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养殖废水源分离技术的应用
2018-01-29杨丹
摘要:本文以分散养殖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农村分散养殖废水的排放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在掌握其排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的经济情况、自然环境、流体力学、工程学的原理,采用了间歇式交错流液液分离装置,将尿液和冲洗水进行分离,从源头上削减了分散养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负荷。
关键词:分散式养殖废水;源分离技术
0 前言
我国现存在很多小规模的养殖基地,由于地方分散偏远,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污染治理方式的落后,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针对分散养殖废水排水体系的存在的问题,从废水排放源着手,采用源分离技术,该技术将养殖废水中的固体残渣、尿液、冲洗水进行有效地分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污染物负荷,而且简化了后续的废水处理工艺,最重要的是减少了养殖废水处理的成本,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污水处理可持续运行。源分离技术具有低投资、低耗能、易管理的特点,运用到处理农村分散养殖废水工艺中是颇具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
1 水质特点
农村分散养殖废水的水量、污染物質的成分、污染物浓度主要与当地村民的词养方式、生产管理水平和冲洗所用的水量有关,除此之外废水水质还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清粪方式等多面的影响。农村分散养殖废水一般由尿液、部分或全部粪便、饲料残渣和冲洗水等构成,其主要特点为:(1)废水中含有部分粪尿,物质量高、悬浮物浓度高、色度较深,氧氮浓度很高,并含有很多的致病微生物。(2)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使废水表现出很高的BOD5、COD、SS等。此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但废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性较好。(3)废水中的固体残査主要为有机物质,如不进行有效固液分离,就会增加后续处理负荷,处理较为困难,影响处理效果。(4)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尤其是南方丘陵地区,使得养殖废水的集中处理受到限制,只能就地处理,但由于缺乏适宜的技术,存在随意堆放、处理多数未达标的现象,造成污染较为严重,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之一。废水中念有大量的淋溶性很强的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氮、磷营养元素及其他一些物质,如果不对这些物质进行适当的处理,它们就会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到地表水体里面,通过土壤渗滤作用进入地下水层或是在土壤层中积累,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甚至使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从而导致水体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目前常见的清粪方式有三种,分别为水冲粪工艺、水泡粪工艺和干清粪工艺,下面是各类养殖场水质指标的平均值。
表1 三种清粪工艺耗水及处理后水质指标
如采用干清粪分离,既节约用水,其水质负荷也较水冲粪、水泡粪低许多。由于冲洗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即与尿液相比,冲洗水流量集中且水量大,同时,可考虑进一步分离尿液和冲洗水,将分离的粪便堆肥,尿液进入有机肥化生物垫料池,只对冲洗水进行后续处理。既能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负荷浓度,使其易于处理,经济上又有效。
2 固液分离
结合废水的特点,考虑从污染物产生的源头上进行分离,首先对农户的自建养舍进行改造,采用干清粪工艺冲洗,本研究为了保证固、液污染物的分离效果,首先对养舍进行了改造,铺上微缝地板,地板铺设时带有一定坡度,地板上有细小的缝隙,尿液和冲洗水可以透过缝隙流入地板下的排水暗渠,大部分粪便则被阻挡在微缝地板上,通过人工的定期清扫并汇集至排粪管道,并且将垫料层挪至户外,垫料层上方设置雨棚。生物垫料池底部设置导流沟槽,快速排出积存液体,保证对垫料层湿度要求。分离出来的部分液体投入农户的家用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供农户家庭烧火做饭用。剩余的粪便则通过排粪管道排至舍外的生物有机肥料池中。地下的暗渠还设有10%-15%的坡度,以便于尿液或冲洗水汇集出流,最后流向废水收集系统。养舍所用的微缝地板断面形状为矩形,采用混凝土制作,缝隙宽度大约为6mm,基本可以达到不漏粪的效果。尿液和冲洗水可以从缝隙处顺利流下,而粪便则滞留在地板上面。
3 交错流液液分离
根据尿液和冲洗水状态下的流量不同,间歇式液液分离装置利用冲洗水的瞬时性、流量大和冲击力大等排放特征,使得在冲洗时,隔板由于水流冲击力的作用而由竖直转为水平,且其大小正好将收集尿液的池口挡上,使冲洗水顺着隔板流入生物-生态处理耦合系统;当停止冲洗时,隔板自行复位,含有高浓度污染成分的尿液流入生物垫料池,作为制作有机肥。
4 结语
根据农村分散养殖废水的排放特征,从污染物产生的源头入手,将源分离技术创造性地运用到农村分散养殖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了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经过源分离技术后,分散式养殖废水COD、TN、TP、NH4+-N浓度平均值为1500mg/L、475mg/L、23mg/L、430mg/L。源分离后冲洗水与混合废水相比COD、TN、TP、NH4+-N明显缩减。经过源分离技术处理,不仅大大降低了废水中的污染物负荷,使后续的废水处理装置可以在较好的条件下运行,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废水处理的费用,减轻了当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使污水处理设施在农村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郝晓地,衣兰凯,仇付国.源分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2):1-7.
[2]郑向勇,叶海仁,程天行,等.源分离尿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2,38(12):16-20.
[3]董瑞海,顾宝群,张博雄,郭秋卯.基于源分离的农村污水生态治理模式与技术[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06):209-212.
[4]作者简介:杨丹(1991.09--)女,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学历,专业:市政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