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民警校应用研究

2018-01-29周锋

科教导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校

周锋

摘 要 本文在对国内外公民警校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结合公民警校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与人格塑造的作用分析,尝试提出将公民警校实践运用于高校的教育模式,整合现有公安院校师资资源与社会体育产业资源,建立大学生公民警校,以期有助于创新普通高校安全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公民警校 安全教育 高校 教育课程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zens in the police academy,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citizen police academ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ersonality, try to put forward the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use the citizen police academy education mode, the integration of existing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teachers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of sports industry,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itizen police academy, in order to help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safety educa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legal awareness,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itizen police academy; security education; college; educational courses innovative practice

據统计,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率约为17%。因此,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也不得不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的应用研究便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基于湖南警察学院的师资资源,建立大学生公民警校,设置系统课程,以探索公民警校的新内涵与新外延。

1公民警校定义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公民警校—— CPA(Citizen Police Academy)。最初起源于英国,发展壮大于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CPA是美国社区导向警务与英国“警察夜校”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推行社区警务战略、改善警民关系之新举措,它通常被界定为由执法机构创建的旨在提高公众必要的安全防范技能并教育公众认知警察工作的一项战略规划。这种模式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针对于青少年的少年警校也日臻完善。

在中国,公民警校起步较晚,2010年,上海市依托上海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资源,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建公民警校的社区警务尝试与创新,这也标志着中国公民警校的正式起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公民警校在组织架构搭建、运行机制设计、培训学员招募、受众人群定位、地区发展差异等方面依旧还有许多不足。可谓任重道远,尚需砥砺前行。

2大学生公民警校创建的可行性

2.1 创新教育课程,自主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大学生作为潮流信息的先行接受者,不仅在心理上受到外界纷繁的信息冲击,在身体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亚健康状态。然而许多高校由于没有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安全教育体制,普遍存在零散、无序、成效低的教育问题,不仅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厌恶抵触情绪。因此大学生公民警校应运而生,为避免理论课程的枯燥单一,培训课程采用情景化创设与条理化、整合化内容设计,使大学生能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并自觉动手处理紧急事件。如:通过消防演练、擒拿格斗、突发事件的人身安全防范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提高其防卫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2 强化警民交流,推动开展法制教育

面对当今大学生高发频发的暴力犯罪事件,大学生公民警校的建立成为了急切所需。一则,由身着警服的警校优秀教师前往授课,相比较普通安全教育更具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在警民相互交流中,通过各种特色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了解并支持警方工作,增进理解与信任;二则,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全方面提高学员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降低高校犯罪率,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2.3 实行强强联合,增强培训的专业性与科技感

大学生公民警校意在整合警校与社会体育产业独特资源,强强联合,将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专门项目进行管理和培训。一方面,由警校负责学员全程管理,聘请警院优秀教师开展授课工作,充分利用警校独特科技与信息资源,使学生在新奇中成长、在竞赛中学习。另一方面,随着全民体育意识的逐步增强,体育产业也如火如荼的发展。本项目可整合社会体育产业资源,引进市场机制,共同开展竞赛演习、拓展宣传等活动。不仅能解决公民警校开展资金短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社会体育产业全民化发展。endprint

3应用研究案例

与此同时,为测试大学生公民警校的有效性,本项目利用湖南警察学院特有师资资源,在对院校500名普通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从中抽取50名学生参与大学生公民警校首次培訓。

3.1 培训前调查问卷

为切实掌握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数据,知晓大学生对公民警校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本项目对湖南警察学院普通专业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的填写对象主要是我校普通专业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的学生,其中大一新生约占32%;大二学生占31%;大三学生占27%。调查中,大学生反映:已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学校资源设备匮乏、授课理论化等因素,一直没有系统化学习安全知识,面对紧急问题不能灵活处置。但是,大学生参与公民警校的积极性极高,普遍反映希望建立有趣的、多样化的、系统的安全培训课程,其中希望者占到92.5%,且男女喜好度相差不大,女生略高。因此,为回应被调查学生的普遍诉求,本项目诚邀湖南警察学院7位优秀老师开展了公民警校第一期培训课程,项目进入实践第二阶段。

3.2 培训课程设计及其开展(见表1)

3.3 效果分析及反馈

经过为期一周的警校培训,学员的精神风貌明显改善,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通过培训过集中访谈及调查问卷,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培训前后调查问题及答案进行比对分析,最终量化成数据(表略),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经历公民警校培训之后,对警察有更高的正面评价,与警察沟通合作的意愿也大大提升,而且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与安全防范意识。

4 大学生公民警校的发展方向

4.1 充分利用资源,整合融资渠道

本项目之所以特定大学生单一的受众群体,其一是基于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迫切需求;其二是为了避免公民警校受众面定位不明晰的弊端。但每个受众群体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也存在着不同的需求与知识基础,而警务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大学生公民警校除了申请政府补助,同时也要学会自我补给。目前,我国省级公安机关办有本(专)科公安院校,地市级公安机关也建有专门的培训基地,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依托并利用的有效资源。同时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开展竞赛活动,与社会体育产业达成合作,在宣传安全知识的同时,激发学员潜力,树立竞争标杆,以满足公民警校常态化运行。

4.2 开拓网络渠道,扩大培训效益

为适应时代潮流,大学生公民警校将在后期开拓网络渠道,组建网上公民警校,开设微博、微信及网络论坛,吸引公众注意力,将线下培训日常录制剪辑成精品课程发布于网络,传播警察文化;宣扬警务理念。扩大大学生公民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各大高校大学生提供安全教育的开放式平台。

4.3 互动式情境创设,注重课程实效性

其一,大学生公民警校的授课方式应采取情境式创设模式,如:针对某一现实问题,可分组进行辩论式探讨,在恰当且生动的情境氛围带领学生自主思考,设身处地地探讨解决方法。

其二,课程内容应丰富化,从激发大学生兴趣出发,前后衔接,连成体系,针对学员的培养能力点,分模块地设计课程门类。并结合讲授、实践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员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5结束语

实践证明,将这一模式着眼于大学生群体,同样也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大学生公民警校的建立,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公安院校的特有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真正地使大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另一方面,警察专业的知识与严格的纪律意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技能,同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与警察的沟通交流,强化并激发大学生维护社会治安、防范犯罪侵害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警察学院校级课题(2014YB09,公民警校项目建设初探——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高校
浅谈初中校园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