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探讨
2018-01-29于静
于 静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刘家庄中心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23)
小儿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1]。典型的临床表现气喘、咳嗽、咳痰等。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药物越来越多,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临床药物选择需考虑安全性问题[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在小儿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儿的临床诊断符合儿科学中小儿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均同意配合整项研究。入选患儿根据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0.5~6岁,平均年龄(3.25±0.56)岁;研究组的45例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0.5~6岁,平均年龄(3.09±0.51)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应用药物进行止咳、化痰、镇静和抗病毒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乳糖阿奇霉素(厂家: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1443),根据患儿的体重,按照20mg/(kg.d)的剂量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
两组患儿连续治疗一周。
1.3 疗效判断[3]
经过3d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除,治疗一周后经X检查,肺部不存在阴影,经听诊器听诊肺部无湿罗音,判断为显效;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疾病缓解,治疗一周后经X检查,肺部啰音减轻,经听诊器听诊肺部罗音减轻,判断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判断为无效。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表示,用x2检验,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3.33%(42/45);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82.22%(37/4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852,P<0.05)。
对照组45例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恶心疼痛2例,呕吐3例,注射部位疼痛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56%(7/45);研究组45例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恶心疼痛2例,呕吐2例,注射部位疼痛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6/4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在春、冬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多数是由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导致,患儿经感染后,毛细血管出现水肿、充血等现象,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坏死、脱落,增加气道阻塞的发生率,从而诱发肺气肿[4]。该类疾病发生初期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出现频繁的干咳,临床主要进行止咳化痰、感染防控等治疗。
乳糖酸阿奇霉素是常见的一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转肽过程,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有效抑制细菌的效果[5]。乳糖阿奇霉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85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