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地质类专业实施教考分离的实践探索
2018-01-29左琼华程先锋齐武福朱婉明
左琼华+程先锋+齐武福+朱婉明
摘 要 文章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实施教考分离的情况为基础,阐述与职业教育做得较好的德国相比,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的办学制度下,为提高教学质量,在考试模式上致力推行“教考分离”制度,但在实施过程还存在缺乏一系列独立的、有影响力的认证机构、师资力量良莠不均、“教考分离”还未能真正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思路等问题,以此相关提出了完善教考分离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教考分离 地质类专业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57
Abstract Compared with preferabl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a lo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mplementing school running system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To improve quality of teaching,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a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ase study of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of geological majors in Yunnan Land 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dependent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unevenness of teacher resource, failure of embodying the newest idea and thought of educational reform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improvement approaches come forward to consummat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Keywords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geological majors; problems; improvement approach
所谓“教考分离”,是指任课教师只负责所教课程的教学,而不负责出该门课程的考题,评卷和成绩分析也均由其他教师负责,其目标是保证公平、公正、客观。这样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确保学生成绩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促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和实行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学生既要在学校接受专业及文化素质的教育,又要在企事业单位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此环境下,如何检验职业教育的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当前,教考分离不失为客观、公正地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为此,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环境地质学院从2014-2015学年上学期开始最先对2014级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地质学基础”和“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两门必修课程实施了“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环境地质学院组织经验较为丰富的非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从任课教师出的试题库中抽出组合成两套试卷,统一考试,统一评卷。在取得试点经验后,下学期在学院全面推开,所有必修课程都实行了教考分离,每门课程都由任课教师编写一套保质保量的试题库及相应的教考分离成果文件进行教考分离考核评价。这样一来,教风、学风和考风都有了明显好转,出现了教师重教、学生重学的良好局面。目前,这种模式已推广到整个学校,2016级所有课程均采用“教考分离”考核模式, 2015级部分课程也实行了教考分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职业教育做得较好的德国相比,实行教考分离还存在许多不足。
1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及“教考分离”制度
德国在全球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其职业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国家立法、校企合作共建的“双元制”办学制度。即学生在学校接受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企业制订培训计划,为培训提供基地和经费等,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很好地做到学以致用,进而保证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有两个突出特点:
(1)每门课程的专业能力考核采用严格的“教考分离”制度。德国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的课程考核是围绕着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目标进行的,学生一门课程的成绩就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部分组成。专业能力成绩由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成绩组成,二者各占一半。具体考核是按照学习过程中的考试(约占25%~40%)和期末考试(约占75%—60%)来进行的,期末考试采用的就是“考教分离”模式,由德国工商协会或企业协会认定的考试委员会出题,考核范围包括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在企业所学习的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由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两部分来确定。
(2)毕业考核也是采用严格的“教考分离”制度。学生的毕业考核必须同时通过学校组织的学术评价考试和德国工商协会(IHK)组织的职业资格认证,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无论是课程考核还是毕业考核都由行业协会承担,考试内容以行业要求为准,而不是以具体授课内容为依据。同一科目的考试在同一时间进行,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分,这样就确保了考试的实效性和公正性。德国职业教育的“教考分离”制度得到了德国国家立法的支持,其《职业教育法》中对各种职业教育的考核标准和实施程序都进行了严格、具体的规定。按照规定,各种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只负责日常教学活动,而学业能力考核都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门或工商协会负责组织,并接受严格的监督和审查。endprint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教考分离”模式存在的不足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考试模式上,致力于推行“教考分离”制度,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实施过程尚存在诸多问题。
(1)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认证机构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认证的体系,各门课程的考核及毕业考试制度无法做到教考分离。
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成立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指导,对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但我国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认证机构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认证的体系,即使有,也是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相脱节的,如地质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前都必须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如学生要获得地质勘查工、水文地质工等资格证,就准予毕业,但这些职业资格证往往含金量不高,只要参加考试一般都可以过关,且用人单位根本不重视、不需要此证,对人才的评价、认可还是采用目前通用的工程系列的职称评聘来进行评价管理。
当前,国家正在推行的由住建部颁发的“编录员证”、“描述员证”、“制图员证”、“施工员证”、“项目经理证”等在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倍受重视和亲睐,参加这些考试的要求是必须有二年及其以上工作经验,而学校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这种考试,这就与用人单位脱节。“订单式培养”也只停留在少数层面上,大多数企业和院校之间没有找到双赢的平衡点,没有广泛开展,因此,企业参与课程考核及毕业考核的积极性不高,仅限于学校内部自己进行。
(2)师资力量良莠不均,全面实施教考分离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失去了“教考分离”的根本意义。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许多院校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生师比过高,导致有些课程只有一位老师在教,有些课程虽然有多个老师在上课,但多数为年轻教师,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都有待提高。在工作量大幅增加、教学经验又不足的情况下,教师疲于应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能认真上完一节课就不错了,根本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建立、运行、完善试题库及相关考核成果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实施“教考分离”往往容易流于形式,也就失去了教考分离的根本所在。
再者,由任课教师建立试题库,由他人审题并组卷,抽取其中一份作为正考卷。这种模式看似能较好地达到教考分离的效果,但该模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组卷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否则将难以指出所审试卷存在的问题,重组的试卷可能还没有原试卷科学、合理。其次,由于各门课程的师资力量不均,有些课程只有一名教师在上,在命题时难于保证每套试卷的质量,存在试题内容重复性大,题型单一,命题数量过少等问题。再次,不管如何组题,题目还是全部由任课教师命制,任课教师在复习阶段强调考试相关内容的现象仍然难以避免。
(3)高职院校“教考分离”还未能真正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思路。
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能力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方式,使学生成为课程的真正主角,全程参与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改变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念。而“教考分离”主要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评价,对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评价还很难做到,特别是在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学生成绩,更是难以把控。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地质类专业的“矿物、岩石肉眼鉴定”等课程,也只能由任课教师出题准备好标本给学生考核,无法让其他非任课教师代替。虽然有对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但教师的责任心、师德将影响到学生考核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难以真正检验出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
3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教考分离”的措施
针对上述不足,在借鉴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考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亟需进一步修改、完善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考分离”制度。
3.1 在国家層面,成立第三方行业协会考核机构,负责考试
学校或培训单位只负责授课,行业协会以行业要求为准,承担课程考核和毕业考核,希望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成立行业协会考核机构,负责考试。
3.2 在学校层面,要加强教考分离配套制度及考试委员会的建设
(1)要成立由教务处、二级院系、任课教师在内的教学团队组成的考试委员会,参与出题组卷的教师必须熟知该门课程知识及技能技术要点,有较强的责任心,具备组卷、评阅、审查能力,保密观念强。其次,要建立与教考分离相关的一整套文件,包括出题原则、程序,试题的范围、题型、难度、题量等等,以确保教考分离的顺利实施。
(2)组织教学团队,建立完善的试题库。建立完善的试题库是实施教考分离的重要保证。所有考试课程都应建立试题库,试题库要由包括任课教师在内的教学团队共同参与,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建设。试题库要覆盖课程所有的知识要点及技能技术要点,组卷要随机,要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同时,电子试题库要方便操作,随时调整难易程度。试题库建设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命题—计算机输入—组题—审卷—考试—评阅—分析、修正试题。另外,教务处还应组织研究计算机管理软件,该软件要具有随机组卷、打印试卷、评卷、统计分析、维护修改等多种功能。建立的试题库不但要为学生考试服务,还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如单元练习等。在使用中及时反馈信息,不断修改、补充完善试题库。
(3)选择有代表性的课程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行教考分离。建设一个好的试题库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繁重的工程。在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有限,各项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应分重点、分阶段有步骤的选择一些教学内容相对稳定、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进行第一阶段的教考分离。在实施过程中,教务处要对命题的方法、质量及考试各环节进行及时指导、严格把关,总结经验,以便对下一阶段其他课程的教考分离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对一些新开设的、师资力量较弱的课程以及正在整合改革的课程则不必急于推行教考分离。
(4)课程的实践技能也可采用教考分离的模式进行。对课程的实践技能也可以采用教考分离模式,可由非任课的专业老师带学生到实训场地或生产现场操作考核,或拟定实验设计、课题、小论文等让学生去完成,由其他老师评定成绩等。如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地质类专业的“矿物、岩石肉眼鉴定”考核,就是让非任课的专业老师随机抽取几块矿物、岩石手标本让学生进行肉眼识别等,该门课程的总成绩由理论成绩(30%)+实践成绩(30%)+过程成绩(40%)三部分组成,考试成绩更为客观公正。
(5)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对教考分离的认识。加强专业教师及考务人员的培训,更新观念,改变“教考分离”就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不尊重等错误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要搞好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被企业认可,教考分离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要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学习业务,与进俱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为试题库建设和教考分离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教考分离的顺利实施。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职教研究会职教科研课题立项项目(GTZJ-2015-21)
参考文献
[1] 王贤.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核体系构建的启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9):132-134.
[2] 汪晓莺.德国职业教育考试模式的变革与发展[J].教育评论,2006(1):32-35.
[3] 李靖环.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党史博采(理论),2007(1):24-26.
[4] 王妙.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创新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51-53.
[5] 董必辉,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6(9):14-16.
[6] 姜大源.职业教学研究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92.
[7] 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19.
[8] 梁伟,卢远.高职教学评价改革中教考分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1):36-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