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1-29潘依新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新

潘依新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低下的问题,文章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创业意识方面、创业教育方面、创业实践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的状以及不足的原因,提出通过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高校创业心理教育体系及实践平台建设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创新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创业心理教育体系

【基金项目】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WZSZ-201642):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我国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1]。除创业基础知识外,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也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2]。

创业心理素质是创业者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3]。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侧重于创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及创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培育,创业责任感和创业激情培养。心理教育虽然是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往往只是注重形式,并没有给学生带来裨益。

本文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分析本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来发掘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因素,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

本文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2017年2月至4月开展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主要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现状、成因和建议。参与对象包括全日制专科生、辅导员等。调查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482份;共访谈82人次,访谈对象主要为就业处工作人员和创业园的学生。调查表明,学生有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准备,尤其是在创业园中有很多学生已经将创业想法变成了商业活动;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缺乏成熟的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意志不坚定,创业责任感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业激情十足,实践性不足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現,大部分学生创业想法多,对创业的热情也很高,但真正将项目落到实处的很少。受访对象中有62.7%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想法,但大部分学生因为资金或者自信心等方面的原因没有付诸实践。目前学校创业园中仅有25家初创企业全部为在校或刚毕业的学生创立,创业率仅为5.2%。

(二)创业创新性不够,成长性不大

以本校学生为例,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以网络营销、微商、国际贸易等为主。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和经营模式时比较保守,一般会选择发展比较成熟、有眼前利益的项目,创业项目缺乏创新点和技术支撑,在今后竞争日益激烈的创业环境中缺乏成长性。

(三)创业意志缺乏,持续性不强

创业过程存在着许多风险,大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缺乏耐心,例如在定一项创业项目时,遇到另外的新兴创业项目很容易动摇;遇到困难时容易消极悲观,轻言放弃,更没有应对和处理创业中突发事件的能力。本研究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中10支创业团队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干洗店、服装定制、餐饮外卖等,截至2017年8月,能够坚持下来的只有其中2支创业团队,这说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志极不坚定,承受创业挫折的能力较差。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低下的原因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不足的现象,我们结合调查访谈内容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首先,目前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以就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对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开展得非常少。其次,创业教育还是脱离不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将重心放在知识的积累和传授上,而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进行培育,高校关于创业综合素质的培育教育方法还是非常单一的[4]。高校创业教育由于其特殊性,不仅要将相关的创业基础知识分享给学生,还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激发创新意识。创业与就业不同,创业需要大学生有更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要注重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进行合理引导。

(二)缺乏创业心理教育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育需要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作支撑[5]。同时,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个人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需要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磨合提升,这就需要有相关的心理教育实践平台。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处于急速发展的阶段,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很多高校忽视了诸如创业基地、创业园、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等实践平台的建立。

(三)个人心理素质差异较大

中国传统教育中,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会选择比较保守的就业方式如事业单位、公务员等,而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短期内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因此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动力和支持。另一方面,个人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不可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忽视了在动手能力、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遇到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差,进而影响到良好创业心理素质的形成。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途径探究

(一)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开展创业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高校创业心理教育必须增强内容的针对性,比如针对不同年级应该定制不同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目标。大一新生对专业和创业方面的认知都不够,应该以创业的启蒙教育为主,引导他们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创业心理教育应该结合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兴趣,同时结合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把“创新、创业”融入专业建设中,结合行业与岗位特点,以创新创业教育来引领专业教育改革,以“双层次多方向”的“2+1”模式来培养新技术应用的创业型人才,其中“1”即增加一个创业方向岗位,对选择创业岗位的学生,第三学年转入创业学院实施个性化的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在创业心理实践教学方面,依托创业园的建设,通过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服务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心理素质。endprint

(二)加强高校创业心理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建设

在教育内容上,应根据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合理确定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创业心理素质培育作为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在教育方法上,要特别注重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具有创业倾向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园场地,为他们寻求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同时积极和校外企业合作,以新技术应用为创业项目导向,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基点,以文化创意项目、智能化项目、信息化项目为载体,使创业园基地成为融创意展示、创造推广、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知识储备和心理健康教育

创业知识是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知识基础,具有创业倾向的大学生,应主动学习经济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知識,为将来从事创业工作夯实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教育的一部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心理引导,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切实做好创业心理辅导。

四、小结

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调查访谈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存在的几个问题,从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求了原因,重点探究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途径,并提出了从创业意识、高校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知识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郑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培育策略[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 2016.

[2]陆梅芳, 雷雪芹.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创新——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108-109.

[3]沈梦佳, 张伟.舟山地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28(07):276-278.

[4]张竹青, 程云.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初探[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83(01):93-95.

[5]周忆如, 车丽萍.全球化时代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4(23):86-8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创新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