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五次手术脑积水患儿护理体会

2018-01-2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无菌

周 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无色透明,成人总量约150ml,每日分泌量为400-500ml。[1]婴幼儿儿脑脊液总量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

脑积水在婴幼儿及成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脑脊液在循环吸收或生成过程中发生异常,造成脑脊液含量过多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造成蛛网膜下腔增大和脑室扩大。脑积水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呕吐、头痛、大脑功能障碍等,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全身抽搐[2,3]。目前,脑积水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以安置腰大池引流管为主,根据患者影像学情况进行选择治疗方案,术后护理尤为重要,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现将我科一例2+月脑积水患儿行五次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情介绍

患儿女,年龄:2+月,因患儿精神差,前囟膨隆入院,诊断为:脑积水。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2017-2-17行透明隔,基底池造瘘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办理出院。出院后患儿偶有发作性四肢及颈项强直,伴上肢屈曲握拳,头偏向一侧,伴双眼凝视,吐奶(稍成喷射性),持续约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其后加大抗癫痫药物后不再复发,复查脑脊液提示再发脑积水。于2017-4-18行右侧脑室内囊肿切除术+囊肿造瘘术+右侧脑室造瘘术。术后予抗感染,补液,抗癫痫等处理后好转出院。患儿再次因脑积水于2017-5-10在全麻下行左侧脑室造瘘术+脓肿引流术+脑室外引流。术后予抗感染等治疗,好转后出院。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昏睡,纳差,吐奶等不适,行头部MRI示:脑积水。于2017-6-1行四脑室囊性占位切除术+四脑室造瘘+颅底重建术,术后转ICU继续治疗。期间主管医生查房:患儿前囟膨隆,触之张力稍高,可见头皮表浅静脉稍扩张,落日征,颈软无抵抗,余神经系统查体无法配合,2017-6-16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返回病房继续治疗。

2 护理

2.1 手术前护理

预防术中感染,遵医嘱予备皮(用常规洗发露和爱护佳消毒液清洗皮肤各两次),合血,做皮试,做术前宣教。

2.1.2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因患儿年龄小,需向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以防术后呕吐出胃内容物引起呼吸道窒息。

2.1.3家属心理健康宣教

主管医生向患儿家属行常规术前谈话,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手术方式,手术方案,术中可出现的的问题,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等。虽然患儿年龄小,不会表达个人想法。但是由于患儿数次手术后仍反复发作脑积水,家属心理复杂,每次谈话内容很敏感,作为护理人员需尽最大努力来安抚患儿家属情绪。同时还要关心患儿家属心理情况。医护人员及时向患儿家属做心理护理,行相关手术前,手术后的健康宣教,及时和患儿家属行有效沟通,解答患儿家属对护理方面的疑问,确保患儿家属能够理解交谈内容。对患儿手术治疗予以家属的心理支持,力争患儿家属能积极参与手术治疗及护理,促进术后恢复[4]。

2.1.4 PICC管道维护

由于患儿穿刺困难,患儿带入右侧腹股沟深静脉置管,采用生理盐水,药物,生理盐水,肝素钠的模式进行冲洗管道。每天Q6H用(0.9%生理盐水250ml和一支1.25万U单位肝素钠)配置的稀释液10ml+0.9%NS10ml进行脉冲式冲封管,以确保深静脉置管的安全性。PICC管道相关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无菌技术操作、置管技术、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细菌的定值情况,患儿免疫功能和健康情况等,与更换敷料,管道冲洗等环节密切相关,为减少感染的发生,就需要保证环境的清洁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5]导管堵管是PICC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堵塞的原因有血凝或药物沉积,预防堵管措施有: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输注大颗粒药液后及时冲管,液体输入完毕后予脉冲式正压封管。

2.2 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患儿的术后颅内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遵医嘱予安置心电监护及吸氧1升/分。同时应严密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有头痛,喷射性呕吐的表现。[6]Q2H做好护理记录。

2.2.2护理人员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患儿手术后有皮下/脑室引流管,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引流瓶的端口,以免造成颅内感染。带管期间,头部伤口敷料若污染,医生在更换伤口敷料时也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2.2.3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术后要严密观察患儿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要妥善固定患儿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观察引流管内的水柱波动情况,避免打折,扭曲、堵塞。引流液量控制在一定量范围内,颜色应由深逐渐变浅,若引流液突然变为血性或者鲜红色,或是引流量突然增大,则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2.2.4预防导管脱落,做好健康宣教

手术后患儿因各种原因会导致哭闹、烦躁等原因,引流管(PICC管道、术后皮下/脑室引流管及尿管)需固定稳妥。外出行影像学检查以及Q1H协助患儿翻身时,都必须夹闭引流管,以防逆行感染,各项活动结束后必须打开引流管,并妥善固定。对患儿进行导管脱落危险因素评分,患儿系高度脱落危险,床头贴导管脱落危险标示,同时向患儿家属做好导管护理的健康宣教,带管期间若伤口引流管不慎脱出,患儿家属必须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立即予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以防出现颅内感染。[7]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并做好护理记录。

2.2.5日常生活护理

患儿由ICU转回病房后,科室间的护理人员需做好各种管道(尿管,皮下/脑室引流管)的交接班。对患儿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跌倒/坠床危险因素以及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患儿系重度依赖,跌倒/坠床,压疮高危人员。护理人员需协助患儿翻身,保护受压皮肤。向患儿家属做好跌倒/坠床,以及压疮知识的健康宣教。同时每天加强口腔护理及尿管护理,一天两次,预防感染。指导患儿家属做好基础生活护理,如:洗脸,擦洗身体等。患儿进食流质饮食后,予以抬高床头15-30°,并且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引起窒息。

3 小结

脑积水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并发症比较多:引流管梗阻,感染,分流过度等。即便患儿出院,患儿家属护理也很重要。出院前向患儿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儿有没有头痛,呕吐(喷射性),精神差,有无癫痫发作。同时抗癫痫的药物必须按医嘱口服,不得漏服。若病情发生变化,及时就诊。本例患儿从发生脑积水到2017年6月,已经经历了五次手术,前几次手术效果不佳,最后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积水的并发症得到了控制,患儿出院已有半年有余,未再见患儿家属前来咨询。由此可见,此次手术对患儿康复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减轻了患儿家属的焦虑情况。

猜你喜欢

脑积水脑室无菌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什么是脑积水?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脑积水的影像诊断技术进展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