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018-01-29王晓梅
王晓梅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家庭为了生计而奔波,老人独居现象非常明显,当其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很需要有一个善终之地代替子女为自己带来更好的照顾,这也是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在临终阶段,以临终关怀的方式让临终者从漫长的痛苦治疗中挣脱出来,在有限时间里提高生命的质量,获取关爱和尊严,安详地离开世界。
【关键词】社区;临终关怀教育;必要性
一、引言
自2012年以来,我国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不断增加。从2012年到2016年,老年人口从1.94亿增长到了近2.31亿,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4.3%增长到了16.7%。截至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086万人,只用了18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和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患病老人。据统计,2016年我国人口死亡人数为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09‰,很多生命面临着临终过程,直至生命结束。医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同时也让很多老年人面临着一段很长时间的死亡经历,遭受着长期的死亡痛苦,降低了生命质量。
二、临终关怀概述
(一)临终关怀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将“临终关怀”定义为:“临终关怀指的是一系列照护方法,它通过运用早期确认、准确评估和完善治疗身体病痛和心理及精神病患来干预并缓解患者的痛苦,以此提高罹患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狭义上说,临终关怀主要指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老年人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的关怀。当老年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将经历“怀疑-恐惧-接受”这一过程。老年人在怀疑过程中,对自己病情处于心理否定,对治疗抱有一丝希望,希望自己能够治愈;当老人获知自己真实病情时,将出现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心理问题;当确信自己不可避免将迎来死亡时,老年人接受死亡并等待死亡的来临,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最希望的是能够在亲人的陪伴下结束生命最后一刻,其目的是减轻病痛和对死亡的恐惧。此时的临终关怀能够帮助临终者正确面对死亡,战胜死亡为其带来的恐惧、压抑、焦虑等问题,坦然接纳死亡,提高临终者生命质量,同时给予亲人一定的情感、心理支持和关怀。
(二)临终关怀的模式
我国临终关怀最常见的模式有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家庭和社区的临终关怀护理。
1.医院、病房。医院为还有几周、几个月的临终者专门设置特殊病房,其开放的对象包括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病危患者、植物人等。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缓解症状、控制疼痛等方式减轻临终者的病痛以及一些其他的不良生理症状,改善临终者的身体状况,减轻临终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同时为其家属分担部分的压力和重负。如北京的朝阳门医院设置的“临终关怀病区”,收住了心脑血管病人、癌症晚期病人等,为临终者提供24小时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深圳的龙珠医院以优美的环境、强大的医护团队,专门为恶性肿瘤临终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2.家庭。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传统的临终关怀模式应当是家庭式、家族式,这也是我国最主要、最常见的一种临终关怀形式。时至今日,在临终者面临死亡的那一阶段,患者的亲人、子女往往都会赶回家见临终者最后一面,而许多临终者也往往会等待亲人们的到来,而后方瞑目而逝。这是我国家族式、家庭式临终关怀的特点。
3.社区。医院接收临终患者数量很有限,大部分老人主要在家庭和社区中养老,而后面对死亡。我国拥有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很少设置有临终关怀科室。最早的是1994年2月,上海市政府在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来实施临终关怀项目,并在2012年初步构建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机构和居家服务相结合的安宁疗护服务网络,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支持。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必然是社区临终关怀机构养老模式。
三、某社区老年人健康调查及其对临终关怀的需求
(一)某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调查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南京市某社区范围内随机抽取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样本260人,有效样本为245人。
1.老年人基本情况(见表1)。
社区老年人男女比例相当,年龄普遍在60-80岁之间,已婚人数为238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7.1%,小学、初中、中专和高中文化水平的最多,独居者较少,基本上是和配偶或子女居住。医疗付费方式有城镇居民医疗、城镇职工医疗、合作医疗、商业医疗、自费5种。据调查分析,不同付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
2.老年人健康状况(见表2)。
从表2可知,在245名老年人中,有的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其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人最多,少部分人患有腫瘤、关节炎等疾病。在健康调查中,据统计,老年人对健康自我感觉很好的有31人,较好的有95人,一般的有105人,较差的有8人,很差的有6人。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够自理的老年人有221人,不能自理的有24人。
(二)社区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需求
1.社区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认知(见表3)。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不了解临终关怀,但对于学习临终关怀知识,大部分人表示认同。统计发现,越了解临终关怀的老年人,越容易接受临终关怀服务,而不了解临终关怀的老年人基本不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并对死亡保持逃避的态度,不愿意正面面对。
2.社区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选择情况(见表4)。
从表4数据可知,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在社区卫生机构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其次是家里。临终者一旦失去自理能力,将逐渐削弱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尊重,无法参与到家庭事务中,临终者往往会产生一种无奈和绝望的心理。此外,不专业的护理让临终者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社区卫生机构则既可以提供专业的照料,又让患者和家庭减轻了痛苦和经济负担,更能得到老年人的认可。endprint
四、在社区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医院、专门服务机构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临终者往往由于病痛已经花费了大量的医药费,且这些机构大幅减少了老年人与社会的接触和交融,为此,家庭、社区卫生机构成为临终关怀的首选。社区临终关怀有效结合医疗机构和家庭照顾,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走出医院,深入社会,进入家庭,减轻患者和家庭的痛苦、负担,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此外,还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节约医疗资源,解决看病难、费用高等问题。
(一)尊重患者意愿,尊重生命质量
在我国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人很忌讳谈及死亡话题,认为这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特别是有病患的家庭,亲人们都会避开这一话题,对于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大部分人会选择以欺骗的形式为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在传统孝道的影响下,养老送终是一件人生大事,应当尽可能延长老人的生命,却往往忽视了生命的质量、老人的尊严和权利。临终关怀以舒缓疗护为主,不以延长临终者的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全面照顾临终者的身体、心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让临终者在最后时刻仍然能够维持自身的价值与尊严。在社区开展临终关怀教育,不仅要普及死亡教育,让人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还要纠正孝道,让其从生命长度转移到生命质量上来,尊重患者意愿,尊重生命质量。
(二)普及临终关怀知识,减少对死亡的畏惧
面临濒死阶段时,很多治疗、护理行为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为患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有时候平静的死亡对患者而言也是一种幸福。因此,医护人员和家属都需要对临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到科学的临终护理;医护人员则帮助临终患者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照顾家属的情绪。普及临终关怀知识,实施全方位的照护,包括照顾临终者的心理、生理,同时为临终者的家属提供必要的服务,让临终者和家属坦然接受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临终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减少对死亡的畏惧,正视死亡的到来。
(三)学习临终关怀方法,提高生命质量
学习临终关怀方法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生与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正确的临终关怀方法能够让人们正确对待生死,对死亡有客观的认识,并有意识地提高人生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基于人道主义关怀,对临终者提供更多的爱心、同情与理解,家人、社会能够尊重他们最后的尊严、权利。恰当的临终关怀方法,不仅能够让临终者接受现实,勇敢面对死亡,亲属也同样可以正确对待死亡,认识生命不易,提高生命质量。
(四)建立临终关怀队伍,减轻家属精神痛苦,体现人文关怀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为我国的临终服务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参照《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一般的社区临终关怀科应当具有病房、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家属陪伴室、关怀室、医务人员办公室和日常活动场所等,为临终者带来更全面的服务。健全的临终关怀队伍是社区临终关怀科的必然选择。在该过程中,积极开展临终关怀基础知识培训,提高社区医生与护士的技能水平,培养符合开展临终关怀的资质;积极开展心理学知识培训,为临终者、家属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给予他们安抚,减轻家属精神痛苦;规范止痛药类的使用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优生、优死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五、结语
临终关怀是一项长远的事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生活中有着巨大的群众基础,是居民和醫疗间的桥梁。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提高民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了解程度,并且积极响应临终关怀,缓解我国医疗紧张局面,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具有现实必要性,有助于促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闻捷.2017中国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在沪召开[EB/OL]. http://www.cnr.cn/shanghai/tt/20170607/t20170607_523790630.shtml, 2017-06-07.
[2]统计局: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 201701/ 20/t20170120_19752796.shtml, 2017-0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