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教学应从“不求甚解”走向“当求正解”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73期
关键词:古诗草原校长

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曾多次在文章或活动中提出:小学古诗教学应当追求“不求甚解”。例如:《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18期)刊发孙校长的文章《再谈“不求甚解”》;2013年12月,在“海峡两岸同根同脉文化教育座谈会”上,孙校长再次提出,“好读书,不求甚解”应是童年语文学习的规律。他强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之前的儿童处在懵懂期、混沌期,心智未开,理性思维尚未萌芽,他们的认知积累、人生经验积累刚刚开始,和他们谈“求甚解”是找错了对象、弄错了时段;《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11期)刊发孙校长的《我的古诗教学观》一文,文中,孙校长把古诗教学提炼为三个词语——不求甚解、熟读成诵、滚瓜烂熟,再次提出“不求甚解”这个观点。孙校长的观点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同,还有不少教师搬出“诗无达诂”来呼应孙校长的“不求甚解”。

然而,在一些公开课和家常课的古诗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抱着“不求甚解”的观点和“诗无达诂”的原则,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上引导不够、不敢讲解,甚至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谬误。如:笔者不久前参加一次市级诗歌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发现教师多在想象画面、指导诵读方面大做文章,却对诗意的理解淡化处理,甚至对一些关键字词都不做理解方面的引导。再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诗中的“对”字应该怎么理解?一位教师教学时,学生说“对”就是“对着”的意思,教师没有纠正,一句“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就跳过去了。

笔者研究发现,教师在古诗教学的理解层面出现偏差,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孙校长提出的古诗教学“不求甚解”的观点。“不求甚解”一词源于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的是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孙校长反对的是超越学生认知与体会的过度解读,是颠过来倒过去在一些字词上过度深挖,而不是对古诗中关键字句进行准确理解。第二,一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诗无达诂”的内涵。“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最早见于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篇。原意是说古《诗》(《诗经》)的时代已逝,时过境迁,难以解释,因此根本不必忠于原作,而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心曲说,加以引用。后来的诗论家们则用“诗无达诂”来泛指一般诗歌的欣赏原则,并且指出: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有形的直接关系可以“达诂”,也应“达诂”。因此,“诗无达诂”并不是说诗歌不可解释、无法明白,而是说不能机械理解。第三,一些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钻研不够,照本宣科,将参考书上的解释照搬给学生,或者自以为是,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想当然地当成唯一的正解,这样,误读、错解便在所难免。

古诗中的关键字词常常是学生诵读理解的关键,是古诗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绕道而行并不可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说:阅读古诗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展开想象、浮现画面必须以正确地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为基础,如果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不理解或者理解错了,展开想象、浮现画面就无从谈起。从古诗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学生学习古诗的需要来看,我们理当在准确理解孙校长的“不求甚解”的基础上,追求小学古诗教学的“当求正解”。

1.以画解词,以境会意。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不丰富,语言感悟能力也不强,他们学古诗时在理解词义、诗句方面会有较大困难。笔者以为,该让学生理解的就要想办法让他们理解。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借助图画帮助他们理解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个经典的古诗教学案例——《草》,下面,我们来重温一个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

生:草原。

师:大家同意吗?是的。这里的“原”就是指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

(于老师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草原图。)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来说说?

生:“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上述教学中,于老师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了“离离”这个生僻的词语,形象化的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提供注释,提供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从中小衔接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中应该作为一种教学目标和方法呈现出来。遗憾的是,在小学高年级教材中,古诗类的文本中都没有提供注释,也没有提供相应的背景。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教师应该有所作为。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窦丽老师执教苏教版五下《古诗两首》,在指导初读环节,呈现古诗中难理解字词的注释,帮助学生通过自学弄懂诗歌的大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古诗自学能力。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李筱静老师执教苏教版五上《清平乐·村居》时,及时呈现作者辛弃疾的生平,特别是他满腹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人生经历,对于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促进作用。

3.精选内容,精讲知识。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古诗必然是一个由言到意的过程。选入小学教材的古诗大多短小,少有特别晦涩难懂的词句,但是,对古诗中一些典型的语言知识应当甄别、选择,适度精讲。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四上《元日》这首诗时,选择了诗中的“曈曈”进行精讲。

师:大家看“曈曈”这两个字,你们感觉跟什么有关呢?

生:我感觉跟太阳有关,因为这个字是日字旁。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大家请看图片,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太阳升起来了。

生:老师,我看到阳光黄亮亮的。

师:同学们从图中看懂了“曈曈”的意思。“曈曈”就是太阳耀眼的样子。在古诗中,像“曈曈”这样以叠词的样式出现的词语还有很多,它们常常可以理解为“……的样子”。我们来回顾一下。

(课件出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用上面理解叠词的方法说一说“田田”的意思。

生:“田田”应该是荷叶茂盛的样子。

师:说得很好。那同学们看“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时时”和“恰恰”,这两个叠词的意思能理解吗?

古诗中还有一些语言现象,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现”,意思是“出现、呈现”而不是“看见”,这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通假字。对于这种语文知识,教师应该给予讲解,让学生知其然。

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说,听过好几位教师教学《清平乐·村居》,都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醉”字作为重点字眼,引导学生来慢慢品味,教师反复组织学生理解“醉”的含义,想象词人“醉”的原因。学生大致有两种理解:一种为“喝醉”,一种为“陶醉”,词人陶醉在这温馨的情景中了。执教者都给予了肯定,而且似乎更加赞赏“陶醉”一说。但经语言学专家考证,宋代之前的诗词中的“醉”字,只当“醉酒”论,而没有“陶醉”的意思。如“醉里挑灯看剑”“沉醉不知归路”中的“醉”字,都是指作者自醉。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要精选关键字词句引导学生理解,且应该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自以为是,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凡是拿捏不准的,须做学术上的考证。

撰写此文,是要提醒自己和更多一线教师:古诗教学理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情味和意蕴,但如果忽视对诗中关键字词句的准确理解,一味追求片面的“不求甚解”,就有可能退回古代私塾教学的“死记硬背”,这对学生学习古诗来说是一种倒退。因此,我们应准确理解孙校长提出的小学古诗教学应追求“不求甚解”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古诗教学的“当求正解”。

猜你喜欢

古诗草原校长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