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综述
2018-01-29杨济霞吴颖颖
杨济霞 吴颖颖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天津 300071)
1 引言
自2011年以来,徐建华教授团队秉持“平等、多元、免费”的原则,已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全国性博士生学术会议。会议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与极高的赞誉,在图书馆学领域掀起了规范化实证研究的浪潮,弥补了我国图书馆学长期以思辨性研究方法为主的缺陷,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并以“知名品牌会议”的身份成为南开大学商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参会人员
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人员共计200余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江西等20多个省市。他们有高校青年教师及博士、硕士,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10所高校5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生20人,34所高校6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生103人,2所高校的5位本科生,7所高校5个专业的青年教师8人。其中不乏导师带着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一起来。还有来自湖北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等7个省、市级图书馆的从业者45人。以及部分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的编辑和一些中盘商与数据库供应商。
3 会议内容
本次博士生学术会议于2018年8月23日上午9时正式启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海外图书馆学研究热点、研究动态与规范性要求,近年发表的图书馆学实证研究论文点评,问卷调查的规范与实施、问卷调查方法中量表与问卷的辨析、SPSS数据分析全过程讲解、数据分析与发文关系,面向儿童用户的研究方法、内隐刻板印象实验方法、眼动实验与SC-IAT实验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文技巧,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前沿研究介绍,与会者实证研究中所遇问题的诊断等。
南开大学商学院徐建华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的开幕式,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李月琳教授致辞,对与会人员共聚南开大学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参会嘉宾简要介绍了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鼓励与会的博、硕士生,教师以及图书馆从业者多到南开大学学习交流。随后《图书与情报》杂志社编辑魏志鹏先生,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马捷教授,湖北省图书馆谢春枝副馆长,南京农业大学童万菊博士分别发言,四位代表均对本次“公益性”“全免费”的实证会议表示感谢,并对徐建华教授十余年来坚持规范化实证研究的治学态度与学术热忱表达了认可与敬仰。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审组组长)黄长著教授作了题名为“我的治学之路:烦恼与快乐”的报告。报告中黄教授结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和工作体会,向与会者传达了正确的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黄教授指出要扎实学术积累,切勿急功近利;强调多用平实、准确的语言而非乱造新词,哗众取宠;重视科学的研究过程,确保层次分明;此外,提出学术研究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最后,黄教授以“学习不止,探索无尽”鼓励与会人员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进取,勇攀高峰。随后,天津师范大学的杨海波副教授给大家带来第二场题名为 “眼动追踪技术与图书信息检索研究”的精彩报告,杨教授用诙谐的语言与经典的案例让与会者了解到“什么是眼动追踪”, “眼动追踪的实践价值”以及“眼动指标的选择与解释”。除此之外,杨教授还分享了将眼动追踪技术与图书信息相结合的有关研究、实践,使在座高校师生与图书馆从业者大受启迪。
23日下午,南开大学图书馆学博士生王翩然作了主题为“面向儿童用户的研究方法”的报告。她强调儿童用户是图书馆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研究群体,然而由于该群体的特殊性,图书馆界对儿童用户的研究存在缺失抑或研究方法不严谨的问题。基于这一现状,王翩然博士提倡使用针对儿童用户开发的研究方法,包括马赛克法、任务中心的数据收集方法、阶梯法等。随后王博士介绍了其团队基于这些研究方法开展的、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探索出了学龄前儿童对图书馆服务的认知与偏好,为图书馆开展儿童服务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23日下午的第二场报告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俞碧飏博士围绕“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展开,俞博士首先向大家解释了什么是“实验与实验范式”以及“内隐联想测验(IAT)”,随后以“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为例,从研究问题出发,详尽的介绍了从研究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到实验结论的完整过程,使与会者切实感受到作为实证研究方法之一的实验法的魅力。第三场报告中,Emerald出版主编秦靓婷女士向与会者介绍了Emerald的投稿指南,她尤其强调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性,从文稿的构成着眼,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一篇合格的英文学术论文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为与会嘉宾的英文投稿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性的意见。
24日上午,俞碧飏博士作了关于“美国图书情报学与实证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图书馆实践(包括用户研究,图书馆管理,馆藏建设等)与实证研究密不可分的关系;她特别强调在实证研究过程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关注Research Problem到Research Question的衍变,从而不断推进可操作性的研究设计;在实证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论的定义上,俞博士给出了清晰的界定与辨析。随后,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的马惠霞教授作了关于“问卷与量表辨析”的报告。马教授指出“问卷”和“量表”并不完全等同,量表是一种问卷标准化后的工具,因而其标准化的过程尤为重要。此外,马教授还解释了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的差异,使与会者更深刻的理解了量表的概念。最后,来自《图书情报工作》等3个杂志社的编辑与参会嘉宾进行座谈、答疑。
24日下午,俞碧飏博士作了关于“研究设计与问卷编制”的报告,提出问卷调查研究设计的“七步法”。她认为问卷调查研究就像车间流水线,问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会直接影响到问卷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贯彻于问卷调查的每一步。随后,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的2014级本科生路锦怡同学作了关于“2017年图书馆学期刊问卷调查法文章分析”的报告,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在已发表的基于问卷调查的文章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规范和不完整的问题并呼吁重视问卷编制的规范化。最后徐建华教授作了主题为“我的实证研究之旅”的报告,回顾了致力于“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十三载的喜与忧。徐教授指出,图书馆掌握实证研究方法存在诸多益处,他认为用数据说话才能实现言之有物,才能真实了解施测对象,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馆服务;报告接近尾声时,徐教授向与会青年发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应该由我们来支撑,图书馆学的历史也应该有我们参与书写”的号召。
25日,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徐晟老师带领大家在机房进行SPSS的实践操作,从数据导入、描述性分析,到方差分析、多元回归方程的构建,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如何应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下午16时,王翩然博士作了关于“问卷调查研究的论文写作”的报告,介绍了如何将数据在统计软件的分析下转化为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提出通过“六步走”的方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描述数据、解释数据、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参会嘉宾针对数据结果与实际现状存在差异的问题与王博士展开热烈讨论。
26日上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郭大水教授作了关于“访谈技巧及实施”的报告。郭教授用幽默的语言、趣味的表达向参会者讲授了做好访谈应该具备的研究方法和访谈技巧。下午,南开大学于良芝教授与李月琳教授分别向与会者分享了其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与正在进行的前沿研究。随后,会务组收集了与会人员几天来产生的问题与困惑,开展问题诊断环节,由徐建华教授、徐晟老师、俞碧飏博士与王翩然博士进行现场答疑。最后,徐建华教授发表闭幕词,宣布“第八届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会议”圆满结束。
4 结语
徐建华教授团队举办的“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历年来坚持会议议题前沿化、与会主体年轻化、研究方法规范化,平等、多元、免费的办会原则,为图书馆各界同仁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学习机会,创造了获取前沿信息的偶遇平台。徐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推行规范的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学术担当,对当今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式与学术生态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徐教授呼吁,当代博士、硕士均应承担起一份学术责任,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规范的研究方法不断要求自己,为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