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农村文化精准扶贫路径探析*

2018-01-29赵美玲滕翠华

图书馆 2018年4期
关键词:精准农民农村

张 霞 赵美玲 滕翠华

(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50; 2.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5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应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共享已成为时代诉求。从文化扶贫的角度看,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凸显了文化精准扶贫的价值诉求,为解决扶贫攻坚时期的新挑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路径选择。近年来,“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我国精准扶贫研究逐渐成为学术聚焦的新领域”[1],但对于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成果仍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有效发挥文化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文化资源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

1 以“全民共享”引领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旋律”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既要回答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布局等问题,更要回答发展为什么人、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问题。共享发展以“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回答了“为谁发展”这个根本导向性问题,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超越。让农村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开放文化发展成果,是新阶段文化精准扶贫的价值遵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应有之义。

1.1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全民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衍生于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农村文化贫困问题,不仅成为精准扶贫难以逾越的难点,也是造成贫困长期恶性循环的深层根源。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并非完全的“平均化”,“其目标在于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社会阶层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享有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2]。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城乡文化一体化”开始,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出台,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标准化提供了政策遵循和指南。文化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首先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鼓励市场和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扩大公众参与,提高政府效率,形成科学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逐步探索建立基于市场导向的财政资助模式,由直接拨款逐步从向项目投资、购买服务转变,采用财政补贴或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其中,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性价比更高的公共文化服务[3]。针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现状,积极鼓励创新方式开展馆际合作,如行业联盟等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服务,同时拓宽民声渠道,加强开展农民需求调查,适时调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在制度设计上,可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加强公共文化法制化建设,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更多相关法律细则会逐步完善,为公共文化服务走向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1.2 构建城乡文化“互哺”机制

文化扶贫重在以文化人,以文化重塑农民的发展志气,以文化填充农民的发展头脑。但这里的文化并不是以现代化自居的城市文化,而是乡土文化在与现代化的碰撞与交融之后重构的新的乡土文化。因此,构建城乡文化交流长效机制,实现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互通有无,是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共享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盛宴的有效途径。有效发挥城市在文化交流中的带动作用,注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因子,鼓励城市文艺工作者多进行农村采风和走访,将贫困户的精神诉求以文艺的形式进行反馈,让现代文化能够和农民的思想相碰撞,从而能够激发农民的思想和干劲,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政府也应鼓励农村文化积极走出去,通过项目支持和资金援助等形式,鼓励民间艺人在继承优秀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新文化、新因子,将传统乡土节目进行改编和创新,使之成为乡土文化的载体和标志,在商业化泛滥的今天,乡土文化无疑是一股清流,带给市民耳目一新的感觉。仅2016年,各地共开展创作采风和结对帮扶活动9500余项,参与的艺术工作者近10万人次[4]。贵州省依托“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对大批传承人群进行培训,使之有机会自主创业,使之成为乡土文化的从业者和继承者。随着国家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团体走出来,不仅丰富了乡土文化,也让城市人感受到乡土文化独特的魅力。目前全国县以上文化馆创办的群众文艺团体有6400多个,由文化馆、文化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有40多万支。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共青团、妇联、文联等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者活动。以城市文化引领农村文化,用农村文化补充城市文化,使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得益彰、和谐交融,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3 加强乡土文化自觉和自信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方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在文化精准扶贫的语境下,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文化成果,必须先培养其文化自觉,彰显乡土文化自信。对于贫困地区农民来说,培养文化自觉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面对当前农村日益“空心化”并且可能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存在的窘境,如何培养留守群体的文化自觉成为当前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可能不了解文化的范畴体系,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国家文化精准扶贫的政策方针,但并不意味着农民对于文化一无所知。费孝通老先生曾经总结出“文化就是人们的活法”,农民的乡土文化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总结,就是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虽然无法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和总结出来,但是却时刻支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在城市文化的强势话语的语境下,文化扶贫往往容易以城市现代文化来取代传统乡土文化,而事实证明,这种外来文化由于缺乏内在的生长机制和生存土壤,并不能在农村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对于半个身子仍在土地里的农民来说,习惯了耳濡目染的乡土文化和气息,虽然对城市生活和文化充满了新鲜和向往,但作为舶来品的外来文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村的“文化饥荒”和“文化贫困”,只有将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在现代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中得到新生,才能真正使文化扶贫落地生根。

2 以“全面共享”筑牢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阵地”

“全面共享”强调共享内容的全面性。从文化精准扶贫的场域看,“人人共享”给予了农民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机会,“全面共享”则让这个机会切实可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无孔不入,使得农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几本书、几场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精准化的文化需求。同时,随着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农村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农村文化的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非社会主义的思想和不健康的东西就会取而代之。因此,全面拓展文化扶贫领域,筑牢文化精准扶贫“主阵地”,是新时期文化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

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农村思想教育阵地建设

思想教育阵地是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前沿和防线,同时也是最难克服的精神堡垒。农村贫困地区长期以来文化生活空白,精神生活极为单调,加之市场大潮的侵蚀,农村思想文化领域成为各种思想和文化争夺的主要战场。历经贫困文化的耳濡目染和祖辈相传,农民在异质文化面前往往缺乏甄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这也是导致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低俗文化盛行,封建迷信思想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村村有寺庙,见神就祷告”已成为很多农村的常态,同时,宗教活动也呈抬头之势,根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中国基督教信徒已从改革开放初的300万猛增至现在的1亿左右,其中的80%在农村[6]。贫困文化的土壤加上各种封建迷信以及西方享乐、金钱观的交杂,导致贫困农民“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严重,扶贫中“干部干,群众看”的窘况屡见不鲜,各地扶贫实践难题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农民的思想问题,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农村思想教育阵地成为当前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首先要依托宣传栏、广播及各种文化活动形式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强化农村主流思想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督促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勤劳工作脱贫致富。根据农民需要,提供夜校、扫盲班、素质提升班等多形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加入,以通俗化的语言和形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和政策法规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的头脑中生根发芽。

2.2 以科协组织为中介加强农村科普宣传

当前,科技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领域,对农民的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农民认识科技、把握科技、利用科技、创新科技的能力,是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一是要加快农村科普组织建设,将科普惠农工作纳入到贫困地区农村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重要抓手。以县为统筹,各乡镇、村成立工作小组,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于科普工作开展得好、带动农民发财致富效果好的工作小组要给予奖励和表彰,做得差的予以通报。加强农技协的建设,积极探索农技协与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发展新模式,使农技协成为连接城乡、连接市场、连接农民的桥梁。二是加大对农村科普宣传的投入力度。依托国家扶贫攻坚的大好机遇,从文化扶贫专项资金中抽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科普宣传站、宣传栏、电子阅览室等硬件投入的建设和运营维护,让科普真正在农村运作起来,成为老百姓发财致富的好帮手,同时加强科普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三是搞好科普工作。通过创办科普周、科普日、三下乡等活动,依托科普讲座、宣传栏、展览以及科普网站的推广,向广大农民传递科技致富、勤劳致富理念,引导农民思想转变,同时根据各地情况,围绕本地资源禀赋特征,开展相应种植、养殖和加工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树立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户等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在脱贫致富中的作用。

2.3 以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而当今贫困地区农村的文化贫困更主要的表现为信息贫困。因此,信息网络建设理所应当成为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阵地。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始实施,截至2013年底,已形成覆盖全国各地的六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地市级支中心、县(市)级支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共63 2432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各级站点共28 639个,数字文化资源约200TB,专兼职工作人员逾68万,服务人次达12.6亿[7]。新的形势下,以文化共享工程巩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投入。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规划和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总目标中。从各地文化扶贫资金中分拨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基层站点、更新落后设备,网络进村进户,确保镇、村文化共享站点的正常运转和维护。同时,通过分级分类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第二,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适用性。依托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强大资源背景,将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网络平台向各级中心和基层点提供服务。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群体,有选择性地提供资源,以确保资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继续加大“三农”类、少数民族语言类相关资源的建设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加强管理,强化监督,逐步完善文化共享工程长效机制。规范文化共享工程工作流程,明确各中心的职责,实现管理、培训、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4 以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加强农村文化传播

近年来,国家的公共文化资源已经开始向农村倾斜,但由于缺乏统筹和规划,导致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未能取得理想效果,针对此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整合资源,形成农村文化建设和传播合力,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不是新一轮的设施建设,而是主张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凡是现有设施能够满足需要的,一律不再改建或扩建。在责任划分上,明确责任主体,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承担主体责任,宣传文化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各相关部门要立足职责、分工合作,公共文化体育机构要加强对中心的业务指导。在管理上,逐步健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管理,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以此来促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3 以“共建共享”疏通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动脉”

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本身具有共享性,其内在的渗透性、扩散性、传递性、继承性和习得性,决定了文化被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共享,也正是这种共享性,决定了文化扶贫“共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长期以来,强大的政府主导保证了现行条件下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最大限度投入,同时也无形中弱化了其他共建主体力量的发挥。文化不同于经济,不是靠多投入就会多产出,更不能靠上项目式的轰轰烈烈式运作,文化扶贫更多的是一种渗透和熏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随着文化扶贫进入精准化阶段,更是对政府的大包大揽式文化供给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有效发挥各个共建主体的优势,实现共建力量的有效组合,更好地共享乡土文化,是文化精准扶贫进程中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3.1 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赋予了政府强大的资源和人员组织能力,也因此确立了政府在文化精准扶贫进程中责无旁贷的主导地位。精准扶贫进程中,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应将工作重心放到组织宣传、立法执法、激励评价等方面上来。顶层设计应加强对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视和支持,从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倾斜,营造文化精准扶贫的社会氛围。利用当前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的有利条件,进行文化贫困摸底调查,有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对文化贫困农户进行筛查、统计、分析并实行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农村文化精准扶贫信息汇集分析机制,构建农村文化精准扶贫云平台。各省市政府应加强对本地区文化精准扶贫的组织协调,加大省市财政资金对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的配套支援力度,协调各单位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文化精准扶贫活动有序进行,各基层政府作为文化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路”,主要负责对文化精准扶贫的组织和实施。在对文化贫困农户进行摸底调查时,应综合考虑其教育水平、思想认识、文化需求、脱贫动机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宣传栏、文化宣传墙等方式对村民进行扶贫政策宣传,让农民对国家的扶贫政策方针有全面的了解,加大乡贤和道德典型宣传,以真实榜样提高农民思想道德认识,以文明乡风培育促进文化精准扶贫。针对我国文化精准扶贫法律滞后的情况,需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使文化精准贫走上法制化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将为文化精准扶贫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引导文化精准扶贫走上规范化和程序化之路。完善文化精准扶贫激励评价体系,加强对文化精准扶贫成果的检测和评估,尤其是文化对改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评估,提高政府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为扶贫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2 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社会力量是文化精准扶贫重要的共建主体之一。《“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接近基层的优势,对农民的文化需求、文化层次等主要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发挥事业单位尤其是文化单位的对口帮扶作用,通过选派文化干事、定期组织培训班等形式与扶贫对象开展灵活多样的“结对子”帮扶,满足农民多样化文化需求。支持社会团体、科研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农村文化扶贫,为农民送文化,举行科普讲座,高校应对贫困地区考生予以政策倾斜。地方文化部门应积极发挥沟通和协调作用,建立文化帮扶长效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结对形式,要对帮扶工作积极、帮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以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等方式参与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带动农民就业的同时提高农民文化意识。拓展东西部文化扶贫协作范围,深化需求与帮扶的精准对接,动员东部地区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等积极参与文化扶贫,鼓励东部地区有实力的公司企业与西部地区合作开发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3.3 有效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作用

有效实现文化精准扶贫“共建共享”,离不开扶贫对象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也是外部共建力量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将“更新贫困者观念,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原则。习近平同志也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文化精准扶贫首先应有效遏制文化殖民主义倾向,尊重乡土文化,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坚决杜绝全盘接受论和全盘否定论,对于优秀的乡土文化应继承和发扬,对于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糟粕,则予以剔除和摒弃。尊重乡土文化也就是对农民的尊重,这是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其次,要激发农民的脱贫意愿和热情。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背景下,激发农民的脱贫意愿和热情,要让贫困主体充分认识到文化精准扶贫可能带来的实惠与好处。以新乡贤精神和榜样为依托,大力宣传勤劳致富脱贫的典型,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改变和魅力。在文化精准扶贫项目上,要让农民参与到项目的选择、规划、实施与监督的每个环节中去,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既参与了扶贫过程,也提高了农民的脱贫能力,最终实现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脱贫。再者,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最重要的途径。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针对留守农民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和计划。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科技化进程,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让农民成为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4 以“渐进共享”构筑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防波提”

发展是共享的前提,由此,共享也必然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对于文化精准扶贫而言,改变束缚农民发展的贫困文化,批判继承乡土文化,同时“将传统乡村精神伦理与诸如理性、个体、法制、权利、自由等价值观相互融合起来,从而建立具有自主性和伸展性的现代乡村文化新认同”[8],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与渐进共享的实质是契合的。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解决,文化扶贫将在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切实以“渐进共享”构筑文化扶贫的“防波提”,使之成为文化精准扶贫的“心里鸡汤”。

4.1 贫困文化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文化与生活紧密相关,不同的社会生活经验演化出不同的文化。长期生活于贫困环境中的贫困农民,不知不觉会从生活中形成与他们的生活状态相契合的文化,即贫困文化。正如学者吴理财所总结:“贫困文化”就是指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它主要是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9]。作为一种文化,贫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思维、价值观念、心理等无形之中打上贫困文化特有的标记并积累下来,并且贫困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通过家庭的影响,使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已经汲取了这种价值和观念,并在他们身上深深地打上了贫困文化的烙印,即:“在极其贫困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会具有获得和占有的欲望。他们的愿望超不出日常需要的范围,或者即使表现出了某种超出常需的愿望,这种愿望也不过是一种痴想,永远不会发展成为强烈的意志力量。当这种状态变成了一种习惯的时候,人就会变得没有远见,满不在乎,苟且度日”[10],进而形成“物质贫困——精神贫困——物质贫困”的恶性循环,使贫困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要改造这种深入骨髓的贫困文化,必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4.2 文化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文化作用的日益凸显以及文化精准扶贫在扶贫进程中边缘性的尴尬处境,我们愈加深切地感受到体制机制的根本性作用。笔者认为,完善文化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应从文化精准扶贫日常工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三个主要方面抓起。健全严格的日常工作机制,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常态化和制度化,是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各地政府应以文广新局统一规划地方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以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改变长期以来文化精准扶贫进程中部门交叉,效率低下的状况。地方文广新局应根据地方实际及文化特色,制定本地文化精准扶贫计划及农民参与文化扶贫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成为文化精准扶贫的主要参与者,在丰富“送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同时,更加注重“种文化”,创造条件鼓励当地农民挖掘本地文化特色,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建立健全文化精准扶贫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之类的硬件建设,也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文化组织建设等投入,确保文化精准扶贫能落到实处。再者,建立科学的文化精准扶贫考核和奖惩机制,细化考核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制。在考核内容方面,不以投入多少为指标,而以文化投入成效为主要依据,加大对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考核力度。落实文化精准扶贫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细化责任分解。确保文化扶贫工作精准到户。完善奖惩机制,对于文化扶贫工作落实比较好的县、乡、村,不仅要进行物质奖励,还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宣传褒奖和提拔重用,对于工作落实不力,挪用套用文化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则需严肃查处。

4.3 相对贫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我国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8%下降到2016年的4.5%,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将彻底消灭绝对贫困,但绝对贫困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真正消除,相对贫困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作为发展的衍生品,贫困与发展相伴相生,即使是当今最发达国家,相对贫困问题仍是困扰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五百年以后还会有贫困,到2020年,我国的贫困和现在的贫困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绝对贫困解决的主要是生存问题,以后是相对贫困,解决的主要是发展、共享的问题[11]。按农村居民收入五等分看,2015年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是最低收入家庭的8.4倍,并且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包括亨廷顿在内的一些发展政治学家曾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一个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比此前贫困时期更多的社会动荡。这种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出现过[12]。这是因为处于相对贫困地位的农民,对身边邻居或者亲戚财富的急剧增长和生活享受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和不平等感,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共享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步解决相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而文化精准扶贫除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农民思想道德觉悟和文化素养外,还可缓解农民心理冲击,激发农民奋斗热情,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从而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产生积极作用。

(来稿时间:2017年10月)

参考文献:

1.孙迎联.吕永刚.精准扶贫: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研究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 2017(1):60-63.

2.蒯大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N].文汇报,2014-02-25(1).

3.赵迎芳.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J].云南社会科学,2016(5):181-185.

4.郑海鸥.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文化惠民日益普及[N].人民日报,2017-10-09(1) .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195.

6.吴理财.张良.农民的精神信仰: 缺失抑或转化——对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的反思[J].人文杂志,2010(2):175-180.

7.苏超.“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4.

8.沈小勇.传承与延展: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文化自觉[J].社会科学战线, 2009(6):241-243.

9.吴理财.论贫困文化[J].社会,2001(8):17-20.

10.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63-464.

11.曲天军.绝对贫困解决生存问题 相对贫困解决发展问题[N]. 人民网,2016-10-19(2).

12.孙立平.贫困是什么?——你知道贫穷吗?[EB/OL].[2014-10-12].http://www.aisixiang.com/data/78839.html.

猜你喜欢

精准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