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几点思考

2018-01-29王荔吕超

科教导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大学生对策

王荔+吕超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得知目前在高职院校订单班中存在着法律常识缺乏、法律意识淡漠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重培养,优化校园法制教育;重引导,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重合力,营造“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意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05

Abstrac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learned that at pres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rder class exists in the lack of legal knowledge, legal consciousnes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aspects: cultivating, optimizing the campus legal education; heavy guidance,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self cultivation; heavy force, creating a "three-in-one" leg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countermeasures

在全球矚目的中共十九大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判断、新思想,成为报告中的闪亮“音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十九大将拉开崭新的依法治国帷幕。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先进代表,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法律素养的高低同国家法治水平间存在着直接性的关联,促进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不仅是时代发展、历史演进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1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为真实了解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本课题组设计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知识调查”问卷,对本市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270份,收回268份,回收率为99.25%。调样中学科分布为:文科177份,理科91份,分别占65.56%、34.44%;年级分布为:一年级166份,二年级54份,三年级35份,四年级13人,分别占61.94%,20.14%,13.05%,4.87%。并且,为尽量规避因错答、误答而导致的偏差,增加一手资料的获取量,还结合访谈法进行调查,以校辅导员、各级管理者以及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就各方面情况进行系统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能符合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标准。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也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1)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均停留在法律心理层面,大都是基于个体的主观认知,法律知识残缺,部分常用法律常识理解有偏差。调查中仅有6.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了解法律知识,绝大部分认为只是一般了解;甚至在“刑法规定应负刑事责任的最低法定年龄是14岁”这样的常识性问题上正确率不足两成。(2)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待法律态度消极,觉得只要自己不犯罪,法律就与己无关,缺乏法律保护意识。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仍有近一成学生不会寻求法律救助,选择私了或忍受。(3)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获取渠道需要优化。虽然大学生对通过非规范化渠道而积累的法律知识存在质疑,然而依然有部分学生将其作为关键性的法律知识获取渠道,占33.11%,这种以讹传讹的法律知识传播方式值得警惕。

大学生有知识并不代表有法律知识,有思想并不代表有法律意识。面对现状,需要有效的对策来破解难题,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2 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2.1 重培养,优化校园法制教育

(1)依法治校,创建校园法制环境。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弱同学校法治水平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这就对学校提出了“依法治校”的要求,始终围绕着“依法治校”的原则,促进学校法治管理以及教育力度的逐步提升。对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政策规范进行建立与完善,并保证其贯彻落实,不断强化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秩序性与法制性,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在政策规定制定过程中,学校应始终以学生的根本权益为中心,顺应国家的政策法律,不得制定同国家法律法规相背离的规定,尤其是对于违规学生的处理而言,应始终围绕公平、公正的原则,坚决杜绝因人而异、因人而改的情况发生,进而为学生打造更为优质的校园法制环境。不仅如此,为保护学生的根本权益不受侵害,学校应尽快建立完善申诉机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倡导学生通过申诉的方式保证个体权益不受侵害。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法治氛围。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必须以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作为根基。学校还应当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构建民主、平等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师生的校园事务管理积极性,并切实参与其中,营造“民主参与、依法治校”的法治格局,使现代民主观念及精神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扬,以法律文化的导向性与规范性为依托,对大学生品行进行更好的约束,从根本上切断其违法违规价值理念与行为的发生途径。还应通过社会公德教育逐步增强受教育者的法律意识,应建立积极向上的、同时代环境相吻合的校园文化,并使其逐步内化成学生的人生指南、行为规范与道德标杆。endprint

(3)推进学校法制教育改革。一是促进内容多元化的提升。法制教育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基础性法律理论的宣讲与传授,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与学生关联性更强的、极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法律问题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无形中引导学生的法律思维,进而塑造遵纪守法的好品格。二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法律学科不仅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同时还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实践性,片面强调法律条文的宣讲,不辅以客观性案例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但通过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改善法律教学的效果。

(4)增强法律教育实践环节。课余时间学校应积极举办同法律知识应用相关的活动形式,包括知识竞答、法律知识辩论赛、模拟法庭等等,不断强化学生关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兴趣。邀请公检法人员积极参与到学校法律教育过程中,面向学生组织专向性的讲座以及座谈会等活动。还可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使法律教育从课堂转移到课外,比如参观监狱、深入法庭旁听案件处理、学生面向社会开展普法活动等等,甚至可同当地的公检法等部门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参观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切实参与其中,感知法律文化之精深,通过法律活动的参与切实调动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积极性。

(5)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发展有着极为显著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了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发生。通过调查心理学家了解到,近年大学生犯罪率之所以持续走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心理发展不稳定、法律意识缺失或缺乏。这就决定着学校应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格。应逐步落实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与运用,持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警体制。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仅要面向学生群体开展同质化的教育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同时代环境更为吻合的心理适应能力;还能结合个别学生的客观情况提供更为专业的教育,通过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尽量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有效控制其反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

2.2 重引导,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有赖于个人的自觉行为,应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2.1 主动获取法律知识

现代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想要真正融入社会,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大学生应自主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并据此建立法律至上的理念,促进权利意识的逐步强化。校内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从个体的客观情况入手,同专业特征相结合,进行法律选修课的选择。从除法律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学生角度来讲,无需对法律理论建立起多么深刻的了解,然而常识性的法律内容还应必须掌握,除此,还应重点加强学习与大学生专业、权益密切联系的法律知识。

2.2.2 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意识的提升还应帮助学生懂得通过法律来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一,大学生应掌握正确的寻求法律帮助的方式。如果遭受权益侵害可积极维权,比如向有关部门进行问题反映,采取以仲裁为代表的各类举措进行争端的有效处理。然而假如通过此类诉讼外手段维权失败时,可选择走法律途径来保护个人权益,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此为维权的最规范、最高效、最权威的办法。第二,大学生在维权过程中还应规避对他人基本权益的侵害,始终不忘个人所承担的国家义务、集体义务以及对他人的义务,并坚决履行。只有对他人权利给予了应有的尊重,他人应尽的义务才能得到更好的履行,进而妥善维护个人权益不受侵害。

2.2.3 使學生干部以及社团价值得到全面施展

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性以及普遍性组织单位即班级。班干部应充分发挥个体在班级内的价值,积极团结同学、组织同学,促进班级建设的逐步强化,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班会等,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法律学习热情。不仅如此,学生还可遵照个人意愿积极参与法律社团:(1)以辩论协会为代表的专业性法律社团;(2)包括普法协会在内的服务型法律社团;(3)比如侦查技术爱好者协会等的技能创新型社团。以社团为单位通过技能培训以及教育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法律学习活动之中,促进学生实践性的逐步提升。

2.2.4 创设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加强班风建设,比如开展“创先争优班级”系列活动。对非规范性教育形式给予更强的关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通过心理感染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热情,进而积极参与其中。首先,在学生中打造榜样力量,通过典型激励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热情。其次,从一点一滴做起,重视大学生行为,乃至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细节,培养大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教育的习惯;第三,通过必要形式保障学生法律学习需求的满足,尽量为学生打造更为优质的法律学习环境。

2.3 重合力,营造“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环境

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讲,家庭、学校甚至于社会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只有从学校教育入手,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打造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教育格局,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第一,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关键性场所,学校应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入手真正重视学生的法律教育活动,追求最大化的大数据资源利用率,通过互联网将法律知识传递给学生,借助丰富的具体案例使学生切实参与其中,尽量提升学生的法律信仰以及法制活动参与积极性。第二,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发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一个合格的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更为健康、更加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对孩子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到思维层面,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第三,国家应全面推进相关法律的建立,强化法律之权威,积极推进法制建设,使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强化的法律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营造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10-18.

[2] 周慧.高职高专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

[3] 翟宇.浅谈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4).

[4] 徐明.大学生应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N].光明日报,2014-03-20(7).

[5] 申自强.新时期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6] 何冬莉.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12).

[7] 滕怀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8] 周静.试析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9] 康晗等.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7(2).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大学生对策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