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降糖药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用药研究
2018-01-29衣萍
衣 萍
(临朐县临朐糖尿病医院,山东 潍坊 262600)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进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发生趋势呈现逐渐年轻化的方向,临床上并无十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药物[1]。目前,临床上通过利用降糖药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出更多的不良反应。近几年来,临床上通过对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患者进行分析,加强对于降糖药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研究力度,进而提出安全而又合理的使用降糖药的方法[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患病情况,并统计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其中,男61例,女53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53.12±5.4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1.2 不良反应
1.2.1 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服用降压药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通常发生于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之中,由于饮食不规律、高龄、肝肾损伤、用药剂量大、饮用含有酒精饮料、活动量过大以及用药类型过多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将会延长患者的患病情况以及神经损伤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对于低血糖的调节能力逐渐衰退,低血糖症状也随之表现的并不明显,患者难以对其作出及时反应和控制。
1.2.2 体重增加
对于部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而言,在此期间同时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将会增加患者的体重量,临床上为了能够避免体重的增加,通常采取坚持运动以及均衡饮食的方法。
1.2.3 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过程中,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便秘、饱胀、烧心、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上述不良反应将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胆汗淤积以及肝损伤等症状。
1.2.4 皮肤过敏反应
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以及瘙痒等皮肤反应,等到用药一段时间后将会自行消失,若换恶化出现持续皮肤反应,则需要立刻停止用药。除此之外,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对于阳光的敏感程度增加,因此,需要使用防晒霜给予预防。
1.2.5 酒精不耐受
任何一种类型的磺脲类药物在患者服用期间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耐受酒精情况,服用甲苯磺丁脲以及氯磺丙脲等药剂时不耐受情况更加明显。部分患者在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或者药物后10~30 min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刺痛感、头痛以及面红耳赤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上述症状可能持续大约1 h,临床上为了能够预防该种情况的发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避免患者用药期间饮酒或者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以及发生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使用磺酰脲类降糖类药患者中,32例(28.07%)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7例(21.88%)胃肠道反应、7例(21.88%)过敏感应、9例(28.13%)低血糖、4例(12.50%)肝损伤以及5例(15.63%)血液系统反应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3 讨 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导致该类疾病的发生几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已经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
本组大量的研究结论充分表明,所有使用磺酰脲类降糖类药患者中,32例(28.07%)发生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过敏感应、低血糖、肝损伤以及血液系统反应等,临床上通过采取以下手段控制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如:①适应证。磺酰脲类药物虽然对于控制血糖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身体状况慎重用药,如:体重、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基础疾病等方面;②用药时间。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服用需要用于饭前10~30 min内,对于一日一次的用药患者而言,则需要于早晨服用,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和血糖具有一定的昼夜规律性,因此,早晨用药对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效果相对更好。
概而言之,通过对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研究力度,进而提出确保安全而又合理的用药方法。
[1]王军生.磺酰脲类降糖药不良反应研究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89-90.
[2]曹 英.糖尿病治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22):256-257.
[3]宋亚贤.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研究进展[J].饮食保健,2016,3(15):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