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棵快乐成长的树

2018-01-29刘金艳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新课改课堂

摘 要:新教改山呼海啸、轰轰烈烈地走过了十多年,其中不乏卓有成效的,他们把新教改进行得风生水起、活色生香;但更多的我认为是邯郸学步,不仅没有学会别人的长处,反而把自己的很多成功的经验弄得面目全非,这种从众的、亦步亦趋的做法让新教改足陷泥淖,走进了死胡同。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当我们走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一转身却又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键词:寓教于乐;课堂;新课改

我们在教学这块园地里摸爬滚打,渐渐地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怎样的教改,它的核心都是要让学生成为一棵快乐成长的树。快乐本是生活的真谛,人活着如果不是快乐的、幸福的,那就谈不上是踩踏在生活这块土地上。一个学生无论老师怎么样教,他怎么样学,如果他没有感到充实和快乐,那么任何华丽美好的教改也都是飞机上放大炮响得高,而没有丝毫的实用价值。

怎么样让学生做一棵快乐成长的树呢?

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寓教于乐。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乐学了,轻松地愉快地学了,才能感到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乐趣,才不会整天感到压力山大,任务石重。我们想一想,如果每个学生都把学习知识当做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那我们教师还需要每天苦口婆心吗?还需要每天蜡烛成灰吗?有的老师经常感慨“课堂啊,这是一潭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一丝涟漪。”我们在怨天尤人时,我们在牢骚满腹时,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的教学是一缕春风吗?是一缕沁人心脾寓教于乐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春风吗?寓教于乐,让学生如坐春风,首先要营造一个平等而快乐的课堂气氛,教师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谈心,不要总是一副师道尊严,高高在上,故意让学生对你望而生畏,这样课堂上的学生就是噤若寒蝉了。教育家魏书生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了,就先进了,先进了,就提拔了。”轻松上课,幽默上课,甚至是不掩饰自己的缺点的本真课堂,于人于己也都是一件好事。课堂气氛轻松了,学生活跃了,他才能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心里想知道的或者是不懂的,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传道授业、释疑解难。我们不要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一讲到底,想当然地把自己预设的一套强加给学生,这样做只能是事倍而功不能半。张载说:“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而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无论传统的现代的还是教之目的不就是使之纳吗?不管你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让学生接受了知道了,解难释疑了,就是成功的课堂,就是给了那棵正在成长的树以天光云影、阳光空气了。其次,寓教于乐,还有个方法问题,课堂教学虽是教无常法,但也是有规可循的,我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方法,但一定要是一种能让你的学生认可并好之而不厌的方法。数理化的老师讲题要深入而浅出,思维缜密而易懂易明,语文课堂要多姿多彩、如诗如画、如歌如舞,有时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学生乐此不疲、忍俊不禁。每一位教师都要把寻找一条适用的让学生受益的教学方法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方法对了教学工作就事半功倍了,那棵树就可以汲取知识的养分而快乐地成长了。

第二、让学生做一棵快乐成长的树,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学习的主人,生存的主人。

一个人有“内求”才是幸福的,有一位诗人写了这么一句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如果他的本心拒绝盛放,那么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啊!任何一种生活的快乐都源于得,学得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就充实了,充实了,就幸福了。如果学生不是自己学习求知的主人,而是被推着前进的,他就是被外需了,他就会像蜗牛一样背着沉沉的壳,步履维艰。每天被鞭打着的学生何来幸福可言呢?一棵树只有让它自然生长,它才会欣欣向荣,欢腾着向上。教师今天松土,明天移根,想要揠苗助长,结果却事与愿违。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力所能及,这样持之以恒,积跬步而至千里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就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弄懂知识,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学生有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和主见,教师绝不能扼杀了他们思想的火花。学生可以自己留作业,可以自己批改作业,自己给自己评分。基础次一点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题目的难易度,从基础开始,不抛弃不放弃,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这样他们也就有了自己的“内求”,学习生活就快乐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事物的真谛。教师很多时候只能是做一个抛砖引玉的领头人。另外,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还要引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思考,爱迪生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靠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真知灼见,多来自多思善疑。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前人的经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营造思维活跃的课堂,不要总是让你的学生成为你思想的传声筒。养成了思考的习惯,才能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生存的主人,才能不随波逐流,才能立场坚定、思想笃厚,这样的人不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吗?布莱希特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请让你的学生拥抱这种乐趣吧。

让学生做一棵快乐成长的树,无论将来他们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平凡的小树。只要他们快乐了,他们就会成长,他们就一定是一棵有用的树。新教改的意义何在?我想意义就在此吧。

作者简介:

刘金艳,湖南省衡阳地区常宁一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新课改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