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之形,任“读”之势
2018-01-29孙群芳
◇孙群芳
低年级朗读教学,说难也不难。教师若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做到开讲前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做好预习工作,把课文读正确;在学生“心愤愤”“口悱悱”之时,进行必要的范读;在学生无法掌握朗读的节奏及感情时,适时进行指挥,相信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中一项不容忽视的能力训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熟练的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有助于学生“披文入情”,进一步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并且融情及物,陶冶情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多读多练,学生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逐步领悟其中优美的意境,深刻的含义。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要做到“一字不误”地眼看耳听口诵,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努力参与朗读,认真练习朗读,从而喜欢朗读,学会朗读。
一、开讲预读 必不可少
我所谓的预读课文,就是在老师讲读课文之前,就让学生自己看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个习惯必须在学生学完拼音,进入第一课教学时就养成。一开始,学生预读课文费时多,收效少。二十个字的一首短诗,两三句话的一首儿歌,有些孩子花了十来分钟也读不出个所以然,更别说是一段一段的课文了。这是否得不偿失呢?我以为不然。学生在自主的反复阅读中收获颇多,读熟手中篇目不多的课文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在日复一日的预读中学会了怎样去读通一段文字,去学会一字一句地读懂一篇文章,也从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留给学生的受用一生的财富,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内涵所在。
每次预读课文,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地把课文读两遍。第一遍,把课文读正确,不会读的字拼拼音;第二遍,把课文读流利,长句、读不通读不懂的句子反复读,直到读通、读懂为止。读完后举手向老师示意,多余的时间还可以念念自己喜欢的句子,特别优美的段落,以备展示。试验初期,一些孩子还真怕了,双手捧着书,眼睛不时地瞄着别人,一看别人读完了,也装模作样地放下了书。因此,在预读的过程中,我总是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谁拼出了一个词,谁读通了一句话,谁读得最响亮……我从不吝于表扬。当那些充满赞誉的表扬传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时,被表扬的得意之时益发认真,“摸鱼”的也赶紧拿起书来努力地拼读。而此时老师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是他们继续奋斗的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从不愿意读到自觉读,从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个飞跃。
二、愤悱之时 范读引领
范读是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老师的范读还是很有必要的。叶圣陶就说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问题是什么时候范读好?我觉得,难读的课文,学生容易读破的课文,要范读在前,使学生先入为主,省去了许多纠正的时间;优美的课文可范读在后,看完全景后再来美美地读一遍,好些学生还会情不自禁地跟上呢!含义深刻,难以理解的句子,那就要范读在学生“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
范读在愤悱之时,我是如此诠释的。此时,正是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某句话有所思考,但又尚未成熟,举起的手又犹豫着缩回去的时候,我们是否先不要让尖子生来攻克难关,就让我们身先士卒,来一段声情并茂的范读。一来不打断学生的思路,二来让学生通过耳听眼看,用心领会。这样的范读,处于学生凝眉深思、欲语还休之际,就如同向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立刻波及整篇文章。适时的等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认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考虑问题也更深入、全面了,而且我们的学生是一群模仿力极强的孩子,听他们的朗读,往往能从中看到老师的样子、语气、表情,甚至动作,无不惟妙惟肖,朗读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三、抑扬顿挫 指挥朗读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手有时比嘴还会说话。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给人以暗示和启迪,有时又使人振作,催人奋进。
我常用卡片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读到激情迸发之处,总喜欢借助手中的教棒,和着朗读的节奏,尽情地指挥。此时,教师准确、有力而得体的动作,如同乐团的指挥,使师生间的交流顿时熠熠生辉,并在孩子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每次朗读课文,总觉得这几句读得特别有感情,特别投入。
于是,在指导朗读时,我精心设计了简洁干练的动作示意学生开始、停止、升高、降低,使朗读在教师的指挥下收放自如,抑扬顿挫。“手势语”指挥朗读法,用在刀刃上,给学生以暗示,在打断学生连贯性的同时,给学生及时的指点,使班级集体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带动了小部分不会读书的孩子逐渐跟上班级的步伐。
总之,低年级朗读教学有其方法可循。只要我们能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对不同的课文,在教学的不同环节,留意文本所传达的不同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心理冲动,激发学生读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现自己,并不断总结经验,使我们的朗读教学方法恰当巧妙,高潮迭起,相信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