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视角下的英语课堂用语研究
2018-01-29田瑞俊
田瑞俊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礼貌原则的产生,并着重介绍了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六个准则,然后分析了礼貌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将礼貌原则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礼貌原则;英语课堂用语;应用;建议
一、引言
课堂活动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语言,教师课堂用语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在英语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what is your answer of this question?”“Time to begin class.”“Stand up and come here.”等之类的话语。这些话语没有任何语法错误,学生也都明白其含义,但是仔细斟酌后我们会发现,这些语句大部分都是祈使句,而祈使句具有命令的含义。这样的话语会让学生感到教师高高在上,无法亲近。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注重礼貌原则的运用。教师课堂授课中礼貌原则的使用及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不可忽视教师课堂用语的重要性。本文基于Leech的礼貌原则理论,探讨如何运用礼貌原则使用有效积极的课堂用语。
二、礼貌原则
(一)礼貌的含义
对于礼貌的概念,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礼貌是对别人的尊敬;礼貌是交际的一种实现目的;礼貌是一种语体;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礼貌是一种话语现象。语用学中的“礼貌”是指语用现象。
(二)礼貌原则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以奥斯汀(Austin)和塞尔(Searle)的言语行为为基础,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Grice认为,在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双方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何自然,1988)。交际中所谓的“合作”指的是进行交际的双方在交谈中的话语要符合各方共同目的的需要,以便双方能够相互理解,使得交际能有效持续地进行。合作原则认为,交际过程中,人们应遵循四条准则:(1)数量原则(quantity maxim),即话语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话语不能过于详尽;(2)质量原则(quality maxim),即不要说自认为不真实的话语,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语;(3)关联原则(relation maxim),即话语要切题;(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即避免使用生僻的措辞,避免话语歧义,言简意赅,话语具有条理性。
Grice的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的关系,解释了人们言外之意的产生及理解,但并未说明其本身为什么是必要的,为什么说话者要有意违反合作原则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以及听话者是如何推导说话者的特殊含意的。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在合作原则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原则。
(三)Leech的礼貌原则
在国外,早期礼貌原则的研究者,如Lakoff,Brown&Levinson和Leech,他们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主要在语用学范围内研究礼貌现象,尋找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礼貌原则。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影响较大。Leech(1983)认为人们违反合作原则是因为他们要遵循另一原则,即礼貌原则。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分类,认为这一原则包含六大准则:(1)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3)赞美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4)谦逊准则(Modest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刘润清(1987)认为,Leech的六个准则中,策略准则与慷慨准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讲如何对待他人,适用于请求或命令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后者是讲如何对待自己,适用于答应帮助别人做事情的言语行为。同样的,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规定如何看待别人,后者规定如何看待自己。
三、礼貌原则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遵循礼貌原则,尊重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课堂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课堂导入语与礼貌原则
上课伊始,师生间相互问候打招呼,这样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我们习惯使用的问候语,如:
——Good Morning, students/boys and girls!
——Good afternoon, teacher!
这种问候方式符合我们的文化习惯,但在英语国家,师生间的问候不是这样的。在英语里,teacher是一种职业,不能当作称呼语来称呼人,而应该使用Mr.或Mrs.或Professor。这里就涉及Leech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教师还可以用其他方式的问候语,如“How was your vocation”“How is the weather today”。一句简单的问候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原则。
另外,在讲解课文之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讲内容,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儿说起,引入课堂要讲的内容。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中第一单元Text A Writing for Myself,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Would you mind tell me that you like writing or not?”这种问句给学生留有余地,学生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不强迫学生做出回答,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愿意回答的学生中,可能有些给出的是肯定回答,有些是否定的,不论肯定与否,教师都可以很自然地导入即将要讲的内容。endprint
(二)课文讲解过程与礼貌原则
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教师不能一直霸占着讲台,要适度地将讲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将课堂交给学生,允许学生提出疑问,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放低姿态,与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遵循了Leech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
课文讲解中,教师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在提问时应注意方式,例如:
A: “Now,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
B: “Could you possibly share your opinion with us?”
比较这两种问法,我们不难发现,A虽然用了please,但仍旧是祈使句,是命令式的,会给学生一种强迫感,让学生不舒服;相比之下,B的问法就很委婉,充分尊重了学生意愿,让学生情绪放松,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遵循了Leech礼貌原则中的得体与谦逊准则。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应给予肯定与鼓励,除了我们常用的“Good!” “Excellent!”,还可以使用诸如像“Thank you!” “Im glad you could see things from a different angle!”“I can not agree with you any more.”等。即使学生给出了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教师也不可轻易说“You are wrong”或“You should...”,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说一声“Thank you”或用“I believe...”这样的句式。这遵循了Leech礼貌原则中的赞誉与一致准则。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时也应遵循礼貌原则。例如让学生做书上的练习题时:
A: “Please do the exercises on your book.I will give you ten minutes.”
B: “I will give you ten minutes to do the exercises on your book.”
这两种方式都使用了祈使句,学生听了之后都会感到不舒服,会使学生有种强迫感。如果我们换种问法:“You are suggested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your book.Ten minutes is enough, what do you think?”這种问法较之前两种就委婉了许多,让人听起来更舒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更乐于接受。这遵循了Leech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三)课堂结语与礼貌原则
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也要遵循礼貌原则,例如“Im glad to learn with you.”“I learned a lot from you.”或“Im expected to learn with you next time.”这样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地位。
四、英语课堂中使用礼貌原则的建议
第一,尽量避免使用祈使句。英语中祈使句大多有命令的含义,给人有强迫感,在课堂中应减少使用这类型的句式。
第二,尽量使用一些疑问句,例如:Would you mind...? What do you think...? How are about...?
第三,注意人称的使用,尽量多用第一人称,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课堂活动。
五、结语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礼貌原则,为学生起表率作用,在传播知识给学生的同时,也要潜移默化地育人。英语是一种语言,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门语言,更重要的是要让其领悟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Leech, G.Principle of Pragmatics[M].New York: Longman, 1983.
[2]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1987(02):42-46.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77.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