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

2018-01-29杨丽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转院死亡率新生儿

杨丽娜

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的存活率有非常大的影响[1]。现在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新生儿的健康备受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成为了医疗界研究的重要内容[2-3]。新生儿窒息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此次我们就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和护理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复苏和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对8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共有43例男性和37例女性,将这些患者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40例。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对结果产生影响。

1.2 方法

为两组新生儿提供常规复苏以及护理,研究组患儿则增加系统化的复苏和护理措施:(1)复苏过程及措施:①胎儿娩出前准备:准备好抢救设施[4]。②清理呼吸道:呼吸道清理是复苏的关键,使用低压电动吸引器时要娴熟连贯,遵循操作原则,避免损伤新生儿[5]。③人工通气:为新生儿进行双层无菌敷料覆盖口鼻人工呼吸操作[6]。④气管插管:对于行人工呼吸后仍无哭声的患者,应立即采用气管插管将气管内的分泌物全部吸出。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胸外按压、口对导管人工呼吸、气囊加压给氧等辅助干预措施[7]。⑤复苏药物的应用:对于胸外按压无效且心率在80次/min以下的患儿,可静脉推注1∶10 000的肾上腺素或东莨菪碱,以达到解除患儿脑部和肺部的循环障碍,显著改善微循环,并有效抑制抽搐和兴奋呼吸等相关症状。同时可通过抗生素和扩容以及纠酸等系统性药物治疗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8]。(2)复苏后的护理:①继续保暖:为新生儿保暖,使用保暖设施,严格控制肛温。②严密监护:对新生儿的体温和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测,观察神志、瞳孔、尿量、肤色等等项目,控制药物输注速度,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③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新生儿复苏时接受无菌操作,预防感染事件的发生,遵医嘱持续的为患儿进行对症治疗。④合理喂养: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对吮吸反射好的患者进行正确喂乳指导,吮吸反射差的患者需要接受规范挤奶指导,喂养时避免呛咳,可视情况进行鼻饲。

1.3 评价指标

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临床考察指标包括痊愈出院、好转出院、转院、死亡等四项。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接受了不同的复苏和护理干预模式,经过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儿痊愈率为90%(36/40),好转出院率为50%(2/40),转院率为2.5%(1/40),死亡率为2.5%(1/40)。对照组患儿痊愈率为45%(18/40),好转出院率为12.5%(5/40),转院率为20%(8/40),死亡率为22.5%(9/40)。研究组患儿的痊愈率比对照组高,转院和死亡率降低,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新生儿产前、产时、产后因为众多的因素导致了缺氧和宫内窘迫,让新生儿的呼吸和循环系统产生障碍[9]。根据研究显示[10],任何会导致血氧浓度下降的因素都会引起窒息,新生儿窒息和胎儿在子宫内的环境和分娩过程联系紧密,当缺氧出现时,胎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产生刺激,引起了早期强烈的呼吸动作,喉括约肌丧失了屏障功能,吸入了大量羊水,引起产时窒息或娩出后窒息。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后,新生儿窒息使用复苏技术也得到了更新,和以往不同,一些新生儿复苏处理后的存活率低,因为不同新生儿的窒息程度不同,因此有些存活率差,需要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和恶化。临床中需要使用针对性的系统治疗和护理措施来降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让新生儿的存活质量得到提升。

现在,新生儿窒息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新生儿复苏是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主要方式,很大程度的推动了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水平提升,也挽救了许多的新生儿和许多家庭。根据临床研究显示,优质的复苏技术和相匹配的护理措施可以阻止新生儿窒息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尤其是快速、稳妥、准确的复苏措施和复苏后的细致护理可以让新生儿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下降,让新生儿的生存率得到提升。此次研究中,对新生儿窒息使用系统化的护理和复苏进行了分析,两组患儿接受了不同的复苏和护理干预模式,经过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儿的痊愈率比对照组高,转院和死亡率降低,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系统的新生儿复苏和复苏后护理可以让新生儿的存活率提升,改善新生儿的窒息。综上所述,临床中使用系统复苏和复苏后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

[1] 易翠兰,种翠宁,李洁萍. 3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 [J]. 吉林医学,2011,32(26):5500-5502.

[2] 梁增荣. 浅谈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9):283-284.

[3] 孙尚绘,张文琼.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效果评价及护理[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6):724-725.

[4] 潘彦光. 新生儿窒息70例的复苏抢救与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99-8780.

[5] 丁艳,罗小东.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体会[J]. 右江医学,2011,39(6):818-819.

[6] 孙涛.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配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5):164-165.

[7] 张蕾,张浩. 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体会[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29-340.

[8] 朱岸清,邸晓华.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体会分析[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3350.

[9] 胡锐. 浅析助产士复苏培训在新生儿窒息防治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4):187-188.

[10] 韩宗宝.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维生素C 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97-98.

猜你喜欢

转院死亡率新生儿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基层医院肿瘤患者“转治不转院”模式及应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给新生儿洗澡有讲究
导致新生儿死伤的原因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危重患儿转院应用效果的研究
上海市某社区住院脑卒中患者转院相关因素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