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MOOC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2018-01-29邓瑜健
邓瑜健
【摘要】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不断推进,MOOC近年来已成为传统教育领域的颠覆性革新。文章通过了解MOOC的由来,分析其具有规模化、开放性、在线化、课程化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对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评估方式、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而为我国高校、教师提供应对挑战的对策。
【关键词】MOOC;主要特征;挑战;对策
一、MOOC的由来
MOOC是“大众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它的发展分别经历了孕育、萌芽和发展三个时期。最早孕育在1989年,美国凤凰城大学就开始推行在线学位计划,1991年授予首批在线MBA学位。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提出开放教育资源,即向学习者提供的可被自由免费查阅、参考或应用的各种教育类资源。随后进入了萌芽期,2005年,全球各国高校的开放课件联盟相继成立。2008年,针对开设的“关联主义与关联知识”课程,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国家通识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的布莱恩·亚历山大首创了MOOC这一术语。2011年秋MOOC得到大力发展,由斯坦福大学的巴斯蒂安·图伦在萨尔曼·可汗创办的可汗学院免费提供网络课程的影响下,彼得·诺维格与大卫·史蒂文斯、迈克·索科尔斯基联合创办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在线课程供应平台Udacity(在线大学)。2012年,英国开放大学联合20所大学共同组建的Futurelearn、澳大利亚开放大学发起的Open2Study、德国的iversity、日本的Schoo,巴西的Veduca纷纷涌现。
二、MOOC的主要特征
(一)规模化
大规模体现在参与对象的数量上。学生规模上,从MOOC平台的注册人数来看,截至2013年7月,Coursera的注册人数超过400万,Udacity的注册人数超过100万,edX的注册人数超过90万。高校规模上,Coursera选择的合作对象是每年最新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排名前5%的学校。截至2013年7月,全球共有83所高校和机构加盟Coursera平台。同时,大量的教师以团队方式参与课程教学,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课件,适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有效互动,引导在线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已经有大量的网络课程可供选择。截至2013年7月,全球最大的网络课程联盟Coursera共享了408门课程,分别为人文、教育、健康与社会、生命科学、商业及管理、信息技术、经济与金融、自然科学等各类在线课程。
(二)开放性
100年前,杜威指出,教育中一切的浪费都是由于彼此的隔离。MOOC的开放性教育理念则将击破这种隔离。
首先,体现在对学习对象的全面开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史静寰教授精辟地概述道:“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线条件,鼠标轻点,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轻易地学习一流大学和大师的课程;网络连通,不论阶层、肤色,各个人种都可以和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人们多年来梦想的教育形态——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即时得到学习反馈,在MOOCs教育平台上似乎有可能成为现实。”
其次,体现在教学与学习形式的开放性。几乎MOOC平台的每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由于开放性而十分激烈。据统计,MOOCs利用Wiki、YouTube、Google、Facebook、微博以及其他软件和云服务来促进讨论、创建和分享视频等活动。
再次,体现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开放性。有学者将开放教育资源划分为三个类型:开放的内容与资源、开源的软件与工具、开放的协议与策略。2012年9月,Google就开放了Course Builder源代碼,并向全球推介使用这个工具包创建MOOC课程。
(三)在线化
在线首先是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这种快速架设在线课程的方式,甚至可以运用到救灾援助等紧迫式学习环境中,便于随时随地组织学员展开学习。其次,在线意味着学习者只要具备上线条件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及时得到学习的反馈。此外,在线课程可以适时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以便探讨学习与认知的规律。
(四)课程化
首先,课程的组织方式上呈现“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外的时间从过去做作业“翻转”为现在在线或线下自学教师预录的教学内容,并针对学习疑虑提问;学生在课堂内的时间从过去消极接收教师讲授的知识“翻转”为现在学生互动讨论或由教师引导进行问题答疑。这种学习模式便于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
其次,在课程的内容上强调跨学科重组。各个专业领域的教育者可以将先行编制的多样化的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料上传到MOOC平台。同时,大量的学习者在课程的学习方式上强调众包交互,可以按照一定的学习意义与目的进行重新整合,聚集成为具有不同学习目标的学习单元集,实现课程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在课程评价方式上强调学生互评。有研究表明,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业与教师批改作业的分数在统计意义上几近吻合。因此,在一个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面对海量的学生作业,学生互评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程评价策略。
三、MOOC对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提出的挑战
(一)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
MOOC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体现在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知识、能力水平自行把握学习进度,选择学习环境,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以edX为例,该平台将网络课程中学习方式自由、学习个性化等优势与传统课堂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小组合作以及研讨等优势结合起来,彼此取长补短,更能够凸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认知能力。因此,MOOC所倡导的以“学”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对采用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endprint
(二)对高校教学评估方式的挑战
MOOC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革新体现在具体评价方式与课程认证两个方面。在评价方式上,美国三大平台都利用同辈评价或软件评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第一时间的反馈,同时开放课程论坛作为学生与教师、助教,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在课程认证上,MOOC的创新点在于它可以为完成课程的学生提供正式认证,或者得到大学认可的学分,甚至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互认。这对于大量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接受常规大学教育的学习者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三)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挑战
在MOOC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MOOC课程内容以模块化为主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被分割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并且在课程中贯穿了很多小测验。这样的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MOOC通过网络技术使教学内容实现了理论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MOOC的出现,一方面在课程设计上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由于MOOC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很容易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比较,因此教师需要从整体上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四、应对MOOC挑战的对策
MOOC以强劲势头袭来,“传统大学消亡论”甚嚣尘上。MOOC一方面给大学教师敲响了警钟,即该如何重新开启失去知识垄断性的教师职业生涯。另一方面为名校教师提供了公开比拼的擂台,这对于普通高校教师而言又是个巨大的考验。面对目前MOOC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我认为应从高校与教师两个方面应积极迎接挑战。
(一)学校方面
首先,大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引入網络支持教学互动与适应性评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MOOC“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课前在网上观看教学视频,这样教师就可以在面对面课堂上集中答疑和讨论问题。此类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值得高校大力推广。
其次,在课程体系的创新重构、数字化实验环境设计、多学科协同科研平台研发以及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应该做到数字化学习与e-Research两手抓,并且创建两者互相融合的平台,这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更有价值。
再次,要建立创新教育文化和灵活开放的管理体系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唯有适应信息化教育变革的大格局,才能快速追赶上国际先进教育。
(二)教师方面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基于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应从课堂、教师、学生和教材四个方面践行MOOC的教学理念。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要做好迎接信息化教育挑战的准备。
首先,要转变角色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学生的权威知识源,应该切实转变角色,从单纯的讲师变成教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要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为建设性学习服务。
其次,转换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
再次,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有效教学,进行协同知识创新。唯有积极迎接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挑战,才能开启更有创造力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王左利.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J].中国教育网络,2013(04):11-15.
[2]蔡文璇,汪琼.MOOC 2012 大事记[J].中国教育网络,2013(04):31-34.
[3]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