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氛围 鼓励创作 享受成果
2018-01-29◇周玲
◇周 玲
说到民俗文化,它有着丰富而充实的底蕴,她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的佳作名扬四海。本园在大班中通过一段时间传统工艺活动的开展,不仅幼儿对于这些传统工艺感兴趣,家长们也很支持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让幼儿在欣赏传统工艺品、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同时,尝试动手制作,感受工艺制作带来的乐趣。传统工艺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中初见成效。
一、创设优美环境,营造民间艺术氛围
在幼儿园,环境在幼儿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园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努力创设了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活动室的空间、主题墙以及游戏区域,鼓励幼儿、家长与老师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如在“灯笼”活动开展前,我们就在活动室中进行了相应的简单布置,悬挂用各种材料做成的灯笼,让幼儿在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激发幼儿观察、探索制作的兴趣。之后的“刺绣”“编织”“雕刻”等幼儿较为陌生的活动也是如此。一系列环境的渲染,都为我们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把握作品意蕴,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一)欣赏活动中的审美感受
每项传统工艺活动开展前的欣赏活动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民间传统工艺,尤其像雕刻、刺绣等,孩子们在生活中的接触是有限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经常借助一些实物、图片等的展示,向幼儿介绍相应的传统工艺。在介绍的内容,涉及制作的方方面面,如制作该传统工艺所需用到的材料、所运用的制作方法、所蕴含的美好寓意等等。当知道一个个作品都是通过特殊的手工艺,活灵活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的声音。在此之前,我们教师都提前对相应的传统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再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让幼儿初步认识,激发他们制作的兴趣。
(二)主题活动中的有机渗透
结合民间手工艺的种类,我们把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手工艺教学活动和“生活化、游戏化”课程中的主题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剪纸、编织、刺绣等活动渗透在每一个主题教学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在创作活动中,对于孩子们每一点创新的想法、技能上的进步我们都及时给予肯定,使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如在主题《再见吧,幼儿园》中,有制作毕业礼物、制作名片的美工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剪纸技艺来制作礼物或者装饰自己的名片,而不单纯以绘画的形式,最后制作的名片效果很不错,既创新又美观,而且富有立体感,深得大家的喜爱。
(三)游戏中的有效指导
除了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我们也充分利用学习型区域游戏和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多功能的、多层次的材料,创设活动区,引导幼儿进行手工艺创作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参与创作的积极性不太稳定,当有一种新的手工艺材料投入到区域或自主性游戏中时,初学时孩子们的积极性会很高,但是过了几天兴趣就会降低。比如整个“剪纸”活动持续的比较长,在美工区中,我们就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以及《手工画册》,引导幼儿剪一剪、贴一贴、画一画,完成一幅完整的剪纸作品。对于这个活动,最开始发现孩子们都很愿意参加,但是通过几次的区域活动,我们就发现孩子们的创新性不够,基本都是按照学习过的一些技艺进行剪纸。在自主性游戏中,我们创设“手工坊”,引导幼儿在手工坊中进行剪纸出售。结合端午节、儿童节等节日,鼓励手工坊工作人员进行创作,推荐顾客购买后对娃娃家进行装饰、布置。刚开始在游戏中开设手工坊时,我们设计了一本《剪纸大全》供幼儿参考,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同样发现,幼儿基本都是照着图示剪,没有自己的创意。由于一直都没有新作品出售,使得后来手工坊的生意都冷清了。作为教师,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在孩子技能上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合理的指导,引导幼儿主动去克服。并把同伴完成的艺术成品在集体面前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孩子产生要坚持完成作品的愿望。
三、享受艺术成果,反思努力方向
在相应的传统工艺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各个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小结,将成功之处共同分享。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幼儿对于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民间传统工艺也有了新的认识。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仍然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如教师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兼顾幼儿能力的差异性,投放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更适合孩子们。同时,在开展传统工艺主题之前,我们还应该更加充分地做好准备,让活动更丰富、更有效。此外,即使类似活动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教师依然要注意鼓励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肯定孩子具有创造力的作品,让孩子们更感兴趣、更加自信。
传统工艺的活动依然在开展,传统工艺的精神也依然在延续;这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民间传统工艺将继续发扬光大,也将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