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018-01-29谭俊妮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终身学习高校教师

谭俊妮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到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评判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必须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刻反思和提高,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的奋斗目标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总结内省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终身学习

人生活在社会上,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社会之间,除了受到法律规定的约束以外,还需要道德来规范和约束。道德虽然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但是在调节人际关系的时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比法律的作用还要大。道德关系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高校教师作为人类职业的一种,其中也包含其自身固有的道德体系,区别于其他职业,形成了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其中既包括教师的内在品质修养,又包括教师的外在表现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教学和科研中的道德,当然还包括人际关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道德。

在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下,教师个人受到影响下,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所下滑。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也出现了偏差,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明显没有很好地彰显,包括平时的言谈举止、穿衣打扮以及对学生的态度等各个方面。高校教师不能只将教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更要树立一种育人观念,不仅要培养专业人才,更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开始追逐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最大化。过分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明显是不恰当的,这样就违背了教师这个职业本来的性质,并且此举也是一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特性,即奉献性和崇高性,任何背离这个职业特性的想法都不应该存在。那么,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一味地被动接受,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自主地成长与发展,严格地进行自我教育,从内心激发不断学习的动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校教师要想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首先树立职业道德理想,坚定职业道德信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学者说过:“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作為教师,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要注意自身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形象的塑造,因为教育活动的影响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产生。高校教师身处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不同的关系之间需要教师做出不同的道德选择。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都足够熟悉和了解,并认真备课。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守课堂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积极主动与学生探讨问题,帮学生答疑解惑,把自己的知识全方位地传递给学生。在科研活动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全面分析了解的基础上从事科研活动,对科研抱有敬畏之心,以诚实的态度对待科研,不弄虚作假,眼中不能只看到利益。在科研过程中,要力争做到深入地探索,不能钻牛角尖,同时又要讲求准确性和严谨性。此外,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共同完成科研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并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开展科研活动。高校教师还必须具备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修养。在社会关系中,高校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学会乐于助人,通情达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要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做到以身作则,将道德修养变成一种行为习惯。

二、深刻反思和提高,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与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不同的。一个人做出很小的一个举动,可以被认为这个人具有道德认知,但是不能判定这个人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因为他做出的举动可能是偶然的、一时的,他的行为与他的思想并未达成高度的统一,就不能说他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只有在感情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都有了深刻清晰的认识,才能算是具有道德修养。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满足了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如果教师没有这份道德修养,必定不会认真负责,必定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那么其工作质量将大打折扣,会危及到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自身下功夫,要注意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上,在道德信念的树立和道德意志的磨炼上,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高尚品格情操的塑造上,都要敢于反思不足,依据师德规范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道德评价、批判和调控,查漏补缺。

三、树立崇高的奋斗目标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首先树立崇高的目标,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挥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树立了远大崇高的目标,人就会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努力,就会创造出卓越的成绩。作为高校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要献身并奉献教育事业,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教学工作中始终抱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而且教师也会不断地追求自我的完善,有一种强有力的内在感召力,时刻督促着自身,要以严格要求的态度投身教育活动,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热爱学生,为学生的利益着想。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是真正做到了将个人利益和民族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追求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步进行,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endprint

四、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要不断充实提升自己才能在社会上获得立足之地,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找到生存发展之道。想要在未来的社会中不惧怕挑战和考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它是一个终身事业,教育教会人不断地完善充实提高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如何满足终身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明白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人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教育也处在不断变化和改进之中,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信息、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师要用不断更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站在时代科技的前沿来研究学术理论。高校教师不仅要用终身教育的观念来看待学生终身的、均衡的、可持續的发展,而且要通过自己持续不断地学习来不断地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高校教师肩负着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这意味着高校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答疑解惑,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的道德模范及行为上的楷模。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更要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不仅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更要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具有正义感,坚持公平公正,为学生解决学业和思想上的困惑,具备远大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时刻反思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

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需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有助于筑牢国家的精神长城,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国家不断发展强大的精神根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青年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需要正确的科学的价值指引,教师的行为规范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代社会需要专业精通的高素质人才,更需要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教师应该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综合素养,找准差距,敢于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弥补不足,真正做到在教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努力成为学生的道德表率。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总是在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下提高的,但是归根结底,需要教师在不断反省、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闰小柳,赵忠义.师德修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燕钧.教师伦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周之良.学为人师 行为示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修养终身学习高校教师
试论高校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修养问题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