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碎片化学习的高校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29韩曦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碎片化策略教学

韩曦英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信息碎片化越来越严重。文章分析了碎片化信息的特点,结合当前高校碎片化学习的情况,分析了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注意到了碎片化学习的一些弊端,提出在高校教学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避免。

关键词:碎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12-0095-03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碎片化”,我们每天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搜索引擎等等获得碎片化的信息,注意力更加分散。信息量如此之多,人们已经没有耐心进行深度的、长篇的阅读。所以,各种公司都在尝试借助互联网去占用碎片化的时间,希望能够将信息传递给用户,而无需花费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碎片化学习”相对于“系统化学习”是一种非系统的、非正规的、由学习者自发的、片段式的新型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是一种可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方式,是发散的、灵活的,比较富于生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信息碎片化时代高校教学特点

信息碎片化已经到来,高校的教学也面临着碎片化信息的挑战。虽然在校大学生信息的获得依然是以系统化学习为主,但是,高校中的大学生对前沿信息更加敏锐,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他们开始习惯于碎片化获取信息,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显出来。同时,教学的实现条件更加的丰富,PPT、网络、网络教学平台、各种移动设备和应用软件等都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平台,可以满足学生碎片化的生活,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也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在碎片化的时代占据学生除课堂以外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的延伸是当今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

二、碎片化学习的主要形式

碎片化信息的呈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为载体承载信息。碎片化学习内容往往由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呈现,适合不同用户的选择需求。目前,在国内的高校中主要有如下几种碎片化学习形式:

(一)慕课(MOOC),顾名思义,Massive Open Online Class,是大规模的、开放的,以兴趣为导向的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控制的课程。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课程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主题联系起来,虽然对学习者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提供时间表进行讲授、研讨、阅读建议等等。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幕课的主要特点有:规模大: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MOOC;开放课程: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被称为MOOC;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目前比较优秀的慕课平台有Coursera、edX等,國内的主要的慕课平台有学堂在线、慕课网等。

(二)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的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其主要特点是教学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教学内容少:一般只突出某个知识点或反映某个教学环节;资源容量小:方便获得,甚至可以实现移动学习;针对性强,反馈及时:微课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方便学习者有针对性的查找学习并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及时的反馈。

(三)微信、微博是集图片、文字、动画、语言等为一体进行传播。微信、微博作为公众平台其广泛的影响力和便捷的传播是碎片化学习的基础和载体。学习者添加相应的公众号进行碎片化学习,公众号在后台进行用户的分组,可以对用户进行更加个性和精准的信息推送。

(四)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各个高校几乎都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基于本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将本校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学材料上传平台并通过教学平台带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实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碎片化学习。

三、碎片化学习的弊端

碎片化知识,顾名思义就是将知识分割开来呈现碎片化。社会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于碎片化知识简单、灵活性好、针对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碎片化知识,但是碎片化学习是有弊端的:

(一)碎片化知识连不成网络,形不成系统;就单个问题的解决来说,碎片化学习是比较方便的,但是放到系统化的知识中,针对整体问题的学习,碎片化知识就不是很方便了。

(二)碎片化知识针对性强,但缺乏环境适应性;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我们都需要分析其原因,再找到解决办法,而碎片化知识却忽略了根据实际情境分析问题这一步骤,只是提供了单一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环境适应性,碎片化的学习有时候并不能进行比较广泛的应用,或者不将碎片化学习融入到系统化体系中。

(三)碎片化知识会让人忽略基础而沉迷于形式;长期接收碎片化知识,其实只是在扩充“事实”,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我们的知识结构只是一张散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endprint

(四)碎片化知识让我们容易失去思考的习惯;碎片化知识,有的是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总结,我们学习这些知识,容易形成依赖,失去思考的习惯。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总结的人,他并不是简单快速的就能总结出来,而是需要通过思考后才可以。作为末端接收者,有些人不会通过结果反推思考过程,而是直接拿来即用。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容易让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盲目的去接收这些“新知识”而不能深入的去思考。

四、碎片化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碎片化学习中,特别是高校大学生进行的碎片化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习者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依然要以系统化学习、课堂学习为主。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特别是现代大学教育更是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有较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有良好气氛的课堂,完备的教学设施及比较强制的教学制度,而且课堂教学为主更加适合现代大学生的特征:与成年人相比,身心不成熟,认知能力欠缺、实践能力不足等,课堂教学正是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完善的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充实自我。学生在进行碎片化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将碎片化知识形成体系,或者将碎片化的知识纳入自己现有的碎片化学习中。

(二)学习者要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进行真正的有效的学习。通过系统学习,学习者首先要形成自己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提高理性思维和判断的能力,过滤无效和无关的信息,将碎片化信息的学习不断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同时不断地对系统知识进行更新,继续培养、形成深度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三)碎片化信息的提供者在提供碎片化内容时要注意整合碎片信息,形成体系。在提供碎片化信息时,注意将看似割裂的信息元素通过线索凝聚起来,使得学习者更好地认识信息的架构及逻辑关系,将碎片化信息系统的、有层次的聚合,使看似碎片化的信息能够蕴含更丰富的知识内容,让学习者的学习能够进行得更深、更广、更系统。

(四)交流和应用是碎片化学习的目的。目前很多国内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絡教学平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的碎片化学习,应该有完善的网络设置:既要有碎片化信息,也要有教师辅导、学习效果的实时监控、成绩管理、课程评价等功能,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将所学到的碎片化知识进行输出和交流,在交流和输出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让自己的知识体系能表达得更为流畅,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还会碰撞出更多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扩充知识体系和知识链。

五、结语

虽然我们目前已经处于信息“碎片化”时代,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碎片化的学习已经是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碎片化”的信息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碎片信息往往是简化了推演过程,是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为了达到易于学习的目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够全面、严谨,针对性强但是缺乏环境适应性等等。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会让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而课堂教学正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培养逻辑思维的主要途径,传统课堂教学因其逻辑性、全面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仍然应该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其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发挥其主体地位,辅以相应的微课等教学。将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化的学习与碎片化学习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将两者取长补短、做到趋利避害,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高校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碎片化策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平行的个体与垂直的世界
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想象力都去哪了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