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皮肤瘙痒症火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9孙海霞
孙海霞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7)
皮肤瘙痒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严重困扰,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及生理舒适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如今临床研究中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难以有效护理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要护理人员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舒适护理模式使得患者的心理、生理、灵魂及社会达到最佳状态,降低不愉快程度,使得患者达到真正舒适的目的[2]。本研究对皮肤瘙痒症火针治疗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不错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6.9-2017.12 所收治的100例进行火针治疗皮肤瘙痒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舒适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50例,舒适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的是29岁,最大的是80岁,平均年龄(60.32±5.43)岁。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的是32岁,最大的是81岁,平均年龄(61.19±5.5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对比价值。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火针治疗,选择阿是穴,采取梅花针叩刺放血,再用火罐拔罐10-15min,采取火针快速针刺穴位,快速起针,不留针。第1天1次,第2天1次,之后每2天1次,1个疗程6次。在此基础上,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
1.2.1 心理舒适护理
患者因皮肤瘙痒容易出现悲观、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排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消除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增强抗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3]。
1.2.2 皮肤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需保持患者皮肤湿度,合理控制病室内温度及湿度,采用中性、偏酸性热水洗澡,不要直接用手抓挠皮肤,叮嘱患者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手卫生,避免抓挠皮肤而致使皮肤破溃、感染。
1.2.3 饮食舒适护理
平时注意患者的日常饮食,严格控制磷摄入量,禁止食动物内脏、巧克力、奶制品、刺激性食物,少食牛、羊肉及海鲜,避免皮肤过敏,同时,避免摄入过多水分、钾离子[4]。
1.3 评价标准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止痒见效时间、皮肤好转时间。同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止痒见效时间、皮肤好转时间对比
舒适护理组患者止痒见效时间(9.42±3.08)min,皮肤好转时间(3.29±1.08)d;常规护理组患者止痒见效时间(17.43±4.19)min,皮肤好转时间(6.94±3.21)d。舒适护理组患者止痒见效时间、皮肤好转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舒适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29例,满意2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8例,满意22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80%。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皮肤瘙痒是一种常见疾病,顽固、易复发。西医治疗常采取激素治疗,病情迁延难愈,易复发,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多因血虚风燥所致,火针治疗可祛风止痒、活血养血[5]。本研究在火针治疗的同时,采取舒适护理模式,以保证治疗效果。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护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心理及生理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使得患者得到家庭般舒适度,改善患者依从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6]。
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止痒见效时间、皮肤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并且,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项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和其他研究报道一致。由此说明,舒适护理可缩短患者止痒见效时间及皮肤好转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总而言之,将舒适护理应用在火针治疗的皮肤瘙痒症护理中,可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