小班我们把生活区与角色区(娃娃家)进行整合,小朋友可以扮演妈妈或其他角色在娃娃家里练习洗衣、晒衣服、扫地板、擦桌子等各种生活技能。另外幼儿园周边的场地我们也充分地利用起来,相邻的东关小学里有两个大沙坑,我们组织幼儿轮流玩沙水游戏。还有办公室后面有块空地,让幼儿自由地玩泥塑活动。

室内:除了用玩具柜进行区域划分,还可以用收缩方便的隔断把活动室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块面,半封闭、半开放,把比较安静的区域设置在室内,如:数学区、益智区、操作区、语言区。同时语言区的阅读和益智区的棋类游戏让孩子把材料拿到阁楼上玩。这样活动区的设置不会过于密集,各区域间也能借助隔断分开互不干扰。

2. 同层公共空间共享

二楼、三楼的走道设置公共区域,如:角色区,表演区,同层同个年段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二楼的美食城,烧烤吧,三楼的表演区、银行、美容美发,服装店等都可以共享。

3. 活动室内一区多用

活动室内,教师与幼儿一起商定,一区多用。如:中大班的操作区,每天早上就是生活区,帮忙厨房择菜,撕香菇,给萝卜刮皮、挫丝等等。

二、 根据年龄特点,科学选择内容。

1. 结合主题开展区域活动。

选择符合本年龄班幼儿发展需要的、与周教育重点或阶段目标相吻合的区域活动内容并制定科学的区域活动计划。可以和领域活动相结合,和主题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同我园的乡土特色相结合。如:中班年段开展的主题活动“我身边的工厂”中,选择了幼儿最熟悉的“盼盼食品厂和安踏服装厂”两个工厂为参观对象。幼儿参观盼盼食品厂时认真地倾听了工人对食品生产的要求和食品生产过程。幼儿返园后就和老师一起建起了食品厂生产流水线,从和面——面包成型——烘烤面包——设计包装袋——包装食品——推销产品,都是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创造性地模仿成人的劳动,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2. 创设特色区域。

各班级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开设特色区域。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创新能力。如:大二班的游丽华和吴郁芳老师在艺术领域有兴趣,特别是对民间艺术较有兴趣,班上就开设了表演区表演九连环、彩船等;美工区与老师们一起制作稻草龙、板凳灯,船灯、马灯等,再拿到户外活动去玩,孩子们制作时认真专注,玩时更是快乐至极。还有的老师对编织感兴趣,平时帮孩子绑辫子都是花样百出,深得孩子和家长喜爱,班上就开设了编织区。

三、 师幼共同参与,创设适宜环境。

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区域活动的教育性不仅蕴藏于环境中,而且蕴藏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参与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自由与环境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使幼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研究前,每次提到环境创设评比,老师们都加班加点自己把活动室和走廊打扮得漂漂亮亮,还不时炫炫自己加班到几点以示工作有多认真。如今,通过再次学习,老师们对环境创设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要创设孩子自己的环境,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把孩子在活动区中完成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把我们学习需要准备的学具和教具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孩子帮忙,这不也是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吗?现在的幼儿园环境,看到的都是孩子自己的作品,不再是老师和家长们的杰作了。

四、 满足幼儿需求,梯度投放材料

1. 以幼儿为中心,构建开放区域。以往因为人多,老师担心孩子取放材料时拥挤,又费时,就会把这个区的其中一两种材料(老师认为有些孩子没完成任务的)摆放在桌上,不管孩子是否对这个材料还感兴趣。如今,我们把新增的材料放在上面,把旧材料放在下一层,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取放。同时,投放材料时以幼儿为中心,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允许幼儿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也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如玩“娃娃家”的幼儿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可根据角色的需要,到“表演角”自由选取服饰、头饰、乐器等道具……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endprint

2. 材料的多样性与层次性。

(1) 多样性

同一个区域,除了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水平的不同,投放大小合适的多种材料供孩子选择,同时每种材料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1.5倍,做到数量充足又不占太大空间。如小班生活区切菜,就投放了竹刀、塑料刀、木刀,还投放了不同硬度和韧性的菜叶,萝卜、生熟地瓜,南瓜、香菇等,满足不同能力的孩子的需求。美工区的绘画、手工制作等不同材料的投放,科学区探究不同现象等等让孩子自主并有多种选择。

(2) 层次性

投放的材料要有层次,有梯度,让能力一般的孩子能完成,能力强的孩子有挑战性,能引发孩子探究。在投放一段时间后,孩子不感兴趣了,就稍作调整或改变,或提高要求,或改变玩法,这样,才能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如中班操作区的夹珠珠:提供相同夹具(竹筷子、木筷子、铁筷子),不同物体(纸团、花生、黄豆、玻璃珠等),既让不同能力的孩子有选择,同时让孩子从易到难循序发展。

五、 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幼儿得到发展

区域活动是开放式活动,需要幼儿自主选择与自我管理。老师们从设置区域开始就跟孩子商量讨论,开设什么区,要制定什么规则,是孩子们自己定的规矩孩子们更乐于遵守和執行。例如:针对活动中材料乱堆乱放,损坏严重,活动后收拾材料手忙脚乱,老师就引导幼儿讨论,最后由孩子提出制定这样的规则“不争不强,爱护材料。轻拿轻放,及时整理。活动结束,放回原处”,因为是孩子们自己亲自参与制定的,所以在活动中孩子能更好地转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

由于区域活动的开放性特点,幼儿的自主意识,与同伴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持续、专注等良好的学习品质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六、 教师观念更新,能力有所提升

研究中,我们经常组织老师学习《纲要》和《指南》,领会其精神,树立“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实行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游戏化,尊重幼儿,以幼儿为本。淡化集体教学,创设开放式的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和集中教育活动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开展主题活动时,各班教师认真备主题,想好哪些活动在生活环节学习,哪些适宜在区域活动,哪些需要在集体活动中完成,再跟孩子讨论,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如:小班的主题活动“丰收啦”,老师刚让孩子说说日常接触的农作物,地瓜、芋子、水稻等,可孩子们首先反应的是:这个说我家种的百香果结了许多的果子,熟了,真好吃!那个说我家后山的橘子园的橘子很甜,院子里的石榴掰开像小朋友的牙齿……如果在以前,老师会想办法把孩子的思路引回到老师的预设上来,而现在老师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调整主题网络及开展活动的时间。

研讨中,认真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情况,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探讨交流,学习沙龙、教学反思等活动有序开展,提高了全园教师的实践与教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园教师树立了“教中研,研为教,以研促教”的观点,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完善的行动研究法。坚持以幼儿为本,更进一步知道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幼儿在园活动中,包括生活环节及户外体育活动都是课程。因此,我们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促进每一位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与深入研究。如区域活动中教师怎样有效地观察与指导,科学地分析幼儿行为,适时介入等等。

参考文献:

[1]应道珍.《都市家教》2016.07(下)《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巧妙利用自制玩具的研究》P211.

[2]杨立春.《教育》2016.03总第15期.《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P97.

作者简介:

严经球,福建省长汀县大同中心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以游戏化促幼儿节奏发展
试论幼儿发展评价的指导策略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
废旧创美活动的实施与开展研究
100例开放性手外伤的早期处理效果分析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