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8-01-29穆葆慧关旨耘梁伍今
穆葆慧,关旨耘,汪 琳,杨 陆,王 洋,梁伍今*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广西北海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近几年来,对承诺的研究已成为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重要任务[1]。护理本科人才是促进护理事业快速发展的特殊群体,他们的专业承诺对于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文旨在了解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为提升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两所医学院校(下称甲校、乙校)护理学院的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经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调整,正式调查时先向学生详细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填写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并告之所有问卷均采用不记名方式,以减少学生顾虑,保证问卷的真实性。
数据统计运用Frequencies过程计算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的频次分布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两两比较法等。
1.3 研究工具
1.3.1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主要记录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学校、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学习态度、成绩排名、是否为学生干部、高考志愿选择等。
1.3.2 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
采用由连榕等人结合我国大学生实际情况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该量表共27道测验题,分为四个维度,即感情承诺(9题)、继续承诺(6题)、理想承诺(7题)和规范承诺(5题)。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等级记分,每道题评分为1~5分,总分为27~135分[3]。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回收的有效问卷数为285份。受试护理本科生年龄18~25岁,平均21.44岁,男生11人,占3.9%,女生274人,占96.1%;甲校75人,占26.3%,乙校210人,占73.7%;一年级90人(31.6%),二年级92人(32.3%),三年级103人(36.1%);来自农村的学生最多,占46.7%;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上占多数,为35.4%;高考志愿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占34%,父母帮忙选择占18.2%,高考调剂占27%,受就业影响才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占20.7%,说明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占大多数。
2.2 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
2.2.1 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中,每个题目的中间值为3分,分数越高表明专业承诺的水平越高。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总分均值为3.49,接近中间值3,呈中上水平。在专业承诺四个因子中,规范承诺(M=4.04)和情感承诺(M=3.52)均高于平均值3.49;继续承诺(M=3.36)和理想承诺(M=3.18)均低于平均值。
2.2.2 个人基本资料变量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影响
不同学校、是否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学习态度、成绩排名、高考志愿选择在专业承诺总分及各个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甲校护理本科生的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和总承诺得分均低于乙校学生;独生子女的情感承诺得分比非独生子女高;父亲文化为本科及以上的护理本科生继续承诺和总承诺得分低于父亲文化为小学、中学、高中的学生;学习非常努力的学生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和总承诺得分最高,不很努力和非常不努力的学生得分最低;非常努力的学生比不很努力、非常不努力的学生规范承诺得分高,学习很努力的学生比非常不努力的学生高;学习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规范承诺和总承诺得分比排名靠前、中等的学生低;排名靠前的学生情感承诺得分比排名中等的学生高,排名靠后的学生得分比排名中等的学生低;排名靠前的学生继续承诺得分高于排名中等和靠后的学生,高考调剂的学生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得分低于自己意愿、父母帮忙选择、受就业情况影响的学生,自己意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得分高于受就业情况影响的学生;高考调剂的护理本科生规范承诺得分比自己意愿、受就业情况影响的护理本科生低;自己意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理想承诺得分比父母帮忙选择、高考调剂、受就业情况影响的学生高;自己意愿选择专业的学生总承诺分数最高,高考调剂选择专业的学生总承诺分数最低。
3 讨 论
3.1 护理本科生一般情况分析
本次抽样调查的护理本科生中女生占绝大多数,有274人,占96.1%,男生11人,占3.9%。现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认为男性没有能力从事护理职业,直到她去世后,对男性的这种偏见继续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护理行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大多数护理院校在努力扩招男学生,男性护理工作者也越来越多,但传统的偏见还是导致护理专业学生以女生占多数,我国男性高等护理人才严重缺乏。很多人认为护理是简单的照顾服务工作,属于女性职业,高考分数较高的男生就读名牌高校没有必要选择护理专业。
多数学生来自乡村。调查中有133名护理本科生的家庭所在地是农村,占46.7%,这可能与家庭条件和家庭环境有关。来自乡村的孩子从小在条件较差的家庭中成长,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在选择护理专业时往往不会过多考虑职业的辛苦。
学生在选择高考志愿时多是自已意愿。有97名学生高考志愿时按自己意愿选择护理专业,占34%,高考调剂的学生有77名,占27%。罗紫照等人[4]在对湖南省某高校的1267名护理本科生时发现,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人数占17.4%,高考调剂的人数占12.5%,比例低于本研究,可能由于护理本科生出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护理专业就业率相对较好等原因,在选择专业时多数为非自愿。
3.2 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
5.2.1 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现状
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较使用同一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的陈玉华[5]、赵芳芳[6]和赵莉[7]的调查结果高。相对于国外学者Garden的研究结果(均分为3.70),本研究的结果较低,说明我国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相对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得分,本研究比牛春娟等人[8]、吴红顺等人[9]对医学、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结果高。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失业率上升,大学毕业生要想找到理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期,护士紧缺这个全球性问题无疑给护理毕业生提供了就业保障,这也成为了许多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而本次调查中有20.7%的学生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首先是受就业情况影响。据卫生部预测,我国医护比例到2015年有望达到1:1,这就要求国家每年需要培养15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说明未来对护士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为护理专业学生创造了相当大的就业机会[10]。另一方面,虽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相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高,但其就业门槛相对较高,很多单位的就业门槛都是硕士、博士。而护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时学历要求比医学专业学生低,因此护理本科生就业率较医学生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许多学生更愿意选择门槛和教育成本较低的护理学专业。
3.2.2 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各维度分析
在专业承诺四个维度中,护理本科生理想承诺得分最低,其次是继续承诺,两个维度得分均低于专业承诺平均值;规范承诺得分最高,其次是情感承诺,得分均高于专业承诺平均值。表明护理本科生认为护理是崇高的事业,在思想上是十分肯定护理工作对社会的贡献,但学生自身对护理事业的价值判断不到位,以至于以护理专业作为实现理想的职业意愿不是很高,对未来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而转换专业的意愿比较强烈。这可能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价值观未成熟,职业情感和行为倾向不稳定,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校期间的每个经历都会影响其对专业的认识和评价有关。因此,从学生入校时起护理教育者就要帮助其树立积极的专业态度和崇高的职业精神,为今后形成稳定的专业承诺打下良好基础。
由于护理本科生在入学后接受了较多的医学伦理、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数学生比较认可护理专业的规范和要求,出于责任和义务愿意遵守,因此本研究学生的规范承诺得分最高,这一结果与梁佩玲等人[11]的研究相符。
本研究情感承诺较高,与陈竞函[12]、岑丹维[13]等的研究结果相同,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第一,自身对护士的印象非常良好。由于学生从小就经常接触医生护士,“温柔、善良、美丽”是很多学生对护士的印象,因此,他们很崇拜这个救死扶伤的职业。第二,社会对护士的正面宣传。如“非典”、汶川地震时期对护士的赞扬和宣传,电视中护士不怕困难、帮助病人渡过难关的勇敢善良的形象,使学生有着向白衣天使看齐的向往。
本研究发现护理本科生的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得分最低,与王文文等人[14]的研究结果一致。学生理想承诺得分较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方面,与学生对护理专业整体认识比较片面有关。护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对操作技能的要求相当高,繁琐细致的操作让很多学生觉得这份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认为自己在护理岗位上难以实现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与本科和专科护士未分层管理有关。护理本科生较专科生在校的时间长,理论知识更扎实,知识面更广。但目前我国临床护理工作未分层次使用人才,护理本科生进入临床工作后,从事与低学历护士一样的工作,使其在学历上的优势体现不出来,感到自我能力得不到发挥,从而降低本科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的继续承诺得分较低,可能因为现在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学生很大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生活环境较优越,所以学生对于日后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要求较高,而目前护士的社会地位低、薪资报酬低,护士上班既累责任又大,这对于很少吃苦的学生来说无疑成了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导致学生的继续承诺低。从本调查条目6“如果转到其他专业,我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的选择结果来看,认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学生有77人(27.1%),不确定的学生有158人(55.4%)。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护理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有热爱并坚守护理事业的接班者。由此看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极为重要。
3.2.3 个人基本资料变量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分析
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总结了以下几个与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有一定关系的因素,包括:学校、是否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学习态度、成绩排名、高考志愿选择。
3.2.3.1 不同学校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比较
乙校的护理本科生在专业承诺总分及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三个维度得分上均高于甲校。这可能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有关:其一,学生的高考志愿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的高考志愿选择意愿不同会对专业承诺产生影响,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其专业承诺高于出于其他目的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乙校的护理本科生,自己意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有78人,占所在学校被调查者总数(210人)的37.1%;甲校按自己意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仅有19人,占所在学校被调查者总数(75人)的25.3%。学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说明已经有了明确的专业目标和期望,这类学生通常对所选专业比较满意,因此其专业承诺水平较高;而非自愿选择的学生多是由于家长和老师的意愿、被迫调剂或受就业影响,违背了自己的意愿,通常其内心对专业会有所排斥,若学习后发现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就更对专业无足够的认同和信心,导致专业承诺较低[15]。其二,不同的学年制。调查发现,甲校的本科护理专业为五年制,而乙校的本科护理专业为四年制。孙秋[16]等的研究指出,五年制的护理本科生多认为自己与临床专业学生都是按高考分数线录取的,有些护理院系的录数线甚至比临床专业高,同样都接受了五年制医学教育,而当他们进入临床工作后,医生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而护士却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社会地位也不如医生,从事的工作更加繁琐和机械化,学生感觉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再加上学生能够进入甲校这所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对自己的职业期望相对较高,而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后逐渐对护理专业的工作内容、社会价值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后,感到发展前景与自身追求落差非常大,不甘于从事服务型、缺乏创造性的护理工作,因此学生的专业承诺比普通高校的学生低。
3.2.3.2 是否独生子女对专业承诺的比较
独生子女的情感承诺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他维度无统计学差异,此结果与王亚琨等人[15]关于“非独生子女的情感承诺高于独生子女”的研究结果相反。可能是因为: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及对教育重要性认识水平的提升,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娇惯。黄琳等[17]在研究北京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状况时发现,在校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们家庭背景比较优越, 他们享受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所以进入高校之后能够更轻松地学习、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 培养多方面的能力,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因此独生子女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更容易培养对护理专业的认可;而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背景处于明显的劣势,再加上护士工作的薪资报酬低,经济压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更大的困扰,导致非独生子女的专业承诺水平较低。
3.2.3.3 父亲文化程度不同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影响
父亲的文化程度对专业承诺总分和继续承诺这一维度有显著性意义,父亲的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学生继续承诺和总承诺低于其他文化程度,这与赵玲[18]的研究结果一致。父亲文化程度较高时,往往在孩子的文化教育方面投入很大,因此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往往较高,希望孩子能从事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可观的职业,而中国人传统的观念认为护理工作主要是伺候人的行业,辛苦又要受气,人们会认为这与文化气息比较浓的家庭环境不太相符;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孩子给自己的职业定位也较高,学生不太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也是很正常的。
3.2.3.4 学习态度不同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影响
专业承诺是专业学习重要的动力来源,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19],王艳红等学者发现[20],学生对护理专业的价值判断越高、学习动力越强烈,其自主学习能力也越高,可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侧面反映出专业思想是否稳定。本研究发现,认为自己学习越努力,专业承诺总分和各个维度水平就越高。在285名研究对象中,114名学生(占40%)认为自己学习努力,40名学生(占14%)认为自己学习非常努力,88名学生(占31%)学习很努力,认为自己学习非常不努力的学生只有2人。可以看出大多数护理本科生在主观上有为专业学习付出努力的想法,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3.2.3.5 不同成绩排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比较
从学习成绩的差异来看,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在专业承诺总分和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类似的研究有赵芳芳[6]、赵玲[21]、吴红顺[9]等的研究,其结果均显示成绩越优秀,学生的专业承诺越高。原因可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本身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感兴趣,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因此也会对专业有很高的认同,对自己在专业领域中的发展更有信心,从而有更高的成就感;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本身对专业学习不太感兴趣,投入的学习时间也少,成就感更低,因而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逐渐丧失,并可能出现逃课、迟到等不良行为。
同时有研究表明[22-23],专业兴趣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习成绩也是影响专业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呈正相关,专业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呈良性循环,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就会付出努力并专注于其中,成绩不断提高,因此其专业承诺水平也会提高。因此医学院校要重视提高成绩较差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然而吴兰花等学者[19]研究发现,许多髙校太过于看中大学生的课程考试分数和作业成绩,以成绩作为评估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依据,使得学生的学习为“上课做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答笔记”,这样的学习,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而学习风格是专业承诺的有效预测变量,因此,医学院校要重视提高学生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避免过度教学对学生产生过大的束缚。
3.2.3.6 不同高考志愿选择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比较
与彭春妹[24]、董超群[25、谢洁[26]、罗亚莉[27]的研究一致,本研究也得出了高考志愿的选择情况影响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的结论。研究显示,自己意愿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专业承诺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最高,而高考调剂的学生得分最低。285名调查对象中,34%的学生在按自己意愿选择护理专业,已经有了自己特定的目标和期望。一方面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就比较了解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认为护理专业是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即便发现专业与当初想象的不同,因为填报志愿时是按自己意愿选择的,因此也不会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仍然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我能力和对专业的认同感。
27%高考调剂后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原因是由于调剂生对所学的专业大多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兴趣准备,对护理专业缺乏客观认识,思想上处于被动状态,容易降低其对专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没有招够人而需要调剂的专业本身也往往存在比较难学或比较难就业的问题[28],而护理专业学生毕业时虽然就业率高,但在校期间的课程任务比较繁重,除了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外,还要学习护理理论知识和练习护理技能操作。
本研究中,虽然因为就业形势好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专业承诺水平高于高考调剂的学生,但是这类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大多数只考虑到护理就业形势好,没有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会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动摇其专业思想稳定性。
影响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因素很多,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特殊学生群体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提高专业承诺水平。
[1] 彭春妹,罗润生.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2):43-45.
[2] 丁全菊,许 乐,王玉军.本科护生护士专业承诺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3):7-10.
[3] 连 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1):47-51.
[4] 罗紫照,王冬华,粱望飞,等.护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5A):1520-1522.
[5] 陈玉华,张 平,唐细容.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与职业兴趣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5B):1276-1278.
[6] 赵芳芳,顾艳荭,耿桂灵,等.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情况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0B):13-16.
[7] 赵 莉,谭 敏,雷 蓉.本科护生专业承诺的现状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863-1865.
[8] 牛春娟,武雪姣,陈晓梅.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和专业承诺的相关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7):211-212.
[9] 吴红顺,连 榕,庄永金.医学院校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6-7,13.
[10] 刘美荣.护理专业就业机会无限[J].包头医学,2012,36(2):123-124.
[11] 梁佩玲,陈 瑜.120名本科专科实习护生专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4B):69-71.
[12] 陈竞函,胡 荣,姜小鹰.护理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专业承诺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6):279-281.
[13] 岑丹维,李 敏,李秀丽,等.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3,11(12A):3175-3176.
[14] 王文文,李春芳.护理实习生专业承诺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682-684.
[15] 王亚琨,肖少北,张进辅.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应对策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1):31-39.
[16] 孙 秋,田迎春,张 晶,等.五年制护理本科生专业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7B):1802-1803.
[17] 黄 琳,文东茅.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业状况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08,(2):36-39.
[18] 赵 玲.湖南省实习护生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9] 吴兰花,连 榕.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872-876.
[20] 王艳红,林 秧,孙建玲,等.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53-55.
[21] 赵 玲,张静平.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专业承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教育,2010,7(7):297-300.
[22] Hsieh C,Knudson D.Student factors related to learning in biomechanics[J].Sports Biomech,2008,7(3):398-402.
[23] 董满生,胡传海.大学生专业兴趣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159-160.
[24] 彭春妹.江西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及其相关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7):101-104.
[25] 董超群,陈先华.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2):20-23.
[26] 谢 洁,王惠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5A):1155-1157.
[27] 罗亚莉,刘衍玲,刘云波.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8,(2):120-123.
[28] 程永佳.高迎浩.高考志愿调剂生的专业承诺特点及对策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82-86.