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检验用于风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探析

2018-01-29邸宇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血粘度风湿病血液

邸宇峰

风湿病多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主发于肌肉、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一组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病后最常表现为关节疼痛,且常伴有发热、皮疹、皮下结节、小舞蹈病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迁延,且普遍呈遗传性、对称性、全身性特征,临床诊疗较为棘手,血液检验不失为一种准确高效的诊断方法[2]。为明确血液检验在风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我所风湿病患者与健康者血液检验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4月—2017年5月到我所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员、风湿病患者共60例,分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健康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9.3±6.4)岁。观察组30例风湿病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38.4±5.2)岁;病程1.5~7年,平均病程(3.1±1.2)年;疾病类型:风湿性关节炎16例,骨关节炎6例,白塞氏病5例,干燥综合征3例。两组人员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对照组(健康检查人员)、观察组(风湿病患者)均接受血液检验:检查前12 h禁食,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3];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给予抗凝处理,离心5 min,转速3 000转/min;采用常规温氏法检测红细胞压积,用粘度仪测定血液粘度、免疫球蛋白,再继续检测其他生化指标与血液生理指标[4];完毕使用检验设备处理并分析检验结果,据此做出疾病诊断。

1.3 观察指标

血液检测项目指标差异,主要包括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值(C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压积(PCV)这10项指标[5]。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CP、IgG、IgM、IgA、ESR、RF、CRP、PCV分别为(4.71±0.06)、(11.92±0.61)、(1.60±0.43)、(28.22±13.57)mg/L、(3.33±0.57)mg/L、(3.71±0.65)mg/L、(23.53±0.82)mm/h、(127.76±31.87)IU/mm、(12.69±2.93)mg/L、(37.48±8.25)%;对照组以上10项指标分别为(4.61±0.55)、(8.93±1.38)、(1.41±0.34)、(21.92±4.87)mg/L、(1.49±0.63)mg/L、(2.48±0.63)mg/L、(22.23±0.92)mm/h、(18.99±0.87)IU/mm、(5.16±0.83)mg/L、(37.29±8.74)%。两组PCV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CP、IgG、IgM、IgA、ESR、RF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风湿病是以胶原纤维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发病初期损害关节、心脏,中后期累及皮下、血管、浆膜及脑部[6]。由于该病患者身体组织、自身免疫均有所损伤,故其呈交替性发病特征,且常伴有皮疹、硬结等全身症状。风湿病种类繁多,按病因分为免疫性、感染性、退行性、代谢性、遗传性、中毒性、肿瘤性等类型;按学科分为痛风、骨性、感染性关节炎等。

既往临床诊断以症状表现、询问病史为主,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为辅,诊断效果始终受制于其症状隐蔽的特点。目前医学界广泛推崇血液检验方式,主要利用血液学改变特点以达成确诊目的[7]。通常来讲,该类患者血液循环功能普遍较差,主要因其血液中蛋白、免疫复合物成分含量高而致血液增稠、循环不良。因此,血液粘稠度是反映血液流畅性的主要指标,再结合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指标便可准确反映患者病情。由此可见,血液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诊断方式的缺陷,既利于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又便于动态反映病情、预后[8]。鉴于本病尚无根治疗法,临床需根据血液检验结果个体化施治,并凭借医疗配合以确保疗效发挥,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痛苦。

本研究对两组人员实行血液检验,取得差异显著的检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内的健康人员,观察组中的风湿病患者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CP、IgG、IgM、IgA、ESR、RF、CRP指标更高(P<0.05)。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充分反映了风湿病患者与健康者的指标差异,以便为疾病早期确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栾赤兵. 血液检验用于风湿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12-13.

[2] 薛传亭. 浅论血液检验在风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4):9-10.

[3] 陆春光.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58-159.

[4] 宁绘丽. 血液检验用于风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7):175.

[5] 田阳. 浅谈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J]. 当代医药论丛,2015,5(2):32-33.

[6] 于庆亮,李春梅. 血液检验用于风湿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探讨[J].医疗装备,2015,29(8):18-19.

[7] 郭黎英,苗亚琼.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111-112.

[8] 郑辉,王伟娟,康丽霞.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5,14(12):134.

猜你喜欢

血粘度风湿病血液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
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指导对高血压病合并糖耐量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