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肝治疗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策

2018-01-2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平卧脚趾人工

陶 华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人工肝治疗(简称人工肝)是指借助一个体外的机械,理化或生物反应装置,清除因肝衰竭产生或增加的各种有害物质,补充需肝脏合成或代谢的蛋白质等必需物质,改善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内环境,暂时辅助或替代肝脏相应的主要功能,直至自体肝细胞再生,肝功能得以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肝细胞再生不良的晚期肝病患者,人工肝治疗能改善症状,成为肝移植的“桥梁”〔1〕。 每人需治疗1-6次,平均3次,才能达到病情稳定。

人工肝治疗前需先用单针双腔导管建立颈内静脉或股静脉通道,而股静脉置管是首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sis,DVT)是人工肝治疗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我科于2006年开展人工肝治疗技术,于2012年1月—2017年6月共开展人工肝治疗311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7年6月,我科共开展人工肝治疗311例。其中男273例,女38例;重型肝炎307例,药物性肝炎4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11岁。均为股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最长留置13 d,最短留置2d。

2 股静脉穿刺置管

2.1 材料选择

股静脉置管材料选择德国B.BRAUN公司的单针双腔导管套件。

2.2 股静脉置管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患者取仰卧位,置管侧髋关节伸直并稍外旋外展。 在腹股沟韧带上触摸股动脉搏动最明显点,确定股动脉位置及走向,取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cm处穿刺点。 进针角度为30-45°,进针深度为3-5cm,见回血确认静脉后,置入导管并固定。

3 护理

3.1 体位与活动

嘱患者在带管期间尽可能的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活动度不宜太大,避免导管弯曲或脱落;勿用力咳嗽、排便,以防止腹压突然增高致大出血。

3.2 导管护理

治疗结束后应及时封管,采用生理盐水10--20ml 冲洗导管,再用生理盐水3 ml+肝素6250单位行正压封管,以防止导管堵塞及血栓形成。 隔天进行导管护理:护理时先抽出导管内封管的肝素液,观察有无血凝块,确定通畅、无血凝块后再进行冲封管;若抽液不畅,及时报告医生。严禁推注,以免发生栓塞。

3.3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严格进行床旁交接班,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有无肿胀、疼痛,皮温、皮色是否正常。每班护士常规且按需指导病人进行双下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具体指导步骤:

3.3.1 脚趾关节活动 平卧位,大拇趾和四脚趾同时向脚心方向屈曲持续数秒;大拇趾背曲而四脚趾向脚心方向屈曲持续数秒;大拇趾和四脚趾极力分开持续数秒。三动作完成为一次,连续5-10次。

3.3.2 脚踝关节活动 患者体力较差时,可采用踝关节的被动“环转”运动来辅助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然后逐渐过渡到鼓励患者主动运动。 平卧位,足踝的主动“环转”运动,屈伸踝关节运动,内、外翻运动。主动“环转”运动的作用最为理想〔2〕。每次活动脚踝关节3—5分钟。

3.3.3 膝关节活动 平卧位,膝关节用力伸直紧贴床面,待股四头肌张力增加并持续数秒后放松。反复进行数次。

3.3.4 髋关节活动 平卧位,作缩肛提臀动作,使臀部肌肉张力持续增加数秒后放松。反复进行多次。

以上功能训练护士依据病人病情、体力决定训练时间和次数,每天测量双侧腿围,倾听病人主诉,评估训练效果。

4 总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血栓不但会造成患肢栓塞部位的局部疼痛,而且可向近端主干静脉蔓延,并发静脉功能不全,或脱落后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

人工肝治疗行股静脉穿刺及留置期间,静脉瓣膜损伤后释放凝血因子、组织凝血活素,启动外源性凝血栓途径,使血管收缩和血管损伤,甚至引起正常的血管内弹力板断裂,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并网罗各种细胞易形成血栓〔3〕。

我科对311例人工肝治疗的病人进行主动干预,积极尽早指导病人进行下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肌肉的等长收缩,加速静脉回流,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猜你喜欢

平卧脚趾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手指和脚趾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清 晨
术后别再“去枕平卧”“自由体位”最健康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